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高龄老年管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患有各种系统性疾病的、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243例共292颗需进行管治疗的牙齿的诊断治疗进行临床研究.结果:高龄老年的牙齿进行管治疗是可行的,是治疗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老年管治疗有其自身的特点.结论:在老年牙齿的管治疗过程中,要兼顾老年的全身性疾病.

  • 标签: 老年人 根管治疗 临床特点 诊断 牙齿
  • 简介:目的:比较镍钛机用管器械,和不锈钢K锉用于老年根管预备时的清理能力和操作时间,为老年牙根管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门诊拔除的老年患者单管患牙40颗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不锈钢K锉、HEROShaper镍钛机用管器械做管预备,分析评价其操作时间和管清理程度.结果:实验组的管冠部、根尖部的清理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冠部和根部,中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管预备时间为5.74±0.61min,对照组为6.38±0.75min.结论:HEROShaper管预备器械与不锈钢K锉相比有较彻底的清理能力且节省操作时间.

  • 标签: 镍钛器械 根管预备 老年人
  • 简介:目的:评价老年管充填应用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充法的充填质量和效率。方法:213名需要管治疗的老年口腔患者,共计238颗患牙,按照管充填方法的不同分为热牙胶组和冷侧压组,并对两组间管充填恰填率、侧支管充填情况、充所用时间、术中疼痛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组管恰填率高达89.92%,而冷侧压组仅为79.82%,热牙胶组优势明显;另外在侧支管充填情况和充所用时间的对比中,热牙胶组依然强于冷牙胶组(P〈0.05);两组术中疼痛并没有差别(胗0.05)。结论: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管充填法应用于老年口腔患者优点突出,易于接受,能有效提高老年管治疗的质量和效率。

  • 标签: 老年口腔医学 老年人 根管充填 连续波热牙胶根充法
  • 简介:目的:通过分别采用Er:YAG激光与高速涡轮金刚砂车针处理老年面龋,观察患者的术中疼痛反应、去龋时间及充填效果。方法:共20位患者52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Er:YAG激光和高速涡轮金刚砂车针去龋,去龋完成后用玻璃离子充填窝洞,记录两种方法去龋所用时间及术中疼痛程度,对患牙术后1个月后有无过敏感觉、6个月后充填体边缘着色,边缘密合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Er:YAG激光组较高速涡轮金刚砂车针组术中疼痛感明显降低,(P=0.0026);Er:YAG激光组和高速涡轮金刚砂车针组去龋时间分别为(394.8±27.92)和s(132.1±8.438)s。1个月复查,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自发痛,牙本质过敏症状也无明显差异(P=0.159);术后六个月,两组充填体边缘着色(P=0.638)、边缘密合性(P=0.149)及脱落情况(P=0.685),均无明显差异。结论:Er:YAG激光组在去龋过程中疼痛感明显低于高速涡轮金刚砂车针组,但Er:YAG激光去龋所用时间更长,两组充填术后的疗效观察无明显差异。

  • 标签: ER:YAG激光 根面牙本质 玻璃离子 抗剪切强度 微渗漏 临床反应
  • 简介:目的:比较手用ProTaper镍钛器械与手用K锉在老年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老年患者127例,138颗患牙。其中手用ProTaper组65例,72颗患牙为实验组;手用K锉组62例,66颗患牙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无根管偏移、根尖阻塞、台阶形成及根尖孔敞开等管内并发症的发生,管的锥度及流畅度极佳。对照组有5个管发生根尖阻塞,3个管在根尖1/3处有台阶形成;有5个中度弯曲的管和4个重度弯曲的管有轻度至中度的根尖孔偏移。结论:2种器械管预备有显著差异,ProTaper镍钛器械管预备后维持厚管形态和高充填质量。

  • 标签: 手用ProTaper镍钛器械 老年人 根管治疗
  • 简介:与手用不锈钢器械相比,镍钛机用器械具有良好的超弹性、形态记忆功能,因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然而镍钛机用器械的分离也给临床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了改善其安全性,管预备器械不断发展创新,新型镍钛管器械也在不断涌现。本文从镍钛器械几何形状、运动方式、机械物理性能以及管预备混合系统4个方面介绍目前常见的以及新型镍钛器械特性。

