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牙合)重建患者进行义齿修复,恢复正确的垂直距离是重要一步,它为恢复患者理想的脸部外形和正常的口(牙合)功能奠定了基础.上下颌间距离正常者,面部表情协调自然,颌面部各器官、组织都处在生理和谐的状态下,咀嚼系统能发挥最大的咀嚼效能;反之,咬合垂直距离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本文对近年来垂直距离与口颌系统健康的研究包括下颌姿势位的相对稳定性及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活动、(牙合)力、咀嚼效能、颞下颌关节功能、面部软组织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垂直距离 口颌系统 咬合 患者 下颌 正常
  • 简介:目的:探讨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的变化与固定修复方法的选择。方法:对65例129颗重度磨耗牙,根据垂直距离有无变化,分为三类修复:①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未减小,牙合龈距离尚能进行常规固定修复;②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未减小,牙合龈距离不足进行常规固定修复;③重度磨耗牙伴有垂直距离减小,牙合龈距离不足进行固定修复,须升高垂直距离。追踪观察1-7年,其中56例为两年以上。结果:65例病例中有63例修复后牙体、牙髓、牙周基本健康,修复体无脱落、无破损;咀嚼功能、美观改善均取得了较高的满意度,未出现颞下颌关节问题或未加重。结论:根据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有无变化进行固定修复方法选择,临床思路明确,便于临床医师掌握,在临床是可行的方法。

  • 标签: 牙体重度磨耗 垂直距离 固定修复
  • 简介: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已成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基本措施。然而气管插管后患者因气道刺激导致唾液分泌增多,口腔的清洁、抑菌作用相应下降。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重要途径之一[1],口腔内微生物快速繁殖,易引起各种口腔及肺部并发症。近年来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研究证实,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与其发生有直接的关系[2-3]。做好口腔护理对患者临床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探索一种简单高效的口腔护理方法也因此显得较为重要。

  • 标签: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口腔冲洗
  • 简介:目的:研究无牙颌患者垂直距离变化与颞下颌关节凹改建的相关性.方法:对两组不同垂直高度的无牙颌患者,分别拍摄息止颌位双侧颞下颌关节(TMJ)标准薛氏位片,用硫酸纸描绘双侧关节凹轮廓,在描记图上测量关节凹最高点H到关节凹底边的垂直距离HH'代表关节凹深度;HH'的中点O'与关节凹底边中点O之间的水平距离,代表关节凹中心位置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对左侧TMJ,关节凹中心位置在对照组平均为(-1.0±0.5)mm,而在实验组平均为(0.45±0.61)mm;对右侧TMJ,关节凹中心位置在对照组平均为(-1.19±0.63)mm,而在实验组平均为(0.65±0.52)mm.统计学检验显示,不论是左侧还是右侧,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牙列长期缺失或总义齿人工牙列长期重度磨耗致垂直距离明显降低时,其颞下颌关节凹有向前改建的趋势.

  • 标签: 无牙颌 义齿 全口 垂直距离 颞下颌关节凹
  • 简介:目的:采用近距离投照技术,探索在下颌骨体多部位的临床检查方法。方法:利用放大入射点空间,近光源物像模糊,近片物像清晰的原理。使用普通牙片x光机,60~70kv、6~7mA、5″×7″片盒。将被检部位体表置于x线片盒中心并贴紧,x线管遮线筒口贴紧入射点皮肤表面,(实际焦点距皮肤20cm),中心线对准片盒中心曝光。结果:新创建下颌8-4及4-8口外投照位、下颌骨体侧位、下颌骨升支侧位、下颌骨单尖牙位、下颌骨切牙区后前位、腮腺造影侧位,共6个投照位置。结论:使用近距离投照技术,新创建上述六个投照新位置,摆位方便,操作简单,入射准确,影像清晰,增加了对颌面部新的平片观察点。在放射诊断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近距离投照法 下颌骨 X线平片 牙片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咬合垂直距离升高(iOVD)动物模型的可重复更好的建模方法,及OVD升高对大鼠牙体牙周、颞下颌关节及全身体重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Wistar大鼠.平均分为对照组和iOVD组(双侧上颌后牙戴1.5mm咬合板).运用修复技术完成iOVD咬合板的制作和黏结,分别在实验3天、1周、2周、3周、4周处死动物。观察项目包括体重分析、头侧位X线片、头颅标本解剖、下颌磨牙区骨段及髁状突组织学切片观察等。结果两组大鼠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侧位X线片示iOVD组大鼠髁突位置前移。上切牙腭侧磨耗面发生改变。iOVD组大鼠磨牙根分又区牙槽骨及髁状突中后区软骨出现组织学形态改建。结论采用修复技术可成功建立成年期大鼠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动物模型.咬合板的戴入引起了牙体牙周组织和颞下颌关节髁状突软骨的组织适应性改建.但对全身营养摄入无影响。

