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3种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对根尖溢出碎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5~25岁患者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单根管前磨牙68颗,随机分为对照组、机用ProTaper组、Waveone组和Mtwo组,每组17颗.分别采用手用ProTaper镍钛锉、ProTaper机用镍钛锉、Waveone机用镍钛锉及Mtwo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并冲洗根管,收集器械预备过程中的根尖溢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冲洗后根尖溢出的光密度(OD)值,相对比较其根尖溢出碎屑的含量,分析不同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对根尖溢出碎屑产生的影响.结果各组根尖溢出OD值:对照组为68.65±11.47;机用ProTaper组为62.66±11.17、Waveone组为58.49±12.96、Mtwo组为47.70±10.28.除了机用ProTaper组与对照组间以及Waveone组与机用ProTape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Mtwo镍钛器械预备根管产生的根尖溢出碎屑明显少于ProTaper和Waveone镍钛器械.

  • 标签: 根尖溢出碎屑 根管预备 镍钛器械
  • 简介:目的:探讨3种不同材料的全冠修复体在种植体周围组织龈沟(GCF)、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牙龈龈沟探诊深度(gingivalcrevicedepth,GCD)变化及GC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以评价不同烤瓷内冠材料对种植体周围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随机选择临床病例90颗,平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纯钛烤瓷冠,全瓷冠作为种植体上部修复材料,每组30颗.在修复前,后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CGF量、GI、GCD、AST和ALP水平的测定和分析.结果:钴铬合金组、纯钛组、全瓷冠组术前龈沟中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钴铬合金组,纯钛组,全瓷冠组修复术前、后1个月,3个月龈沟中GCF量、GI、GCD、AST、ALP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LP、AST在钴铬合金组、全瓷组及纯钛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别(P<0.05),而GCF、GI、GC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钴铬合金组、全瓷组、纯钛组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CF、GI、GCD、AST、ALP分别进行三组间两两比较,GCF、GCD、AST、ALP各对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I三组间两两比较全瓷组与钴铬合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对比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钴铬合金烤瓷冠可导致修复患牙的GCF量及其中酶的变化,对牙周组织有不利影响,纯钛烤瓷冠和全瓷冠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钴铬合金烤瓷冠 纯钛烤瓷冠 全瓷冠 龈沟液 天冬氨酸转氨酶 碱性磷酸酶
  • 简介:目的:对口腔黏膜癌变的蛋白组学分析和分子标志物筛选可能为早期诊断、预防和分子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对3例石蜡包埋口腔黏膜癌变组织样本,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捕获口腔黏膜癌变上皮和癌旁正常黏膜上皮,抽提组织样本蛋白,利用高效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口腔黏膜癌变组织的蛋白组学分析。结果:激光显微切割-高效相色谱质谱联用可以分析400~700个多肽序列,鉴定出100~200个蛋白,涉及到细胞骨架、细胞代谢、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等各个方面。结合文献,对其中的角蛋白表达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论:显微切割结合高效相色谱质谱可以实现对石蜡包埋组织的蛋白组学研究,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可靠性。角蛋白表达谱的变化验证了该平台的作用和价值,也可作为口腔黏膜癌变的潜在标志物。

  • 标签: 口腔癌 石蜡包埋组织 蛋白组学 质谱 激光显微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