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胆脂中耳炎的听力特点,为临床干预胆脂中耳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6耳胆脂中耳炎患者术前纯音听阈临床资料,结合听骨链破坏情况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中男性84耳,女性72耳,平均年龄32.98岁(6~78岁),听力损害在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病程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频率之间的骨导听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听骨链破坏在不同性别、年龄、民族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听骨链破坏程度在不同病程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胆脂中耳炎病例中,不同频率间的骨导听力损失不同,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病程越长,听骨链破坏越严重。

  • 标签: 胆脂瘤 中耳 听力损害
  • 简介:目的探讨高分辨CT(HRCT)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中耳胆脂的CT征象与手术所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CT诊断胆脂的敏感性最高在上鼓室(81.25%),最低在乳突(50%).(2)CT显示胆脂的病理改变为①鼓室乳突腔内胆脂影;②胆脂周低密度环;③鼓室乳突腔边缘骨质硬化;④鼓室乳突腔扩大;⑤听骨链破坏.结论CT检查对于中耳胆脂的诊断及指导手术有很大帮助.

  • 标签: 慢性化脓性胆脂瘤型中耳炎 CT诊断 高分辨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胆脂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中耳炎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100例胆脂中耳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听力恢复情况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气导提高超过30dB、气导提高在10dB到20dB之间以及气导提高低于10dB三个阶段的听力恢复情况分别是40.00%、18.00%以及10.00%,和对照组患者在气导提高超过30dB、气导提高在10dB到20dB之间以及气导提高低于10dB三个阶段的听力恢复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脂中耳炎患者采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后,可以保证手术安全开展,提升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听力早日恢复。

  • 标签: 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胆脂瘤型 中耳炎 临床分析
  • 简介:听神经(AcousticNeuroma,AN)原发于第八颅神经鞘膜,主要源于第八颅神经的前庭神经分支,故又称前庭神经雪旺氏鞘膜(vestibularschwanmonoma,vs)。至今听神经无论是诊断评估还是手术治疗皆有长足进步。随着听力学及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听神经的确诊例数有逐年递增趋势,已成为耳神经外科领域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 标签: 听神经瘤 外科治疗 前庭神经分支 影像学检查技术 神经鞘膜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中耳胆脂的位置。范围。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1995年1月~2005年10月诊治的952例胆脂患者的治疗结果,对其中10例先天性中耳胆脂的起源.临床特征及手术前后的听力进行了评估。结果10例先天性中耳胆脂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6岁(10~24岁),其中7例为男性,3例为女性,出现症状到临床确诊的平均时间为2年。术前平均纯音听阈为55dB,平均气-骨导差为45dB。有2例患者的鼓膜像上可以看到典型的先天性中耳胆脂表现。所有病例均进行了高分辨率颞骨CT扫描。8例术前分别被诊断为耳硬化症或听骨链畸形。所有病例都在外耳道径路鼓室探查清除胆脂后进行了一期鼓室成型术。除了1例因为病变广泛选择了完壁式乳突根治和鼓室成型术。本组所有病例的胆脂均位于中-后鼓室,主要是在砧镫关节处。术后的平均气-骨导差小于20dB。所有病例术后至少随访1年半,2例病人因为术后听力下降进行了二期手术。本组病例中经手术探查或CT复查,没有发现胆脂残留或复发。结论原发性中耳胆脂临床罕见。常被延误诊断,其预后和残留。复发比例主要决定于病变范围。

  • 标签: 先天性胆脂瘤 中耳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脑转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采取全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vs26.93%)(P<0.05);12、24个月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vs38.46%,38.46%vs19.23%)(P<0.05)。结论全脑放射治疗同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有效抑制脑转移生长,提高局部控制率。

  • 标签: 脑转移瘤 放射治疗
  • 简介:1病例报道患者,男,44岁。因右面部肿块1个月于医院就诊,行CT检查发现右侧上颌窦肿块,于2015年9月4日入院。右侧面部颧骨下方可触及约4cm×4cm×3cm的略韧肿块,无压痛。鼻腔检查未见异常,颈部无异常。CT显示右侧上颔窦前壁大小约3cm×2cm×2cm肿块,内有钙化斑块(图1)。

  • 标签: 上颌窦囊肿(Maxillary Cyst) 神经鞘瘤(Neurilelrmloma) 诊断(Diagnosis) 治疗(Therapy)
  • 简介:目的探讨面神经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时面神经功能的保留和恢复.方法报道3例原发面神经水平段的鼓室内面神经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结果经乳突入路3例患者均彻底切除肿瘤.切除肿瘤后,2例保留了面神经.1例进行了面神经移植术,术后功能为Ⅲ级.结论结合病史,及早进行CT及MRI检查可以早期诊断面神经,切除面神经后,保留面神经纤维或及时移植神经可较好的恢复面神经的功能.

