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1前言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reflux,LPR)是不同于食管反流的另外一种疾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咽喉部并损伤咽喉黏膜,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一种与酸相关性疾病。虽然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被人们所认识,到1968年Delahunty与Cherry率先报道了胃酸反流与喉后部肉芽肿的关系,

  • 标签: 质子泵(Proton Pumps) 胃酸(Gastric Acid) 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 简介:目的分析眩晕及平衡功能紊乱病人的前庭自动旋转试验(VestibularAutorotationTest,VAT)检测结果,探讨VA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眩晕及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完成全面临床检查及耳神经功能检查的基础上行VAT测试。结果(1)单侧外周前庭功能损害10例,主要表现为水平前庭一眼反射(VOR)相位延迟及低增益,4例伴有非对称性异常,可伴有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2)双侧外周前庭功能低下5例,非对称性均正常,主要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ositionalparoxysmalveaigo,BPPV)27例,其中有9例合并噪声性听力损失,主要异常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和水平或垂直VOR高增益,部分可伴有水平VOR相位延迟。(4)可疑中枢性病变7例,多表现为水平VOR高增益和垂直VOR相位延迟。结论VAT能反应眩晕病人垂直VOR异常以及传统前庭功能检测不能显示的高频水平VOR异常,高频旋转试验是对前庭功能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 标签: 前庭自旋转试验 眩晕 平衡功能障碍
  • 简介: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咳嗽,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持续清痰。检查后发现,咽部慢性充血,声带后连合区黏膜肥厚,声带弥漫性充血、水肿。右侧杓状软骨声带突可见白色肉芽肿。服用质子抑制剂2个月后复查,无咳嗽,无声嘶,发声疲劳、咽部异物感减轻。纤维喉镜检查示原声门后联合区的白色肉芽肿已消失。

  • 标签: 咽喉反流 声带肉芽肿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压力抗栓对预防大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大肠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系统护理干预联合应用压力抗栓,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压力抗栓能有效预防大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压力抗栓泵 大肠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洼田饮水试验指导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5年08月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的痊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吞咽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误咽,误吸和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洼田饮水试验指导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洼田饮水试验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预见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ehronicsuppurativeotitismedia,CSOM)患者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五官科收治的121例CSOM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例外耳道分泌物进行采集,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培养得到病原菌107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57株(53.27%),革兰氏阴性菌44株(41.21%),真菌6株(5.6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及红霉素的耐药性〉8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50%;铜绿假单胞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性〉90%,以上常见致病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敏感性较高。结论CSOM患者分泌物的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治疗上需根据具体的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性 抗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