  • 标签: 镍钛机用器械 根管预备 机械性能
  • 简介:目的:观察Nd:YAG激光辅助治疗老年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颗老年患牙根管预备,治疗组用Nd:YAG激光牙科治疗仪器照射数20秒,48h后复诊观察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的患者主观症状与临床症状。结果:激光治疗组出现不适症状与体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结论;Nd:YAG对消除根尖部的炎症有一定的效果,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老年慢性根尖周炎。

  • 标签: 老年人 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 ND:YAG激光
  • 简介:目的:观察RECOLITE(脱敏王)治疗老年静止面龋伴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实验组使用RECOLITE,对照组使用0.48mol/L的氟化钠溶液.记录第3次治疗后的疗效及实验组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结果:实验组:显效50颗(90.90%),有效3颗(5.45%),无效2颗(3.63%),总有效53颗(96.36%);对照组:显效23颗(40.90%),有效29颗(52.72%),无效3颗(5.45%),总有效52颗(94.9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显效率差异显著(P<0.05).3个月后实验组疗效:显效43颗(89.58%),有效3颗(6.25%),无效2颗(4.16%),总有效46颗(95.83%).结论:RECOLITE对老年静止面龋既有消毒作用又对其伴牙本质过敏症具有治疗作用.

  • 标签: 老年人 牙根龋 氟化钠 牙本质过敏 洞漆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颌磨牙近中颊第二管(MB2)的临床检出率以及手术显微镜在提高上颌磨牙临床检出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进行常规管治疗的63颗上颌第一磨牙,27颗上颌第二磨牙,以及进行显微管治疗的55颗上颌第一磨牙,20颗上颌第二磨牙,2颗上颌第三磨牙,分别拍摄术前X线片,探查管,记录管数目。结果进行常规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磨牙,MB2检出率分别为28.6%和3.7%;进行显微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磨牙,MB2检出率分别是61.8%和25%;对上颌第一磨牙常规管治疗和显微管治疗的MB2临床检出率进行卡方检验,χ2=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上颌第二磨牙常规管治疗和显微管治疗的MB2临床检出率进行Fisher确切概率值检测,单侧比较值为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显微镜有助于提高上颌磨牙MB2的临床检出率,选择显微管治疗有助于提升上颌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上颌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手术显微镜 检出率
  • 简介:侵袭性颈吸收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以牙根颈部区域吸收为特征的颈部外吸收。本病在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一般由常规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作为一类独特的牙根外吸收病变,常带来较为严重的临床后果,近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侵袭性颈吸收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等一系列问题,作一综述。

  • 标签: 侵袭性根颈吸收 病理学 牙外吸收
  • 简介:目的:比较新型管冲洗剂MTAD与传统冲洗剂对粪肠球菌的抗菌作用。方法:在离体牙上建立粪肠球菌根管内感染模型,实验组用新型冲洗剂MTAD及3种常用的冲洗剂(2.5%NaClO、3%双氧水、0.2%浓替硝唑含漱液)、对照组用0.9%NaCl溶液冲洗管。冲洗前、后用吸潮纸尖进行细菌取样培养计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培养计数结果显示,各组管内细菌数量的差异在冲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冲洗MTAD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管内细菌数量最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TAD冲洗剂较2.5%NaClO、3%双氧水、0.2%浓替硝唑含漱液对管内的粪肠球菌有更优异的抗菌效果。

