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CP)应用于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82例硬核白内障患者(90只眼),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CP手术进行治疗,随访的时间为0.5年,针对手术后不同阶段视力和屈光情况分析,并观察患者角膜内皮和并发症状况。结果手术前,所有患者视力均低于0.01;但手术后30d、90d,患者视力均在0.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球镜、散光情况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通过CP手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 硬核白内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碘仿糊治疗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拔牙术后干槽症患者54例,根据病人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分为参与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局麻下,局部彻底清创,对照组局部填塞碘仿纱布,参与组局部填塞复方碘仿糊,分别观察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92.30%,参与组有效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碘仿糊治疗干槽症疗效确切。

  • 标签: 拔牙后干槽症复方碘仿糊剂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塞通注射液临床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心内科心脑血管疾病应用血塞通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患者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45例,占52.3%。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损害12例,全身性损害9例、神经系统损害7例、循环系统损害6例,呼吸系统损害5例,胃肠道损害3例,其他症状3例。其中自行好转6例,其余39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血塞通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多以皮肤损害、全身性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较为严重。应重视血塞通注射的不良反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减低血塞通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中药注射液使用的规范化,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血塞通注射液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全口义齿腭部托形态对无牙颌患者语音效果的影响。方法10例无牙颌患者分别戴入光滑面全口义齿(组A)和有腭皱全口义齿(组B),应用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computerspeechlab,CSL)测量发/da/,/ta/,/sa/,/na/后冲直条(spike,S)、嗓音起始时间(voiceonsettime,VOT)和过渡音征(transition,T)。结果冲直条全部出现;发/da/音时,两组义齿的辅音/d/VOT均值分别为10.456±0.355ms(组A)和11.063±0.443ms(组B);发/ta/音时,两组义齿辅音/t/VOT均值分别为106.405±3.205ms(组A)和113.372±1.598ms(组B);VOT均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有腭皱义齿组/d/、/t/VOT均值与VOT正常标准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da/、/ta/音时,两组义齿辅音/d/、/t/过渡音征起始点(T-onset)组A均值为1467.937±110.986Hz,组B均值为1635.677±109.065Hz,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腭皱作为一种有助于发音(舌腭音)...

  • 标签: 全口义齿 无牙颌 腭皱 辅音 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
  • 简介:近年来,临床上在对多类疾病进行治疗时采用了中药颗粒。在部分医院中,单味浓缩颗粒正在逐渐替代汤剂,并且无糖精制颗粒的出现,使得部分特殊人群自身的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但中药颗粒在实际的临床使用过程中,其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本文就从中药颗粒的品种、质量等方面来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中药颗粒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标签: 中药颗粒剂 临床使用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自理能力评分与护理工作的相关性研究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7月2日至2014年7月29日综合整形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69例,采用Barthel评分量表对所有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按照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为生活基本自理组、少部分需要照顾组、大部分需要照顾组、完全需要照顾组,采用工时测算法对患者每天的护理工作给予测算,对比分析不同自理能力患者的护理工作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自理能力不同,每天所需要的护理工作也不一样,完全需要护理组所需要的护理工作与大部分需要护理组没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理能力评分与护理工作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患者的自理能力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该依据患者的病情,建立相应的分类护理系统,做到合理使用护理人员和科学配置,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奠定基础。

  • 标签: 患者自理能力 护理工作量 Barthel评分量表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分析遗传性聋一个家系五例耳聋患者的分子病因学。方法对一个遗传性聋家系的5例耳聋患者进行GJB2,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SLC26A4和MITF4种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此家系的5例耳聋患者中有3例检测到携带致病性突变,其中两人携带MtDNAA1555G点突变,一人携带SLC26A4279T>A/2168A>G复合杂合突变;另外两人虽表现为Waardenburg综合征但未查找到突变位点。结论耳聋患者间的同证婚配可导致家族内遗传性聋分子病因的复杂化。

  • 标签: 耳聋 同证婚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采用中药注射引发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56例发生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历资料、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结果据结果显示,药品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65岁以上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高发不良反应药物为血塞通注射;且联合用药中循环系统联合药物导致ADR高发。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注意药品说明书中适应症、用法和剂量,联合用药应注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监管,加强药师临床药学干预,保证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患者由于长期放疗、化疗使外周静脉破坏严重,血管壁硬化,对外周静脉穿刺特困难的患者行颈外静脉穿刺,为肿瘤患者高压注射碘对比提供安全有效的增强检查途径。方法选择常规上肢静脉穿刺注射碘对比者为对照组(n=50);颈外静脉穿刺注射碘对比为实验组(n=25),实验组为上肢和下肢血管特差、穿刺特别困难者。颈外静脉穿刺的精细化管理方法有严密评估患者心肺功能、仔细静脉评估、掌握正确穿刺方法、缩短等待检查时间、严格试注水、精确把握碘对比剂量、注射速率、延迟扫描时间等。结果对照组1例穿刺失败,穿刺成功率为98%;实验组全部一次性穿刺成功无渗漏发生;实验组穿刺时间比对照组穿刺时间缩短、对比使用总量比对照组少、患者使用对比后不适感比对照组少;实验组延迟扫描时间比对照组提前2.5—3秒。结论对血管条件特别差的肿瘤患者选择颈外静脉穿刺并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颈外静脉穿刺高压注射增强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肿瘤患者 颈外静脉穿刺 高压注射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定镇痛辅助麻醉在耳鼻咽喉头颈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在本院进行耳鼻咽喉头颈手术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水平、术后疼痛及镇静评分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6小时,VA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鼻咽喉头颈手术中应用安定镇痛进行辅助麻醉,有助于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术后疼痛感受,提升术后镇静程度。

