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不典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了自2003年6月-2009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36例不典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年龄10-68岁,上睑下垂9例,内直肌麻痹8例,外直肌麻痹6例,上斜肌麻痹2例,4例有复视,2例仅有眼睛不适和视物模糊感,2例辐辏麻痹,1例眼轮匝肌麻痹,1例患者先后出现内直肌麻痹,外直肌麻痹上斜肌麻痹,1例全眼外肌麻痹。全组中症状有晨轻暮重波动表现且疲劳试验阳性的有24例,占66.7%;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者32例,占88.9%。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全组10例,阳性率27.8%。SFEMG额肌异常29例,阳性率80.6%。结论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疲劳试验阴性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应常规给予新斯的明试验。不典型OMG重复低频电刺激阳性率低,SFEMG仍可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提高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检出率,减少漏诊误诊。

  • 标签: 不典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单纤维肌电图 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
  • 简介:目的提高对单侧声带麻痹病因的认识诊断.方法对61例以单侧声带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最终诊断为喉外恶性肿瘤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1例肿瘤中依次为肺癌29例(47.54%)、食管癌17例(27.87%)、甲状腺癌8例(13.11%)最常见.结论部分喉外恶性肿瘤以单侧声带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对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应作全面而详细的检查,以防漏诊、误诊.

  • 标签: 单侧声带麻痹 主要临床表现 恶性肿瘤 回顾性分析 甲状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临床听力表现特点。方法选用41例老年聋患者进行纯音测听检查和言语测听检查(言语识别阈,言语识别率和合成语句检查)。结果纯音听力图以高频缓降和高频陡降为主。静态下言语识别率和合成语句检查得分均高于噪声下言语识别率和竞争声合成语句检查,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老年聋纯音听力损害程度与言语识别率不完全一致。结论老年聋患者不仅有耳蜗、听神经受损和退变,更有中枢分辨能力的蜕化。

  • 标签: 老年性聋 纯音测听检查 言语测听检查
  • 简介:患者女,60岁。脑出血意识不清,气管切开术后2年半突然呼吸困难半小时来诊。查体:脉搏9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20/13kPa,神志不清,Ⅱ度呼吸困难,颈部带10号金属套管,取出套管,发现末端缺失约20mm。

  • 标签: 气管套管横断 气管异物 脑出血 诊断
  • 简介:目的明确前列腺素E1药物对神经耳鸣的疗效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对381例神经耳鸣患者分别使用前列腺素E1、盐酸培他啶、尼莫地平,静脉给药后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前列腺素E1、盐酸培他啶、尼莫地平静脉给药后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2.5%、71.8%、71.3%.疗效与病程有关.结论大多数神经耳鸣患者对上述药物治疗是有效的.其中前列腺素E1具有疗程价格低廉、疗效高、安全、使用方便相对优点.

  • 标签: 前列腺素E1 药物治疗 神经性耳鸣 不良反应 盐酸培他啶 尼莫地平
  • 简介: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临床表现为眼眶炎假瘤形式的视神经束膜炎,并且强调区分视神经束膜炎和脱髓鞘的球后视神经炎。方法:病例报道。结果:一个54岁的健康的马来西亚女性,主诉右侧持续头痛3d伴有复视。疼痛与眼球活动相关联。脑部和眼眶MRI显示右侧视神经鞘和眶内脂肪条纹异常增强,未有异常的增强提示脱髓鞘疾病。这名患者诊断为右眼视神经束膜炎。从开始使用全身的类固醇激素,维持并逐渐减量超过6mo。她的症状得到缓解并且直到最近的随访都没有复发。结论:所有的眼眶炎假瘤病例都应该考虑存在视神经束膜炎的可能,在开始治疗前必须与球后视神经炎相鉴别。因为这两种疾病有不同的治疗原则和预后。

  • 标签: 视神经束膜炎 眼眶炎性假瘤 球后视神经炎
  • 简介:肾脏疾病引起高血压称为肾血压,是继发性(症状)高血压中最为常见的一类。肾血压视网膜病变,一般是先就诊内科而后转眼科会诊检查眼底时发现,首诊到眼科的少见,且容易误诊。现将在门诊遇到的1例患者介绍如下。

