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实践技能考核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我国现行口腔医学实践技能考评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考官集体评议、排序评分”考评模式,对该评判模式内涵进行解释,并解释实施该评判模式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 标签: 教育考核 评判研究 实践技能 改革
  • 简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及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日渐重视,现代生活方式改变及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导致在口腔门诊就诊的伴随有全身各系统疾病患者数量日益增加;由于新药、新技术的使用,其他系统性疾病也对传统口腔医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微创化、舒适化医疗的发展也对医生的知识结构、临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总结了重口腔无痛治疗中心开展口腔门诊镇静镇痛治疗的模式,并对该模式及其涵盖的技术进行阐述。

  • 标签: 口腔 镇静 镇痛 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可视化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法在颞下颌关节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七年制本科生28人,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可视化教学+传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2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理论考试结果显示,2组平均成绩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能力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可视化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医学思维方式。结论:可视化教学结合传统教学法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可视化 LBL CBL 教学模式
  • 简介:2011年5月28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东方海洋大酒店3楼会议室举行了隆重的基地落成仪式,烟台市口腔医院被中华口腔医学会认定为“口腔专业护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这也是在山东省地市级城市中成立的第1家实践基地。

  • 标签: 中华口腔医学会 烟台市 山东省 护理实践 地级市 实践培训
  • 简介:华西口腔医院党委班子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把“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举措、开放要有新局面”作为学院工作的指导原则,工作取得明显成绩。特别是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华西口腔医院党委领导班子表现出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全院师生员工为抗震救灾竭尽全力,这也是华西口腔医院领导班子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领导能力不断提高的见证。在院党委的带领下,学院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 标签: 医院党委 中国共产党 口腔 华西 先进事迹 医院领导班子
  • 简介:澳大利亚著名正畸学家Dr.BrianW.Lee访问上二九院澳大利亚知名正畸学家、《AustralianOrthodonticJournal》主编Dr.BrianW.Lee应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邱蔚六教授的邀请,于1996年7月29日至8月...

  • 标签: 正畸学 澳大利亚 反传统形式 口腔正畸 定位板 正畸治疗
  • 简介:成人患者口腔情况较儿童复杂,常常有牙体缺损、颜色异常以及牙齿缺失与错袷畸形并存的情况。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功能与美观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存在错验畸形的患者单纯修复治疗不能解决间隙不足,咬合紊乱等问题,可酉通过正畸治疗首先纠正牙齿位置异常,使之形成良好的咬合关系,再进行修复,恢复完整牙列,而成人正畸往往由于生长发育已停止,上下颌骨关系不理想,或不希望矫治时间过长等原因难以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而正畸医师与修复医师配合可以使一些复杂的成人错袷畸形通过较为简单快捷的方法得到理想的结果。

  • 标签: 修复治疗 成人正畸 病例报告 牙齿缺失 正畸医师 成人患者
  • 简介:当今患者追求年轻又迷人的微笑且要具有良好舒适的功能。一个功能受损患者的口腔修复重建常涉及多学科知识且在临床上面临重大挑战。在很大程度上,选择合适的患者和合理的跨学科治疗计划对可预见的成功修复具有主导作用,这其中包括患者的需求.主诉,经济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本临床报道介绍应用跨学科途径所治疗的一例严重磨耗伴咬合垂直距离降低的病例。治疗计划包括冠延长术、根管治疗后桩核修复.以及由美学区烤瓷修复体和后牙区全金属修复体共同构成的垂直距离降低重度磨耗牙面修复的咬合重建。

  • 标签: 功能重建 学科结合 垂直距离降低 美观 牙列 修复重建
  • 简介:多年来,治疗前牙缺失的方法通常是义齿修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技术的发展,正畸与修复结合治疗前牙缺失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优点在于,在正常牙弓形态及咬合关系基础上制作修复体效果会更好.有利于牙体牙周组织的健康,能增进口腔的功能和美观.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正畸与修复结合的方法,治疗28例前牙缺失的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前牙缺失 正畸 修复术
  • 简介:牙列缺损是口腔修复临床的常见和多发性缺损畸形[1].在牙列缺损的诸多修复方法中,活动义齿是牙列缺损最常见的方法,但常规可摘局部义齿,存在美观和发音上的不足,许多患者难以接受.弹性树脂卡环铸造部件结合式义齿,是应用弹性树脂材料制作前牙及双尖牙区卡环、基托,而连接杆、牙合支托、磨牙区卡环及小连接体等非弹性部位,采用铸造方法制作的可摘局部义齿.

  • 标签: 弹性树脂卡环铸造部件结合式义齿 临床应用 牙列缺损 弹性树脂材料 义齿学
  • 简介:目的:研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树脂中纤维与树脂界面结合的情况.方法:将玻璃纤维分别按预处理和预浸润的不同分为六组,测试各组的挠曲强度、冲击强度,在扫瞄电镜和X射线电子能谱仪下,分析界面结合的好坏.结果:经过KH-550预处理和粉液比为1:1的混合物预浸润后,纤维与树脂结合最好.结论:采用合适的预处理和预浸润,有利于增加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树脂的机械性能.