  • 标签: 咬合垂直距离 大鼠 咬合 髁状突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索建立在野外事故现场和战场的快速气管切开装置和方法。方法分别对6只杂种犬和6只小型猪进行环甲膜穿刺反向引导气管切开术。实验过程中,特制分段弧形环甲膜穿刺管从环甲膜刺入并推进,其尖端自然向上挑破皮肤穿出,反向引导气管切开。结果杂种犬切开时间为(2.04±0.98)min,小型猪切开时间为(2.32±1.12)min,通气迅速。同时,弧形环甲膜穿刺管在颈正中固定,不易向两侧偏移,有利于反向引导气管切开。结论此方法快速、简单、安全,所有操作单人即可完成,完善后有望应用于野外事故现场。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环甲膜穿刺术 特制弧形环甲膜穿刺管
  • 简介:分别将1颗放射性125I粒子或粒子空壳植入新西兰大耳白兔右侧面神经旁(n=12),另取12只家兔作为正常对照。植入后7、14、30、60d时取相应面神经行HE、AgNO3染色及丽春红G-亮绿sF双重染色,并制作透射电镜标本。结果:空壳粒子组面神经组织病理学结构与正常面神经结构相似;粒子组髓鞘及轴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和修复性变化。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可引起面神经损伤性以及修复性变化。

  • 标签: 放射性125I粒子 神经组织病理学 超微结构观 近距离照射 面神经 家兔
  • 简介:目的观察光索在儿童颌面瘢痕畸形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一组11例张口困难或合并颈部活动受限的颌面瘢痕畸形患儿,应用光索辅助进行气管插管,观察完成气管插管每例患者所用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插管,最长需时10min,最短3min,平均5min,所有患者无声门水肿发生.结论光索是解决儿童颌面外科气管插管困难问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光索 困难气管插管 儿童 颌面瘢痕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气管切开的镇静和镇痛效果。方法将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需要气管切开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乳膏组(R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0.9%氯化钠溶液组(N组,20例)。在开始缝合切口时(约术毕前1h),R组和D组分别用30min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N组以同样的时间输注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在术毕气管切开更换气管套管时,R组在气管套管外壁涂抹利多卡因乳膏。比较三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苏醒期间呛咳、躁动的情况以及心率(HR)、血压(BP)和呼吸(RR)的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三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2)苏醒期R组追加芬太尼的次数和追加芬太尼后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至90%以下的例数均明显少于D组和N组(D组:χ2=7.619,P=0.006,χ2=8.547,P=0.003;N组:χ2=25.600,P<0.05,χ2=24.000,P<0.05),D组少于N组(χ2=7.619,P=0.006;χ2=6.995,P=0.008);(2)苏醒时呛咳评分R组明显低于D组和N组(D组:P=0.006;N组:P<0.05),D组明显低于N组(P=0.007),追加芬太尼后D组和N组呛咳评分明显下降,苏醒30min至1h又再度上升,而R组的呛咳评分在苏醒期各时间点都较低且无明显波动(F=0.716,P=0.702);(3)苏醒期Rass评分显示R组一直处于平稳的最佳镇静状态(F=0.886,P=0.662),而D组和N组的镇静程度不佳,在追加芬太尼前后呈现由烦躁到镇静过度的转变,其中N组最为明显(D组:F=4.335,P=0.017;N组:F=20.476,P<0.05);(4)麻醉诱导前与苏醒期R组HR、BP及RR的变化均不明显(HR:F=1.876,P=0.225;MAP:F=1.520,P=0.301;RR:F=1.112,P=0.465),D组和N组的波动比较明显,其中N组波动最�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利多卡因乳膏 全麻苏醒期 气管切开 镇静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