  • 标签: 根管内粪肠球菌 MTAD根管冲洗剂 浓替硝唑含漱液 NACLO 双氧水
  • 简介:管预备目的是通过管清理彻底去除根管内坏死组织、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牙本质碎屑,并为管严密充填建立理想形态。如处理不当会导致管偏移、台阶形成、管堵塞、管侧穿、器械折断等。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管预备操作失误,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 标签: 根管系统 预备 操作失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在阻塞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管阻塞患者89例(89颗患牙),共134个管因钙化、器械折断、塑化治疗、折断根管桩等原因造成管阻塞,在管显微镜下应用超声技术进行管治疗,统计成功率。结果有71颗患牙(107个管)完成管治疗,成功率为79.8%;管再通率为79.9%。其中钙化管的再通率为85.3%.器械折断根管再通率为76.5%,塑化管的再通率为73.0%,折断根管桩的管再通率为100%,折断根管桩的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超声技术的应用为临床治疗阻塞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根管显微镜 超声根管技术 根管阻塞 根管治疗
  • 简介:目的:使用新型管糊剂,比较四种充填方法对管密合度的影响,从而指导临床管充填法的选择。方法:在离体前牙上行管预备及管充填,而后用印度墨水染色法在显微镜下比较充填效果。结果:显微镜下观察糊剂加牙胶的侧方加压充填法组和单纯使用糊剂的机用螺旋充填法组有较好的封闭性能。结论:本实验为新型糊剂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根管预备 根管充填 微渗漏 根管糊剂
  • 简介:管充填的目的是用充材料将管系统三维严密封闭,防止微渗漏,促进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愈合。本文主要介绍管充填中的操作失误,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 标签: 根管系统 根管充填 操作失误 预后
  • 简介:管治疗已经成为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主流方法。管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对管解剖形态了解不足[1-3]。完善的管治疗一定是建立在充分了解管解剖形态的基础上,应着重关注管可能存在的变异。对于尖牙单双根管的病例报告多出现在下颌尖牙,概率为4%[1,2]。上颌尖牙多为单管,出现双根管概率较低[3]。

  • 标签: 上颌尖牙 双根管 根管治疗
  • 简介: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首选方法。随着根管治疗术在临床中的逐步推广和完善,使许多患牙得以保留。然而,管治疗有6%~34%的失败率,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对临床中1例由管治疗失败而导致患牙被拔除的病例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临床中如何避免医方因素导致管治疗失败及管治疗失败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警示。

  • 标签: 根管治疗失败 根管治疗后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系统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第二管(MB2)偏移投照的最佳显示效果和拍摄方法.方法选取临床上需要进行上颌第一磨牙牙髓治疗并具有MB2管特征的患者200例.在分角线投照法的基础上,以转动轴作标记记录水平角度,其中100例从远中至近中每偏移10°进行投照,50例使用不同的曝光时间,50例平移传感器位置进行投照.由两位医师独立阅片,判断牙根区分情况、清晰度及构图完整性.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配对计数资料的χ2检验.结果在MB与MB2区分率中,远中偏移30°组最高,区分率为94%,显著高于正位组的10%(χ2=84,P=0.000),相同偏移角度远中偏移比近中偏移区分率更高(30°:χ2=18.382,P=0.000;20°:χ2=16.282,P=0.000;10°:χ2=14.019,P=0.000).根尖清晰度方面近中偏移比远中偏移低(30°:χ2=7.848,P=0.005;20°:χ2=12.033,P=0.001;10°:χ2=14.700,P=0.000).当近中偏移超过20°、曝光时间增加1/4时清晰率可达78%,传感器的平移摆放使牙体及根尖区的完整显示率达94%.结论要获得良好的MB2显示效果,X线中心线向远中偏移为首选,若选择向近中偏移则需加大偏移角度和曝光时间,传感器的正确摆放也是直接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偏移投照技术 上颌第一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根尖片
  • 简介:近15年来,影响管治疗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手术显微镜的引入和推广应用。手术显微镜多级放大功能和良好的照明技术,使医生能够看清髓室底及管内部结构,精确定位手术位置,把握操作细节,从而改善并提高根管治疗术的质量。显微管治疗可以对传统管治疗无法完成或难以完成的病例包括管遗漏、塑化管、钙化管、管台阶形成、器械断针、侧壁穿孔等进行治疗,使更多患牙得以保留。本文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及国内外文献,对管手术显微镜的组成、显微治疗辅助设备器械的功能和显微镜在疑难管治疗中的应用等进行评述。强调管显微镜在疑难病例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在进行显微管治疗前须进行显微镜应用技巧培训。

  • 标签: 手术显微镜 牙髓病学 根管治疗
  • 简介:管内感染的失败病例进行管再治疗,并辅以显微镜、超声等现代技术,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严密充填管防止再感染,可达到保存患牙的目的。本文对临床上管再治疗的病例选择、感染控制、常见的临床技术问题和对策加以总结,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标签: 根管治疗 再治疗 显微镜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