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在不同愈合时间负载条件下微型种植体支抗-骨界面压力压力侧的组织学变化.方法选用纯种Beagle犬8只,在其上颌根间牙槽骨中植入86颗微型种植体支抗,分别进行即刻负载、愈合2周、愈合4周、愈合12周后加载150g300g牵引力,定期注射荧光标志物,加载2个月后处死动物.标记种植体的压力压力侧,两侧分别进行种植体颈部骨结合率(BIC)、骨充填率(BSA)矿物沉积率(MAR)的测量以及HE染色组织形态观察,以BICBSA作为骨整合能力的观察指标.结果即刻负载组愈合2周负载300克组压力侧的骨整合能力、矿物沉积率骨改建活跃程度均小于非压力侧,其余各组则相反.不同负载力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骨界面颈部即刻负载时压力侧的骨整合骨改建较非压力侧低,随着愈合时间的延长,压力侧相对增强,非压力侧相对降低,而负载力值对界面的影响较小.

  • 标签: 种植体支抗 骨整合 组织学
  • 简介:目的:总结牙性感染累及前纵隔的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护理经验。方法:14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感染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5岁).均为牙性感染。其中,前上纵隔感染9例,整个前纵隔感染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及控制基础疾病;术后根据引流管位置,做好双套管冲洗及胸腔冲洗.确保引流通畅。结果:除1例患者早期因感染性休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死亡率为8.3%,发生肺部感染6例.ARDS2例,肾功能不全1例。结论: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需根据感染的部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通畅的引流及科学的呼吸道护理.是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清创 引流 护理
  • 简介:目的:本文研究了表面水分不同种类的手套对于硅橡胶印膜材料聚合时间的影响.方法:使用3种手套:一次性聚乙烯塑料薄膜手套,灭菌橡胶医用手套(无粉),以及橡胶检查手套(预撒粉),分别在潮湿干燥环境下手动混合DENTSILICONE-PLUS重体型硅橡咬印模材,并记录其硬化时间.结果:干燥情况下使用塑料薄膜手套时,橡胶印模材聚合时间最短,平均2分10秒;乳胶材料表面水分均可延长聚合时间,达到3~分钟时间;而预撒粉则可显著延长聚合时间,超过1小时.结论:临床运用硅橡胶制取印模时,建议使用一次性聚乙烯塑料薄膜手套在干燥环境下进行操作,预撒粉的橡胶检查手套必须更换,以避免操作失败.

  • 标签: 表面水分 手套 硅橡胶印模材 聚合时间 口腔修复
  • 简介:读了《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第1期发表的张震康教授《我国口腔医学创新性研究的思考》[1]一文,深受启发鼓舞。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 标签: 医学创新 口腔 北京大学 医学版 江泽民
  • 简介:2014年12月10日,四川省口腔医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工会议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厅召开。会议由四川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锡久教授主持,学会副会长孙勇教授及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秘书参加了本次会议。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委员会管理工作及强化依法依规举办学术活动,孙勇副会长就各专业委会专科会员、高级专科会员的条件选举流程及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的申办及汇总流程进行了说明。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医学会 四川省 会议
  • 简介:2009年9月17日,历时1天半的“中国口腔护理工作发展论坛”在2009届天津展上圆满闭幕。此次会议共有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75位代表参会。会议得到中华口腔医学会的高度重视支持,中华口腔医学会栾文民副会长亲自到会并致开幕词。栾会长高度评价了口腔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希望大家通过研讨不断交流,在技术、服务等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 标签: 口腔护理工作 论坛 中国 中华口腔医学会 2009年 开幕词
  • 简介:由于牙齿缺失和牙周病使得单个牙种植时牙槽骨高度不足,选择口内供骨区进行骨移植可以获得足够的骨量。下颌磨牙后区提供的皮质骨结合膜引导骨再生技术(GTR)非常适合于轻中度骨吸收的病例。本文介绍了从下颌磨牙后区取骨技术及愈合过程。

  • 标签: 下颌升支 自体骨移植 骨量 骨再生技术 骨吸收 龈沟内切口
  • 简介:随着口腔证畸研究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对于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无论在理论基础还是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虽然正畸治疗带来的益处不言而喻,但其附加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其中之一即为牙髓反应。大量研究表明,适宜的正畸力不会造成牙髓的病理性损害[1],

  • 标签: 牙髓反应 正畸治疗 病理性损害 临床实践 临床应用 正畸力
  • 简介: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BPs)药物被广泛用于预防治疗由于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所致的骨质疏松及肿瘤转移等,颌骨坏死(osteonecrosisofthejaw,ONJ)是其常见的副作用之一。目前,临床对二膦酸盐关注较多的是ONJ患者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治疗等,而就其使用前后血液,体液因子的改变,免疫学变化,及与ONJ发生的相关性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应用二膦酸盐后所导致的全身系统性变化综述如下。

