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报道中耳手术中医源性面瘫的处理经验,并探讨医源性面瘫的原因、临床特点、处理方式及预防措施。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95-2014年45例中耳手术中发生医源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接受再次手术探查,分析术中探查发现、面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治疗选择及预后情况。45例患者中41例来自外院转诊。结果45例医源性面瘫中,44例为术中或术后即刻发生。术中探查发现,18例面神经损伤位于面神经水平段后部,约占40%,最为常见。根据神经损伤程度,23例选择单纯面神经减压术,11例选择切除神经纤维瘤样组织,离断部分行端端吻合,其余11例行神经间位移植。44例患者术后随访超过1年,32例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分级III级以内。结论医源性面瘫是中耳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于术中或术后即刻发生,尽早手术探查,并予以正确处理,可以获得较好的面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医源性面瘫 中耳手术
  • 简介:目的报告41例耳部显微手术的麻醉处理,总结该手术麻醉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1998~2003年的41例耳部显微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微泵持续静注肌松药、控制好麻醉深度和综合应用控制性降压等血液保护措施成功地为耳部显微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条件.采用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和心电监测等综合监测手段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发现了2例颅神经心血管反射,其中1例心跳骤停,并抢救成功.结论综合应用各种麻醉手段为精细手术提供良好术野、绝对制动的麻醉环境同时又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是耳部显微手术麻醉管理的关键.

  • 标签: 耳部 显微手术 麻醉处理 患者 手术麻醉 持续静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科自1992年至2004年2月共完成耳前瘘管切除145例,其中11例系复发病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11例中男4例,女7例,年龄在10~42岁,平均年龄23岁。左耳7例,右耳4例,术后平均复发时间8.2月。10耳为第二次手术,1耳为第4次手术。其中非专科医生手术9例。局部复发情况:破溃肉芽形成5例。脓肿形成4例。囊肿形成2例。

  • 标签: 耳前瘘管 复发原因 再次手术 平均年龄 第二次手术 瘘管切除
  • 简介:近年来鼻内镜手术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如何做到鼻内镜手术既能去除病变又能保持鼻腔鼻窦的正常功能,既保留中鼻甲又能防止术后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保持术后中鼻道及鼻窦窦口的通畅引流,仍是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就中鼻甲的生理功能及术中对中鼻甲的处理作一综述。

  • 标签: 内窥镜检查(Endoscope) 鼻甲(Turbinates)
  • 简介:摘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制度有待建立健全,补充和完善。十年的工作实践,我们从困难和挫折中,不断总结出许多容易引发差错事故的环节和诱发因素,从而改进优化工作流程,健全规章制度及防控措施,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1)首先加强药配人员思想教育;(2)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3)诚信做人,慎独做事;(4)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5)认真做好差错隐患登记。确保病人静脉用药安全准确、高效。为医院医药护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 标签: 静脉药配 差错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人到中年以后,身体机能会逐渐减弱,特别是老年患者,患病后不易好转,新陈代谢缓慢、骨质疏松严重、一些疾病的并发症等都会逐渐出现,为了预防老年患者的一些常见并发症和如何护理等问题,文章首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机能下降的因素,对常见疾病的发生原因进行探讨。其次将各类并发症的护理措施详细阐述,帮助医护人员明确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对老年患者的观察,科学调节饮食,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识别呼吸科护理风险,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1-12月间笔者所在呼吸科收治的12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呼吸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并在呼吸科2014年的护理工作中进行风险管理,选取期间1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评估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结果影响呼吸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管理因素;观察组护理缺陷率4.69%、医疗纠纷率2.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6%、9.38%),患者满意度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75.78%(P<0.05)。结论识别护理风险,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呼吸科护理质量。

  • 标签: 呼吸科 护理风险 识别 评价与处理
  • 简介:我院自2005年6月引进Medtronic公司的StealthStation红外线影像导航仪以来,已进行了近3000例影像导航内镜手术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CT扫描的工作区域及层厚问题、导航设备的使用问题、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在开展此项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手术室设置及器械摆放问题等,都可能对影像导航手术的进行造成影响。我们逐渐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期能够为各位同道提供一些临床使用的经验。

