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正在实验室做实验,突然一阵震动,还以为是振荡仪在工作,可是紧接而来的门窗地面都开始摇晃,才意识到“地震了”。等逃到平地,依然不敢相信:地震了?不好,病人怎么办?手术室怎么办?还好医院迅速把病房的病人全部转移到了室外空地。最让人感动的是手术室正在进行的手术,没有一个医生护士离开岗位,而是冒着生命危险紧急完成了所有的止血缝合工作,半个小时后,当所有的手术患者安全地转移到室外,医生和护士们才跑出手术室。2008年5月12日,一个让人记忆犹新终生难忘的日子,就在临时搭建的雨棚下,在沥沥的夜雨中,在麻醉机、监护仪的滴答声中,所有的医生、护士和患者家属手携手共同吟唱了一首“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唱着唱着,眼泪慢慢模糊了视野,这是一个不眠之夜。

  • 标签: 抗震救灾 手术室 生命危险 患者家属 实验室 振荡仪
  • 简介:美国正畸治疗的现代概念美国芝加哥T.JAoba以前,口腔正畸学矫治技术的重点主要在矫治器本身,人们所发明的矫治器形状和大小的类型非常之多,且每一种其发明人都自称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以致被称为"托槽之战"。但随着现代正畸技术研究的进展,人们对正畸治疗的解...

  • 标签: 正畸治疗 基本原理 生物力学 矫正器 优越性 口腔正畸学
  • 简介: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余震不断,波及成都,遭受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华西口腔医院也受到较大影响,多处房屋裂缝倒塌。

  • 标签: 口腔医院 抗震救灾 医院投入 华西 大地震
  • 简介: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历史上罕见的8.0级地震,华西口腔医院各党支部、广大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在院党委、行政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立即投身到抗震救灾第一线,认真抓好抗震救灾的各项工作,维护了正常教学、科研和校园秩序,并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组织和参加各类医疗志愿服务队迅速奔赴重灾区抗震救灾,纷纷捐款捐物、交纳特殊党费,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华西口腔医院党的建设,

  • 标签: 华西口腔医院 抗震救灾 改革创新精神 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员 党的建设
  • 简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微笑设计、3D扫描、3D打印、虚拟架等技术逐步进入牙周美学治疗领域。口腔医学的数字化技术经历了从二维到三维重建的过程,更加精准、简便、快速,为临床医生的工作和医患、医技沟通带来了便利。文章就牙周美学治疗中的数字化概念的研究与发展做一综述。

  • 标签: 数码微笑设计 DSD 3D扫描 3D打印
  • 简介:5.12汶川强烈大地震的灾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华西口腔抗震救灾第1支医疗小分队在绵竹灾区救治过程中,凭着口腔医生敏锐的专业直觉,发现许多救援人员和灾民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由于缺水,灾区军民没有办法实施口腔卫生,已经出现口臭、牙龈出血、口腔糜烂和溃疡等口腔疾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各种消化道疾病将至,严重影响健康和战斗力。

  • 标签: 口腔卫生用品 抗震救灾 口腔医院 华西 组织 医疗小分队
  • 简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7周年,2008年6月26日下午,华西口腔医学院庆“七一”暨抗震救灾表彰大会在科教楼学术厅隆重举行。大会表彰了一批在“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组织和个人,并举行了新党员宣誓仪式。院长周学东教授、院党委书记吴亚菲教授及全体院领导,学院新老党员参加了仪式。大会由院党委副书记赵志河教授主持。

  • 标签: 华西口腔医学院 抗震救灾 党委副书记 党委书记 大地震 周学东
  • 简介:2008年6月19日下午,由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带队,四川大学慰问团赴彭州慰问灾区军民。随行的有常务副校长李虹教授,党办、工会、宣传部、设管处、出版社、外联办、工商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有关负责人以及参与慰问演出的艺术学院师生。华西口腔医院第19支抗震救灾小分队由院党委书记吴亚菲教授、唐洁副书记带队也一同前往,跟随杨泉明书记先后来到彭州小渔洞大桥、小渔洞镇、龙门山镇、回龙沟等受灾严重的地区了解灾情,慰问受灾民众。在龙门山镇人民政府临时办公点,参加了在临时办公点会议室举行的四川大学支援彭州灾区捐赠仪式。彭州市政协主席,彭州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 标签: 华西口腔医院 四川大学 党委书记 抗震救灾 小分队 灾区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及牙齿美学意识的增强,牙外伤的应急处理及美学修饰效果日益受到关注,针对医生在治疗理念和方法上的差异和局限,文章结合牙外伤国际规范化治疗原则,贯彻微创美学治疗理念,提出牙外伤微创美学治疗设计,以期提供牙外伤微创美学诊治完善思路。

  • 标签: 牙齿外伤 微创 美学 治疗设计
  • 简介:本文介绍了可摘局部义齿临床设计的基本要求,强调保护基牙为设计的首要原则,并从支持、固位、稳定、连接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义齿的设计要点,供口腔医生在进行临床义齿修复工作中参考。

  • 标签: 可摘局部义齿 设计 临床要点
  • 简介:口腔软腭区域是腭部整形手术涉及的区域,作者在长期进行唇腭裂手术的基础上,观察到在腭裂修复术、软腭成形术等手术时,如果能在术前测量得到准确的软腭长度数据,则有利于手术者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制定手术方案,更好的恢复软腭功能和语音功能。在目前国内常规的手术器械中,尚无用于腭部测量的专用尺。由此作者根据人体口腔及软腭的形态设计了一种软腭测量尺,为临床软腭测量提供便捷的工具。