  • 标签: 耳鼻咽喉头颈手术 安定镇痛剂 血流动力学 镇静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46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各73例,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同时,对照组给予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西洛他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04%明显高于对照组71.23%(P<0.05);观察组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低分子右旋糖酐 西洛他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冲击甲强龙和人免疫球蛋白改善重症手足口病症状的作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所有患儿均行抗病毒、抗炎及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甲强龙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静脉滴注冲击甲强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食欲改善、患儿退热及精神症状消失时间等方面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冲击甲强龙和人免疫球蛋白应用于重症手足口病中,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阻断患儿肺水肿和脑水肿的恶性循环,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冲击量甲强龙 人免疫球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 作用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性耳蜗毛细胞损害与中药复方健耳两种喂药方法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1月龄C57BL/6J小鼠22只用于本实验,其中4只小鼠每日饮用自来水直到出生后3个月作为幼龄对照组;6只小鼠每日饮用自来水直到出生后7个月作为老年性聋对照组;6只小鼠每日自动饮用中药复方健耳直到出生后7个月;另6只小鼠每日自动饮用同样中药至4个月后改用每日人工灌服直到出生后7个月。各组动物实验到期终止后,取耳蜗进行全耳蜗基底膜铺片,将全耳蜗内、外毛细胞计数结果输入计算机并应用耳蜗图软件进行耳蜗毛细胞密度对比分析,其中选择基底膜上重要的病变区间的毛细胞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月龄对照组小鼠耳蜗外、内毛细胞缺损仅仅出现在耳蜗底回钩端区域;7月龄对照组外、内毛细胞缺损从底回基底膜起始端扩展到距离耳蜗顶端约40%区域;7月龄中药灌服组和自动饮用组动物的内、外毛细胞缺损范围和程度相似,均显著比7月龄对照组为轻(P〈0.001)。结论中药复方健耳能够有效延缓C57BL/6J小鼠老年性耳蜗毛细胞损害的发生和发展,两种喂药方式所起作用相同(P〉0.05),其药理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微循环,清除活性氧,保护线粒体等作用相关。

  • 标签: C57BL/6J小鼠 老年性聋 毛细胞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9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治疗,对照组予曲安奈德鼻喷雾,评定两组疗效,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症状与体征评分的总积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68%、84.21%,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总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6%和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鼻喷雾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与体征,安全性好,使用方便,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 过敏性鼻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一清胶囊联合卡泊三醇擦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口服一清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外用卡泊三醇擦,每日两次;对照组仅外用卡泊三醇擦,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清胶囊联合卡泊三醇擦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 标签: 一清胶囊 卡泊三醇擦剂 头皮脂溢性皮炎
  • 简介:目的分析北京耳聋残疾人群中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IVS7—2A〉G和2168A〉G发生频率,初步探讨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在北京地区耳聋残疾人群中的分子诊断意义。方法抽查北京地区持耳聋残疾证患者6247例,均抽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以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晶芯⑧九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对SLC26A4基因的热点突变IVS7—2A〉G和2168A〉G进行检测,并对其发生频率进行分析。结果在6247名受检耳聋残疾人群中,携带SLC26A4基因IVS7—2A〉G和2168A〉G突变的例数共计177例,总阳性检出率为2.83%(177/6247)。IVS7—2A〉G突变携带者141例(纯合27例,单杂合突变114例),2168A〉G突变携带者26例(纯合4例,单杂合突变22例),SLC26A4基因2168A〉G/IVS7—2A〉G复合杂合突变携带者10例。针对IVS7—2A〉G和2168A〉G突变的SLC26A4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例数为41例,双等位基因突变率为0.66%(41/6247)。结论1、在6247例耳聋残疾人中,通过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IVS7—2A〉G和2168A〉G检测能够明确分子学诊断的占总体的0.46%(41/6247);2、在北京地区持证聋人群体中,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检出率较我院门诊就诊的耳聋患者低,此项课题的开展,有助于了解北京地区残疾人群中与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密切相关的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分布情况,在分子水平上为耳聋残疾人群明确诊断或指导进一步诊断,并对IVS7—2A〉G和2168A〉G突变检测阳性患者的婚配、生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耳聋 基因 SLC26A4 芯片 大前庭水管 分子遗传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低分子肝素钠和常规华法林维持治疗消化系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74例消化系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华法林维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栓在法率为8.11%,显著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消化系恶性肿瘤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栓复发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华法林 消化系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
  • 简介:目的分析武汉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hearingimpairment,NSHI)患儿GJB2235delC突变率和线粒体DNAA1555G突变率。方法收集武汉市艺萌听力康复中心的94例耳聋患儿血样,非综合征性耳聋患儿88例,提取DNA后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扩增GJB2基因编码区及线粒体DNA,ApaI酶切分析GJB2235位点的C缺失突变,Prev—DAF药物性耳聋基因诊断试剂盒分析线粒体1555位点的A—G突变,对GJB2235ddC及线粒体DNAA1555G的突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例患儿中9例(10.23%)为GJB2235delC纯合突变,7例(7.96%)为GJB2235delC杂合突变;2例(2.27%)存在线粒体DNAA1555G点突变。在分子水平能够明确诊断者占20.46%。结论武汉地区耳聋患者存在较高的遗传性耳聋发生率,应用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在耳聋患者病因调查中进行快速诊断筛查,达到防止再生育聋儿、指导聋儿康复等积极效果。

  • 标签: 耳聋 GJB2基因 线粒体DNA 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