  • 标签: 外科手术 影像导航 内窥镜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看图说话是培养听障儿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听障儿童康复教师及家长要重视对听障儿童进行看图说话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培养昕障儿童看图说话能力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 标签: 昕障儿童 看图说话
  • 简介:目的分析重度和极重度非综合征型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情况,从分子水平了解该人群聋病的遗传病因和特点,为临床防聋治聋提供策略、依据.方法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179例非综合征型聋患者GJB2、GJB3、SLC26A4、线粒体12SrRNA基因中9个热点突变进行检测,同时结合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听阈测试、听性脑干反应测试、声导抗、颞骨CT检查.结果179例患者中,7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被检测基因位点突变,其中3例同时携带二个基因突变:①42例存在GJB2基因突变,其中:176del16位点纯合突变1例、单杂合突变2例;235delC位点纯合突变17例、单杂合突变9例;299delAT位点纯合突变0例、单杂合突变2例;235delC/299delAT复合杂合突变7例,235delC/176del16复合杂合突变4例.②37例存在SLC26A4基因突变,其中:2168A〉G位点单杂合突变4例;IVS7-2A〉G位点纯合突变13例,单杂合突变17例;2168A〉G/IVS7-2A〉G复合杂合突变3例.③3例存在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其中2例1555A〉G位点均质突变,1例1494C〉T位点均质突变;④无GJB3基因突变.在基因水平,明确诊断遗传性聋者48例,占26.80%,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31例,占17.32%.结论GJB2、SLC26A4突变是安徽地区重度和极重度非综合征型聋患者主要突变形式、其次是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通过筛查可以明确部分非综合征型聋的病因,可以为患者及其家族成员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和指导,为再次生育家庭提供产前诊断,从而为防聋治聋提供帮助.

  • 标签: 耳聋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线粒体12SrRNA基因 突变
  • 简介:伴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动力系统(Poweredinstrument,Microdebrider,切割吸引器)己成为鼻内镜外科最为广泛使用的设备。动力系统的使用为鼻内镜手术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减少组织创伤,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因此成为鼻内镜外科医师不可或缺的手术器械。但是,随着动力系统的广泛应用,接踵而至的安全使用和并发症问题也应运而生。本文就动力系统使用中常见并发症以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分享安全使用动力系统的经验,介绍风险的规避方法。

  • 标签: 常见并发症 动力系统 风险规避 instrument 鼻内镜技术 安全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枢听觉处理(CentralAuditoryProcessing,CAP)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听觉输入信号的感受处理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潜在的神经生物活动并由此产生听觉电生理电位的过程,如果该过程受阻,就会产生中枢听觉处理障碍[(Central)AuditoryProcessingDisorder,(C)APD][1,2]。目前,(C)APD的诊断方法分为两类:行为测试和电生理测试。电生理测试较少受到言语、记忆、注意力等干扰,是能够提供声学信号在整个中枢听觉神经系统中传导、整合等相关客观信息的强有力工具[3],在评估听觉中枢处理障碍中具有临床价值[4]。美国听力学会(AmericanAcademyofAudiology,AAA)颁布的《(C)APD儿童和成人诊断、治疗和处理临床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当存在以下潜在的临床指征时,应采取电生理测试做进一步的评估:①行为评估不能清晰揭示障碍的模式;②行为测试的结果不完整、无法下定论或受某些变量(如受试者的注意、动机、认知状态)干扰;③小龄儿童由于其年龄原因不能采用行为测试进行综合评估;④疑似神经系统病变,需要进行医学随访;⑤需要了解中枢听觉神经系统中机能失调的位点信息,且需综合行为评估揭示个体(C)APD的清晰模式;⑥被评估者的母语不适合做行为评估。用于(C)APD评估的测试主要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BR)、耳声发射(OAE)、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iddlelatencyauditoryevokedpotential,MAEP)、长潜伏听觉诱发电位(long-latencyauditoryevokedpotential,LAEP)如P1-N1-P2波、P300、失匹配负波(themismatchnegativity,MMN)等。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些测试方法在(C)APD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并阐明需注意的问题,最后对其临床应用提出展望。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听觉电生理 听觉处理 测试方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听觉神经系统
  • 简介:呼吸道异物指喉、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多发生于儿童,尤以1~5岁为常见,3岁以下者更为多见。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气道阻塞的程度,轻者可造成肺部损害,重者为猝死的原因之一。因此,防止和妥善处理其并发症,一直为耳鼻咽喉科医务人员所重视。儿童气管、支

  • 标签: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异物(Foreign Bodies) 异物反应(Foreign-Body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