  • 标签: 腭裂 软腭 软腭测量尺
  • 简介:目的:探讨将数码摄影和Photoshop用于前牙美学修复前设计的临床效果和指导意义。方法:选取100例要求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为利用Photoshop进行修复设计组,对照组为常规修复设计组。实验组于修复前拍摄数码照片,并用Photoshop软件制作出预期效果图,经与患者沟通和调整后将二者传递给技师指导最终修复体的完成;对照组常规修复设计完成最终修复体。利用满意度评分表进行包括修复体形态、颜色、切端半透明性、表面结构和个性特征在内的满意度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对修复体形态和表面结构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修复体颜色、切端半透明性和个性特征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hotoshop预期效果图可快速、直观地增进患者对修复后效果的理解,提高医患沟通的有效性,并能指导技师制作出更完美的修复体。

  • 标签: 美学 牙科 图像处理 数码摄影 瓷修复体
  • 简介:《口腔正畸临床治疗设计》(ISBN:978-7-5591-1024-4)由德国著名正畸教授AndreaWichelhaus主编,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秦科教授主审,高丽霞医生(杭州口腔医院)和田玉楼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译,内容非常实用,基础到临床均有涉及。将于2019年4月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 标签: 口腔正畸 临床治疗 新书介绍 设计 中国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院
  • 简介:可摘局部活动义齿是一种修复牙列缺损的大众化传统实用方案,尽管价格平民化,但由于微笑或言语时唇颊侧金属卡环臂的暴露而缺乏美感,造成了患者不愿选择,且不少医生也缺乏热情设计、专业体会肤浅,活动义齿几乎成为不美观修复体的代表。如何按不同层次需求,设计改良各档次美观活动义齿修复方案,挖掘各种可行修复技术方法,有效地提升活动义齿修复的美观效果,已经成为我国修复专业下一步发展思路中不能继续淡忘的专业途径。本文将对不同类型档次的美观活动义齿进行总结归纳,为美观活动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美观修复 活动义齿 卡环 牙列缺损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式金属烤瓷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80例前磨牙缺失病人,有选择的采用改良式金属烤瓷桥修复设计,同时与传统修复法相比较,并经5—7年以上追踪观察。结果:80例中4例异常,2例因进食不慎脱落(分别在使用27至29个月咬硬物和韧性食物时);5年后有2例在后桥基牙处有敏感出现;76例正常使用,占95%,修复设计与结果理想。结论:采用此设计修复,切削牙体组织少,固位好,不影响美观,经济节时,操作简便易行,是前磨牙缺失修复理想设计,方法可行。

  • 标签: 金属烤瓷桥 前磨牙 修复 观察 粘结剂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夹板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设计体会,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针对老年人口腔生理、解剖特点,对89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分别采用3种形式的夹板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并作1—3年追踪复查。检查项目为患者主观感觉、牙周情况、咀嚼功能。结果:患者主观感觉满意度为:93.26%;牙周情况正常率为:92.13%;咀嚼功能良好率为:98.88%;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对老年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夹板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可在恢复缺失牙功能的同时,又对余留牙起到分散[牙合]儿、减轻牙周组织负荷的作用,有利于牙周组织恢复健康。

  • 标签: 老年人 牙列缺损 义齿 局部 可摘 夹板
  • 简介:目的设计制造出结构相对简单的正畸矫治力三维测量装置。方法采用口内取模和口外模型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机械力学的原理结合三维空间力学和高等机构学理论设计制造正畸矫治力的三维测量装置。结果设计出正畸矫治力三维测量装置的结构图纸并加工成简易实体。结论测力装置结构相对简单,可以测量任意时刻、空间下的正畸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于正畸临床和基础研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正畸 三维测量装置 空间力学
  • 简介:本文着重介绍应用复合树脂对临床不同类型牙体美容缺陷进行美学修复的临床设计方案、洞斜面设计、牙体美学分层修复颜色设计理念与方法,并结合临床病例对修复过程中重要环节如口腔微笑分析、牙体比色、牙体预备、酸蚀、粘接、牙体修复、抛光修整等操作步骤及临床要点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复合树脂进行牙体修复,获得良好美学效果提供借鉴和帮助,以期共同努力提高复合树脂牙体美学修复水平。

  • 标签: 复合树脂 美学牙科 牙体修复 粘接技术 临床治疗 微笑美学
  • 简介:当病人的基牙相对完好且不适于种植修复时,树脂粘结桥(RBFPDs)是一种值得考虑的修复方法。但是,由于长跨度树脂粘结桥较单桥体树脂粘结桥的修复成功率低,对于2个或更多牙齿缺失的病例,传统树脂粘结桥修复的预后不佳。通过使用改良的非刚性连接体可以减少基牙间与固位体脱粘有关的有害应力,从而很好的提高长跨度树脂粘结桥的成功率。对于这样的长跨度修复体,应使主固位体至少包绕基牙3个面或者预备对称的轴向沟槽以达到辅助固位的目的。连接体应允许基牙间水平向和垂直向运动,这样固位体会具有更好的抗力形和固位形,应力减少,而且辅固位体不会脱粘。非刚性连接体自上而下的就位方式和阴型一主固位体的联合应用对于修复体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由于主固位体遭受大载荷而脱粘,修复体可以被容易的取下并重新粘结。

  • 标签: 长跨度 树脂粘结桥 设计 牙齿缺失 修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