  • 标签: 玻璃纤维 复合树脂 界面结合 扫描电镜
  • 简介:纯钛因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口腔各种修复体的制作,尤其是口腔种植体的制作。但是纯钛在高温下易氧化,在钛表面生成一层过厚的而低附着力的氧化膜,而且钛与瓷粉间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等因素导致钛-瓷结合强度较低,从而限制了纯钛应用于烤瓷修复体。因此,关于提高纯钛与瓷粉之间结合强度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本文重点对提高纯钛与瓷粉之间结合强度的表面处理技术(喷砂、预氧化、涂层、粘接瓷、化学处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纯钛 钛-瓷结合 表面处理 喷砂 预氧化 涂层
  • 简介: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矫治后需做保持器患者(上颌)210例石膏模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10例,年龄14-15岁.所有实验组内模型,模型由同一技术人员采取同一种方法测量.采集双曲唇弓应达到的弧长,取唇弓弧度与牙弓弧度相一致,宽度两侧尖牙近中2/3,U形曲宽0.5cm.

  • 标签: 双曲唇弓 U型曲 预成化
  • 简介:目的定性分析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之间化学结合的方式。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3—9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和大连交通大学完成。以上颌侧切牙为模型,选用镍铬(Ni—Cr)合金、氧化锆、金钯(Au—Pd)合金、压铸瓷、钴铬(Co—Cr)合金、混合Au—Pd合金6种基底材料,按照厂家的操作要求在不同基底材料上烧结饰面瓷。然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各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界面,并用能谱分析仪进行元素分析。结果Ni—Cr合金、氧化锆、Au—Pd合金、Co-Cr合金、混合Au—Pd合金5种基底与饰面瓷之间均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元素扩散,扩散范围约1~2μm。随着远离界面,扩散元素含量逐渐降低直至消失。压铸瓷基底在实验条件下未明显观察到饰面瓷与压铸瓷的结合界面。结论Ni~Cr合金、氧化锆、Au—Pd合金、Co—Cr合金、混合Au—Pd合金及压铸瓷基底在和饰面瓷的烧结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结合

  • 标签: 陶瓷 基底-瓷界面 基底材料 元素扩散
  • 简介: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断治疗老年钙化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老年患者的108个钙化根管作为研究对象,均因传统根管治疗不能成功疏通根管,应用CBCT技术检查判断根管口的位置,根管走向及位置,再应用显微超声技术去除髓腔内及根管内钙化组织,探查并疏通根管,统计根管疏通成功率。结果:108个钙化根管中,95个根管成功疏通,成功率87.9%,根颈1/3钙化根管疏通率98.5%,根中1/3钙化根管疏通率80.0%,根尖1/3钙化根管疏通率53.8%。结论:锥形束CT与显微超声技术联合使用,对疏通钙化根管具有明显效果,为老年钙化根管提供了有效的诊治方法。

  • 标签: 锥形束CT 显微超声技术 老年 钙化根管
  • 简介: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planus,OL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在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86例糜烂型OL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采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的局部病损进行分级评定,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83.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002,P=0.962);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有效率为76.68%,优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7.053,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OLP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局部注射治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扁平苔藓 口腔
  • 简介:目的评价显微超声技术配合K锉取出法取出根管内折断器械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0年6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根管内折断器械患者49例,应用显微超声技术结合K锉取出法取出折断器械,并对不同部位的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取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9例根管内折断器械共取出37例,取出率75.5%;折断器械在根管上、中、下1/3的取出率分别为100%、87.5%、44.4%。结论显微镜下应用超声技术结合K锉取出法是根管内折断器械取出较为理想的方法,根管下1/3折断器械取出率相对较低。

  • 标签: 牙科显微镜 超声技术 器械折断
  • 简介: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对大鼠胫骨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将20只老年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去势法构建骨质疏松症模型。两组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测定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水平;术后3个月X线片检测胫骨骨密度及HE染色检查;造模成功后于各组大鼠胫骨近端内植入一枚种植体。术后4周和8周,通过X线片、组织学切片及扫描电镜分析技术检测各组胫骨内种植体骨与周围骨质结合的情况。结果:去势3个月后,模型组血清中ALP水平显著升高,胫骨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结构疏松,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种植体植入后4周及8周,空白对照组种植体周围见明显新生骨质形成,结构类似骨皮质,与种植体螺纹相互嵌合,未见明显间隙,骨结合良好。模型组种植体周围见大量疏松结缔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局部有少量新生骨质形成,结构凌乱不规则,且远离种植体;种植体与周围骨质断裂,间隙明显,骨结合不良。结论:骨质疏松症抑制大鼠胫骨内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造成种植体骨结合不良。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去势法 种植 骨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