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接受PICC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28例,成功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首次穿刺功率73.3%(22/30),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13.3%(4/3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36.7%(11/3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共计1例患者不满意,总满意度达到96.7%,显著优于对照组76.7%的总满意度(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C用于肿瘤护理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就医满意度。

  • 标签: PICC 肿瘤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经静脉化疗的9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士操作技能、PICC置管过程中并发症、负面情绪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脉冲正压封管、堵管处理、出血处理、静脉炎处理、局部感染处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4.363~5.414,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34.09%(x2=10.633,P<0.05);护理干预后4周和8周时,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6.192~7.308,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预防PICC置管过程中的并发症,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 标签: 恶性肿瘤 个性化护理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化疗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PICC导管尖端最理想的位置、定位方法、导管尖端异位与并发症的关系等,并对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导管定位的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PICC 定位 导管尖端异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进巴德增强型PICC导管的固定方法,以降低PICC导管断裂和延长管产生气泡的发生率。方法对120例置入巴德增强型PICC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将PICC导管外留部分常规呈“S”形、和“U”形固定,并应用思乐扣装置固定;观察组将导管外留部分沿血管走行反向留1.5-2.0cm的长度后,与手臂纵轴呈60°角弧行弯曲,使两翼、连接器、减压套筒及前端2cm的导管成一条直线,延长管下面(与皮肤接触处)垫厚(约32层)纱布,将纱布固定延长管上。结果对两组PICC导管断裂和延长管气泡的发生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的固定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巴德增强型PICC导管断裂和延长管气泡的产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用胶在PICC导管体外断裂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名发生PICC导管体外断裂的患者,应用医用胶进行修复,观察修复效果。结果连续随访6个月,16名患者带管期间输液均未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导管堵塞、导管漏液、脱管、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康派特医用胶应用于PICC导管体外断裂的修复,效果可靠,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康派特医用胶 PICC导管断裂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引导下PICC置管定位技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维护。方法待患者术后病理结果确定、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知情同意告知书。结果159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均留置成功直到化疗结束,应用PICC既减少了反复穿刺、穿刺失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避免了化疗药外渗对外周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刺激,减少了局部组织坏死等不良反应。结论患者在第一次化疗时应选择PICC穿刺,应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管路的维护工作。

  • 标签: PICC 乳腺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风险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投诉1例,意外摔倒1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投诉5例,意外摔倒3例,意外坠床2例,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方式后,可以针对出现的偏差问题加以充分识别,能够做好相应的事前预防和控制管理,是当前一种比较有效的预防性管理措施。

  • 标签: 浅析 风险管理 骨科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措施,保障护理安全。方法调整工作思路,转变服务观念,健全组织,完善规章制度,狠抓基础管理,规范护理行为,强化业务培训、严把质量关,加强督导检查。结果改善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使护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护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保障了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质量 安全管理 实施
  • 简介:摘要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危险因素,总结相关的防范措施,为老年患者安全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患者 护理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模式价值。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选取我院护理人员100名,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50)与分层次管理(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实际操作技能、基础理论知识评分在干预前无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升高,但观察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度、患者及医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实际操作技能及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并可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患者及医生满意度。

  • 标签: 分层次管理 临床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临床护理使用安全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提升情况。方法根据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的160例尿毒症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探讨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根据研究表明,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是96.25%,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是81.25%,实验组满意度97.5%,对照组满意度80%。结论尿毒症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对护理安全进行管理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尿毒症患者 护理质量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在充分了解护士工作艰辛的基础上,重视提高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全面认识,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结果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科室有了较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纠纷减少。结论人性化管理是追求规范性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最佳结合。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以加强骨科护理质量与效率为目的,在骨科护理管理方法上尝试新的突破。方法选出110名骨科护理人员,将其随机分为OEC模式管理与常规管理两组,实验期间,OEC小组以OEC护理模式服务病患,细致分化每日骨检体系,合理分配班次,最大化平衡骨科护理人员工作量,对护理的基础工作项目采取量化处理,将骨科护理工作人员与病患的沟通工作纳入硬性规范制度,并开展患者无痛认证制,将骨科记录数据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以此作为激励机制实施的参照数据,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OCE骨科护理管理方法。常规小组则用平常的护理方式服务病患,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对两组的各方面的差异与病患的反馈进行对比。结果医院质控检查对OEC小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达到100%;临床路径的落实度100%;护理服务套餐落实率百分之百;患者的无痛护理反馈满意度99.6%,各方面数据统计都高于常规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理管理采用OCE模式可使医护服务质量及病患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 标签: OCE模式 骨科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门诊输液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存在安全隐患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方法根据门诊输液室的现状提出问题,现状分析,制定措施并实施。结果加强护理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在岗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门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降低不安全隐患,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提升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质量意识,确保医疗安全,提高输液安全性,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纠纷发生。

  • 标签: 输液室 安全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JCI标准下的细节管理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树立护理安全理念,加强护士培训;狠抓制度落实,提出防范措施确保护理安全;实施以JCI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六条为导向的护理安全细节管理,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结果通过细节管理护理不安全事件隐患上报率提高了95%,发生率下降了81%,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提高了20%,护理质量分提高了2%,患者满意度提高了4%。结论护理细节管理有助于营造安全文化,提高护理不安全事件的上报率,降低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障了护理安全,从而提升了护理质量。

  • 标签: JCI标准 细节 护理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外科综合片区2012-2014年的N0-N1的护士共72名,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分别对72名患者就住院环境、护理态度、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满意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72名护理人员就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工资待遇、职业认同感和整体工作满意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014年6月进行前后对比分析和总结。问卷方式均以无记名方式作答。结果人性化管理措施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较措施实施前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实施人性化管理不仅能提高患者和护理人员满意度,同时还能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护理质量和效率,促进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新生儿手术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改善完善科室工作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改善新生儿身份识别制度;预防压疮;控制输液;加强各部位的防护等措施,使得新生儿在手术过程的风险降低。结论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可以改善新生儿在手术中的各种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系数,确保手术顺利、成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手术室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妇产科患者中随机选择150例为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患者中同样随机选取1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妇产科 护理 质量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