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包皮龟头炎患者生殖器分泌物超高倍镜下病原分布规律。方法:包皮龟头炎患者200例,对其生殖器分泌物进行超高倍镜下检测,研究病原分布规律,并观察该组患者年龄、病程分布情况。结果:经超高倍镜检测,200例包皮龟头炎患者中,G+球菌感染占42%,真菌感染占30%,支原体感染占18%,未见致病菌占2%,混合感染占8%。年龄分布中,25岁以下占18%,25~45岁占69%,45岁以上占13%。病程分布中,1周以下占52%,1~8周占39%,8周以上占9%。结论:包皮龟头炎患者生殖器分泌物超高倍镜下检测,G+球菌感染所占比例最大,真菌感染次之。发病年龄,中青年居多。病程1周以下者居多。

  • 标签: 包皮龟头炎 超高倍镜 病原体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快速检测奈瑟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的杂交检测方法。方法:选取靶基因16SrRNA基因和gD糖蛋白基因,设计2对通用引物和特异性探针,建立双重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以上4种病原,并对其检测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建立的杂交检测方法检测奈瑟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的敏感性分别为1CFU、3IFU、6.7pg/μL、1CFU、1CFU;各特异性探针只与相应病原扩增产物杂交,未见交叉反应;与临床常规检测方法比较,一致率达96.8%,并显示能检出沙眼衣原体和生殖支原体双重感染。结论: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并能同时检测多种病原,在性病的快速诊断和病因学筛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反向斑点杂交 泌尿生殖道 病原体
  • 简介:近十多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一直是国内外争论的焦点和热点,其中最关键的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是否致病,由于研究众说不一,引发很多迷惑和争论,但也有一些逐渐被肯定,非淋菌性尿道炎与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的关系也逐渐清晰。

  • 标签: 非淋菌性尿道炎 病原体 致病性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我院皮肤性病门诊患者生殖支原体(Mg)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2—10月就诊于皮肤性病门诊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患者235例(男165例,女70例),采集男性尿道或女性宫颈分泌物分别进行超显微镜检、淋球菌培养、支原体培养、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和生殖支原体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检测。结果235例患者中各种微生物检出情况分别为Mg17例(7.23%),解脲脲原体(Uu)72例(30.64%),人型支原体(Mh)22例(9.36%),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10例(4.26%),淋球菌6例(2.55%),上述检测项目全部阴性122例(51.91%)。Mg阳性的17例患者中单一感染7例(41.18%),混合感染10例(58.82%),其中Mg+Uu感染6例,Mg+Uu+Mh感染4例。结论Mg可单一感染,也可混合感染,临床上应加强对性病门诊患者Mg的筛查。Mg生长条件要求高,培养成功率低,SAT检测是目前可以选择用来检测Mg的方法之一。

  • 标签: 生殖支原体 感染 性病门诊 SAT检测
  • 简介:目的了解牡丹江地区性病门诊女性患者的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509例疑为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的生殖道标本进行UU和MH培养及药敏鉴定。结果生殖道支原体感染235例,感染率为46.17%。其中单纯UU阳性202例(39.69%)、MH阳性11例(2.16%),UU和MH同时阳性22例(4.32%)。8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依次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红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结论UU是本地区性病门诊女性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治疗上首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加强支原体的培养与药敏检测研究,将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

  • 标签: 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 感染 耐药
  • 简介:近年来性病的发病较前增多,临床上各种性病治疗方法发展迅速.在取得巨大成绩时,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其一是广泛存在的过度治疗,乱用或滥用药普遍存在,用药过多,疗程过长,出现了性病过治现象;其二是对性病的治疗忽视了心理治疗及社会教育、预防宣传,导致当前对性病患者的治疗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有些患者出现了性病恐怖;其三是目前性病诊疗市场存在着机构复杂、管理混乱、无证开业、滥收费等问题,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扰乱了医药市场.

  • 标签: 性病恐怖 性病过治现象 性病 治疗 社会教育
  • 简介:目的:通过持续开展性病监测点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动态掌握珠海市性病监测点实验室性病检测能力的整体水平,发现实验室间存在的差异,促进性病监测工作质量的提高。方法:2011-2013年间每年组织一次全市性病监测点实验室进行室间质量评价,质评项目为衣原体抗原、梅毒螺旋体血清、性病常规阅片、支原体培养鉴定、淋球菌培养鉴定,每项目各5份样本,要求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和回报检测结果,统计得分情况和各项目的符合率,对三年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1-2013年间珠海地区性病监测点实验室性病检测水平连续3年成绩均在良好水平,已通过规范化建设的13家性病实验室3年操作水平(SI)≥0的有9家,占69.2%;未通过规范化建设的8家性病监测点实验室3年操作水平(SI)≥0的有1家,占12.5%;不同实验室操作水平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4);检测结果平均符合率均在80%以上,其中非梅毒螺旋体抗体定性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定性试验的平均符合率较高,分别为94.4%和97.0%。结论:通过规范化建设的性病实验室检测水平较高且结果较稳定,规范化性病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具有持续性,才能有效促进性病检测质量的不断提高。

  • 标签: 性病监测点 实验室 室间质评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生殖支原体在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粘液脓性宫颈炎(MPC)中的发病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236例STD门诊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粘液脓性宫颈炎(MPC)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了生殖支原体的检测。结果生殖支原体的阳性检出率为17.8%。结论生殖支原体性病高危人群中有一定发病率,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粘液脓性寓颈炎(MPC)。