  • 标签: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肾性高血压 误诊 双眼 眼科会诊 肾脏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术后角膜屈光改变屈光状态趋于稳定的时间。方法:随机选择翼状胬肉切除患者46例54眼,术前、术后3,7,14,30,90d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翼状胬肉术后散光度较术前显著下降,术后3d与术后其他观察阶段相比,最陡径上的K值(Ks值)、散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7d以后各观察阶段之间两两比较,Ks值、最平径上的K值(Kf值)、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翼状胬肉术后7d角膜屈光状态基本稳定。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地形图 角膜屈光
  • 简介:目的:探讨机械眼外伤的临床特征诊疗结果分析。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机械眼外伤122例122眼的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回顾分析。结果:机械眼外伤122例中,开放眼外伤116眼(95.1%),闭合眼外伤6眼(4.9%),男女之比6.18∶1,机械眼外伤以眼球开放损伤为最多,致伤多以异物为主,经过及时手术治疗,全部保住了眼球,与入院视力相比,出院视力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工作和生产意外是机械眼外伤的主要原因,病情复杂,合并症多,后果严重,应加强防范。及时的医院就诊和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开展是挽救伤眼视力、降低机械眼外伤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机械性眼外伤 显微手术 临床特征
  • 简介:<正>眼外伤是一复杂严重的眼科急症,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眼外伤的时间分布对提高眼外伤预防时效,具有积极意义。兹将我们在1995年1~11月所遇到上海市区受伤的眼外伤来我院门诊就诊的病人,主要从发病和就诊的时间分布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眼外伤 上海市区 时间分布 外伤患者 预防 积极意义
  • 简介:目的研究高眼压及其持续时间对大鼠视网膜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前房灌注平衡盐液建立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高眼压持续时间均为4h,依据眼内压的不同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0mmHg(1mmHg=0.133kPa)组、60mmHg组、80mmHg组、100mmHg组,每组12只。将眼内压为80mmHg的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h组、4h组、8h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不给予前房灌注,其他各组分别给予不同的高眼压或高眼压持续不同时间。各组灌注结束后快速摘除眼球,分别采用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0mmHg组大鼠视网膜caspase-3的表达无增加(P〉0.05);60mmHg组、80mmHg组和100mmHg组大鼠视网膜caspase-3的表达均强于正常对照组(q值分别为4.87、5.28和6.71;P〈0.01),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2h组大鼠视网膜caspase-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组和8h组大鼠视网膜caspase-3的表达均增加(q值分别为2.81和3.67;P〈0.01)。表达caspase-3的视网膜细胞主要位于神经节细胞层、外丛状层和内丛状层。结论采用前房灌注平衡盐液制作急性高眼压模型研究高眼压大鼠视网膜caspase-3的表达时,眼内压为80mmHg、高眼压持续4h即可。

  • 标签: CASPASE-3 高眼压 实验性 视网膜 大鼠
  • 简介:目的本文报道了12例同时多灶喉癌并通过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多灶喉癌的发生学来源.方法回顾分析1991~2001年间我院行全喉切除术的12例同时多灶喉癌的TNM分期、肿瘤位置、大小、组织学类型、病理学分级以及病史.结果同时多灶喉癌的发病率是1.4%(12/861).所有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同一病例各病灶的组织学类型和病理学分级均相同.二病灶喉癌的发生率占总数的91.7%(11/12),仅一例为三病灶喉癌、67%(8/12)患者中二病灶分别位于双声带游离缘的对应处.3例(25%)有术前放疗史,1例术前曾行多次声带活检为不典型增生.所有病例术前均未诊断出多灶.结论声门型同时多灶喉癌可能为单中心起源.腔内种植即声带振动时癌细胞从一侧声带游离缘种植到对侧接触损伤处,可能是喉癌多灶的原因之一,放疗可能是多灶喉癌的诱发因素.

  • 标签: 多灶性 同时性 喉癌 临床分析 1991~2001年 临床病理学特点
  • 简介:目的分析眼眶神经鞘瘤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表现,并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34例眼眶神经鞘瘤,其中CT扫描26例,MRI检查4例,CT加MRI检查4例。结果27例肿块位于肌锥内,7例位于肌锥外,多呈椭圆形和类圆形。CT平扫为密度,多数密度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为肿瘤T1WI呈或略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肿瘤囊变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瘤体实质部分呈均匀强化,而囊变部分不强化。结论CT与MRI均能显示眼眶内的肿块,MRI对神经鞘瘤诊断鉴别诊断的准确优于CT。