  • 标签: 鼓室内 面神经鞘膜瘤
  • 简介:目的探讨鼻窦骨化纤维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鼻窦骨化纤维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对比CT表现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鼻窦骨化纤维的CT表现为鼻窦内单发类圆形或不规则性高密度肿块,部分区域可见低密度影,其周边出现完整骨性包壳,呈膨胀性生长,周边组织受压变形但分界清楚。8例均诊断为鼻窦骨化纤维,与术后病理相符。结论鼻窦内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部分区域内见低密度影,表面为厚薄不均的骨壳,界限清楚,为骨化纤维的CT表现特点。

  • 标签: 鼻窦 纤维瘤 骨化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探讨听神经手术的听力保护.方法报告两例经乙状窦后进路、内镜辅助和术中用CAP和ABR连续适时监测下切除听神经的结果.结果例1MRI示内听道口外体直径约1.5cm,术前语频纯音听阈平均在30dB,能引出ABR各波.术中以ABR适时监测,完全切除体后仍可引出清楚的ABRⅠ、Ⅲ、Ⅴ波,术后无面瘫.术后7个月复诊,纯音听阚及ABR波间期恢复术前水平.例2为双侧听神经.MRI示左右听神经直径分别为4cm和5cm.一侧肿瘤切除后间隔4个月行另一侧听神经切除术.为保留第二次手术耳听力,术中用CAP监测.术中虽未能保留蜗神经,但切除肿瘤后仍可记录到CAP.结论听神经手术中的CAP监测结果无法评判术后能否保留听力,而ABR则能够及时反映听神经及其通路的功能状态,肿瘤切除后引出ABRⅠ、Ⅲ、Ⅴ波可有望保存术前听力.

  • 标签: 听神经瘤 手术治疗 听力保护 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分离、传代培养大鼠骨髓问充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方法,并对培养细胞进行初步鉴定,为利用大鼠骨髓MSCs进行感音神经性聋细胞移植治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贴壁培养法分离大鼠骨髓细胞,第1组于24小时全量换液,第2组于24小时半量换液,第3组于3天全量换液,传代扩增。相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RT—PCR检测培养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定向诱导培养细胞向成脂细胞、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结果24小时首次全量换液组培养7天后观察见少量细胞集落,细胞形态不规则;24小时首次半量换液组培养7天后观察见较多细胞集落,细胞规则,呈梭形、椭圆形;3天首次全量换液组培养7天后观察见较多悬浮细胞.与贴壁细胞混杂在一起。培养细胞表面分子SH2、CD31、CD44呈阳性表达,但不表达CD34。第2组培养细胞传代后加入不同诱导剂定向诱导分化一定阶段,分别经油红O及VOFIKossa法染色鉴定证实MSCs可分别向脂肪细胞及成骨方向分化。结论本实验分离培养的大鼠骨髓原代细胞24小时首次半量换液培养利于大鼠骨髓MSCs的分离和纯化,可稳定表达SH2、CD31、CD44。MSCs具有多项分化潜能。

  • 标签: 大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培养 细胞分化 鉴定
  • 简介:髓外浆细胞指发生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软组组浆细胞,目前发病原因不明,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髓外的组织及器官,如鼻咽、鼻窦、鼻腔、中耳等部位,但原发于喉者少见。活检是有效的确诊手段。治疗主要以放疗为主,也可视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浆细胞瘤 甲状软骨
  • 简介:颞骨岩部胆脂是临床上的少见病,其围绕迷路,缓慢生长。临床症状主要有听力下降、面瘫、眩晕等,与颞骨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无特异性,容易误诊误治。随着影像手段及显微外科技术的逐步发展,岩部胆脂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逐步改进。本研究主要回顾了国内外近年岩部胆脂的相关文献,结合我们诊治的病例,总结岩部胆脂的病因分类、诊断及鉴别诊断,对岩部胆脂的分与手术入路的选择等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胆脂瘤 岩骨 面神经 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微小RNA(MicroRNA)是生物体内小分子RNA,参与细胞内转录调节、能量代谢、生长发育、增殖等多生物学功能,是人体内细胞基因调控中的重要调节分子。近年来大量胆脂发生、发展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其中miRNA在胆脂的研究中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近来大量报道认为miR-21可能与胆脂的发病机制有关,并且在胆脂生长调节和扩散中具有潜在作用。本文针对miR-21在细胞信号通路间及相互作用对于中耳胆脂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中耳胆脂瘤 微小RNAS 发病机制
  • 简介:分析1例呼吸道上皮腺瘤样错构患者病例资料,探讨原发病灶起始部位、病因、诊疗过程;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及经验,减少漏诊、误诊。

  • 标签: 错构瘤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嗅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后,经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30例。平均在3天之内行栓塞治疗。结果29例栓塞成功,1例栓塞过程中动脉破裂出血死亡,1例栓塞术后出现大面积脑梗死,7例栓塞术后梗阻性脑积水,术后动脉再破裂出血1例,余病例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21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2例。结论颅内动脉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及效果好,并发症少。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效果 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