  • 标签: 生殖支原体 PCR检测 NGU 粘液脓性宫颈炎 MPC
  • 简介: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感染(Ct)与异位妊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1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健康孕妇11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孕妇宫颈管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以及衣原体抗原检测。结果:研究组的Uu感染率为50.9%,Ct感染率为16.3%,Uu和Ct感染率为5.4%,对照组Uu感染率为21.8%,Ct的感染率为3.6%,Uu和Ct感染率为1.8%,结果显示,研究组中Uu、Ct、Uu和Ct混合感染率分别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以上输卵管妊娠患者Uu、Ct、Uu和Ct混合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初次输卵管妊娠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目前引起输卵管炎症、引发输卵管妊娠的主要原因之一。流产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标签: 流产 支原体 衣原体 异位妊娠
  • 简介:患者,女,29岁,因外阴红肿,脓性分泌物多2月余于1998年9月来我院门诊就诊。于2个月前出现白带增多,尿痛,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滴虫及霉菌均阴性,给予洁尔阴外洗后无明显疗效,且尿道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外阴红肿,否认非婚性接触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外阴明显红肿,见脓性分泌物多,无疣状增生及破溃。实验室检查:尿道分泌物淋球菌镜检

  • 标签: 家庭 间接传染 性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皮肤性病专业性双月刊,刊号:ISSN1674—8468,CN44—1671/R。目前设有彩色图谱、名家笔谈、专题论坛、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公共卫生、护理园地、综述、继续医学教育等栏目。主读者对象为县级及以上皮肤性病科的专业人员,并兼顾相关学科的医药卫生和科研人员及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

  • 标签: 皮肤性病科 稿约 杂志 诊疗 继续医学教育 医药卫生
  • 简介:目的为了解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对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具有良好的活性,其MIC50S分别为0.03125、0.25μg/ml和0.25、0.5μg/ml。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对两种支原体的MIC50S均分别为1μg/ml和2μg/ml。诺氟沙星对两种支原体的活性较差,MIC50S分别为16μg/ml和32μg/ml。环丙沙星对人型支原体的MIC50S为2μg/ml,而对解脲支原体的MI50S则为8μg/ml。结论本研究结果为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来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人型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 氟喹诺酮类 药物敏感性 合理用药
  • 简介:一、投稿方式及稿件处理流程1.注册投稿。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pfxbzlx.gdvdc.com),按步骤进行注册及投稿,邮箱和手机是最重要的联系方式,务必填写正确。2.寄送论文推荐信及著作权转让书、审稿费。本刊使用统一的论文推荐信及著作权转让书,请在网站首页右侧下载中心下载模板,填好盖章后邮寄或扫描上传至网站。审稿费为30元,请通过邮局汇款。

  • 标签: 投稿方式 皮肤性病 杂志 诊疗 联系方式 著作权
  • 简介:一、投稿方式及稿件处理流程1.注册投稿。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pfxbzlx.gdvdc.com),按步骤进行注册及投稿,邮箱和手机是最重要的联系方式,务必填写正确。

  • 标签: 投稿方式 皮肤性病 杂志 诊疗 联系方式 注册
  • 简介: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前身为广东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始建于1979年,是广东省卫生厅直属医疗事业单位,承担全省皮肤病、性病戍滋病、麻风病的防治管理、疫情监测、科研、培训、宣教等任务,并负责对各级皮肤性病防治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2000年增挂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中心名称,

  • 标签: 防治管理 皮肤性病 广东省 医疗事业单位 省卫生厅 疫情监测
  • 简介:一、投稿方式及稿件处理流程1.注册投稿。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pfxbzlx.gdvdc.com),按步骤进行注册及投稿,邮箱和手机是最重要的联系方式,务必填写正确。

  • 标签: 投稿方式 皮肤性病 杂志 诊疗 联系方式 注册
  • 简介:一、投稿方式及稿件处理流程1.注册投稿。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pfxbzlx.gdvdc.com),按步骤进行注册及投稿,邮箱和手机是最重要的联系方式,务必填写正确。2.寄送论文推荐信及著作权转让书、审稿费。本刊使用统一的论文推荐信及著作权转让书,请在网站首页右侧下载中心下载模板,填好盖章后邮寄或扫描上传至网站。审稿费为30元,请通过邮局;12款。

  • 标签: 投稿方式 皮肤性病 杂志 诊疗 联系方式 著作权
  • 简介:目的:探讨广东省兴宁市成为国家性病监测点8年间的5种性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市19个街道办事处及乡镇5种性病报告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4年间兴宁市梅毒、生殖器疱疹及尖锐湿疣报病数逐年增加,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报病数早年上升明显,近2年有下降趋势,淋病发病呈现下降趋势。兴田街道办事处(城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男性、女性的淋病及生殖器疱疹报告发病率均较低,而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报告发病率均较高。结论:兴宁市成为国家性病监测点通过高质量监测数据可真实了解不同地区性病感染状况,疫情的变化较真实反映了性病流行情况,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性病报病网络建设,并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性病在本地区的流行。

  • 标签: 性病 疫情分析 监测点
  • 简介:目的调查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在固定性伴之间的传播比率和流行病学状况。方法1999年5月1日至2000年5月31日期间夫妻(性伴)双方均在我院性病门诊就诊的患者,取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检测Ct和Uu。结果固定性伴之间Ct和Uu感染的不一致率分别是59.22%和38.92%,患者的年龄与这两种病原感染的不一致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固定性伴之间这两种病原感染的不一致通常表现为:男性感染Ct/女性感染Uu、男性合并感染Ct和Uu/女性只感染Uu、男性感染Ct/女性未检出这两种病原。结论尽管一方感染了沙眼衣原体和/或解脲支原体,即使有性接触,另一方被感染的比率并不高,推测这两种病原的性传播力并不强。

  • 标签: 固定性伴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