  • 标签: 眼眶 神经鞘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分析眼科住院患者眼外伤相关因素,提供当地眼外伤流行病学相关资料。方法:选取2007-01/2011-12于我院眼科住院的眼外伤患者1137例1610眼,对其一般情况、致伤原因、预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4.77∶1,高峰年龄为20~49岁;职业以工人、农民体力劳动者为主;前两位致伤性质为钝挫伤和穿孔伤,其中穿孔伤的平均致盲率最高(45.65%)。5a来相邻年度间致伤性质构成比无显著差异(χ2=14.586,P=0.367)。眼外伤并发症多混合存在,以外伤白内障、前房积血、葡萄膜炎更多见。结论:应提高人们对于眼外伤的预防意识,对眼外伤患者可给予及时救治,降低眼外伤致盲率。

  • 标签: 眼外伤 流行病学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64例64眼,26例行巩膜扣带术,38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均不行巩膜外冷凝,观察眼部表现手术复位率情况,分析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裂孔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结果:本组病例〉-6.00D高度近视占总病例数的41%。64例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视网膜脱离均有葡萄膜炎反应,眼压2.00~8.00mmHg;26例行巩膜扣带术,19例视网膜复位,复位率73%,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38例,32例视网膜复位,一次手术复位率84%。结论: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眼、人工晶状体眼无晶状体眼多发,视网膜光凝替代术中巩膜外冷凝可能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减少术后复发率。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泪小管断裂的手术方法、手术重点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显微镜直视下吻合手术对76例外伤泪小管断裂患者进行治疗,取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其一般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6例中68例冲洗泪道通畅,无溢泪,治愈率89.5%;8例冲洗泪道通而不畅,有轻度流泪,好转率10.5%。76例全部一次手术成功,有效率100%。结论外伤泪小管断裂应及时手术,避免造成终生溢泪,影响患者的生活。

  • 标签: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 手术方法 疗效
  • 简介:随着建立在医学科学研究基础上认识的不断深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被确认是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发展过程中介导血管生成和血管通透的主要原因[1-2]。目前所知的VEGF家族包括5个成员:VEGF-A、VEGF-B、VEGF-C、VEGF-D和胎盘生长因子,其中以VEGF-A最为活跃,并与血管生成、新生血管化和血管通透增强密切相关。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药物治疗 choroidal 医学科学研究 血管通透性 中心凹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35岁。因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皮肤瘙痒半年余就诊。2014年10月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4.78×109/L,百分比为43.01%。入院体格检查:左侧颈部双侧腹股沟可扪多枚肿大淋巴结,最大约1.5cm×3.0cm,质中,表面光滑,活动可,无压痛。左侧额部可见条索状隆起血管。入院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4.70×109/L,百分比达到35.8%。

  • 标签: 木村病 左侧颈部 颈部肿块 双侧腹股沟 左侧额 肿大淋巴结
  • 简介:目的:研究板层角膜切除术联合那他霉素治疗真菌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选取2009-12/2011-11真菌角膜溃疡患者32例32眼,角膜病变未累及内皮层,行角膜板层切除联合那他霉素滴眼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视力、角膜情况、病程、并发症致病菌种类,对切除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前视力≤0.05者20眼,~0.3者11眼,〉0.3者1眼。板层切除术后联合那他霉素治疗痊愈28例(87.5%),治愈时间7~32(平均13.2±8.5)d,痊愈时视力≤0.05者5眼,~0.3者8眼,〉0.3者15眼。病情控制不良改行角膜移植术者4例。31例真菌培养阳性(96.9%),其中镰刀菌18例,曲霉菌属8例,链格孢霉3例,未知菌属2例。病理学检查显示溃疡灶中有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过碘酸-希夫(PAS)染色显示角膜组织中菌丝多数位于角膜浅层,并呈与板层胶原纤维平行方向生长,但也有少数呈斜形或垂直生长方式,侵切除组织全层。不同菌属之间菌丝在角膜中生长方式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病变未累及全层的真菌角膜溃疡患者,及时行板层角膜切除术可大大提高那他霉素药物治疗有效,缩短病程,恢复视力。

  • 标签: 角膜板层切除 角膜溃疡 真菌性 那他霉素
  • 简介:目的观察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难治青光眼患者的疗效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月—520177月我院难治青光眼患者74例(74眼),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7例(37眼)。观察组行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49%(32/较对8637)照组59.46%(22/37)高,且并发症发生率18.92%(7/37)较对照组40.54%(15/3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应用于难治青光眼治疗中,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较高。

  • 标签: 难治性青光眼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