  • 标签: 二膦酸盐 颌骨坏死 免疫
  • 简介:本文主要对专业人员使用的局部用氟措施的适应证、应用方法频率、临床效果进行回顾。专业人员使用的局部用氟措施通常在口腔临床社区口腔健康项目中应用,其主要适用于高龋危险性的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应用频率取决于个体对龋的敏感性,一般推荐每半年应用1次。氟化凝胶、泡沫含氟涂料都能有效预防儿童乳、恒牙龋的发生,但对6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氟化凝胶。另外高浓度含氟涂料还具有明显抗牙本质敏感的作用。

  • 标签: 氟化凝胶 氟化泡沫 含氟涂料
  • 简介: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工作的体会许江彦我是1987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硕士学位,1990年秋季被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ofMinnesota,简称明大)口腔基础医学系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因种种原因,我暂时只完成了硕士学位的学习。就象...

  • 标签: 明尼苏达大学 研究生 基础医学 标准曲线 对数座标 口腔微生物
  • 简介:随着正畸学的发展,正畸治疗造成牙槽骨变化的副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但由于人类牙槽骨形态、高度以及厚度的个体多变性以及活跃的改建能力,正畸治疗中牙槽骨的变化无法得到精确预测。与传统影像检查相比,具有高度精确成像能力的锥形束CT(conebeamCT,CBCT)可以准确反应颅颌面解剖结构从而判断正畸治疗中牙槽骨的变化。本文从正畸力下牙槽骨的力学反应以及CBCT对牙槽骨改建的精确判断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牙槽骨 正畸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DamonⅢ矫治器一步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研究治疗前后牙验结构及软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双牙弓前突或上牙弓前突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20人,平均年龄16.6岁。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应用美国Ormco公司DamonⅢ矫治器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18个项目的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上下切牙切缘分别向后移动7.47mm、4.93mm,根尖分别向后移动1.15mm、3.0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下磨牙分别向前移动1.82mm、1.9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1/SN、U1/PP角在治疗后分别减小了16.70°15.91°,L1/MP角、上下唇——审美平面距在治疗后明显减小,Z角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NA、SNB、ANB、MP/SN角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DamonⅢ矫治器矫治双牙弓前突患者,在没有借助口外力及其它附加装置的条件下,仍可以进行很好的支抗控制,上下前牙回收明显,软组织侧貌改善显著,但上前牙的转矩控制可能不足。

  • 标签: Damon Ⅲ矫治器 自锁托槽 头影测量分析
  • 简介:口周肌压力与牙颌形态的相关性一直是正畸医师所关注的一个焦点。本研究以成人骨性安格尔Ⅲ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与正常组比较分析,以分析骨性Ⅲ类患者的口周肌压力特征,了解口周肌压力与牙颌形态的相关性。

  • 标签: 骨性Ⅲ类错 正常 口周肌压力
  • 简介:目的观察机械应力下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抑制剂细胞松弛素D对体外培养的成骨样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早期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点弯曲细胞力学加载装置系统,对人成骨样细胞进行加力:频率0.5Hz,加力板变形量4000ustrain牵张应力作用成骨样细胞(MG-63)5min时。使细胞发生单轴牵张压缩应变。运用Westem免疫印迹检测不同方向应力应变下TPK抑制剂细胞松弛素D对ERK1/2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TPK抑制剂预处理后,牵张应力激活ERK的作用被明显阻断,与单纯张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压缩应力的诱导作用未受影响(P〉0.05):低剂量的细胞松弛素D处理后.压应力的诱导作用被明显阻断,ERK的磷酸化水平甚至低于基态,与单纯压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牵张应力对ERK的激活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单纯张应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学信号可同时激活细胞内的细胞骨架、TPK转导通道.但各自主要激活的部分存在差别.无论是牵张还是压缩,成骨细胞对力学信号的感知转导都与微丝细胞骨架密切相关.TPK的活化可能是牵张应力引起黏附斑复合物形成后的主要后续反应.压缩应力的主要后续反应与之关系不大。

  • 标签: 机械应力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酪氨酸蛋白激酶 细胞松弛素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自锁矫治技术进行不拔牙矫治,治疗前后牙弓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40例牙列拥挤的患者,使用自锁托槽进行不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的记存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矫治前后牙弓形态发生的变化。结果矫治后牙弓长度宽度均有明显的增加,牙弓宽度增加主要发生在前磨牙区。上颌中切牙唇向前移第一磨牙发生远中向后移量无显著性差异。牙弓变化与牙列拥挤度显著相关。结论采用自锁矫治技术对拥挤病例进行不拔牙矫治,治疗后牙弓宽度长度增大,上颌牙弓长度增加由上颌切牙唇向移动磨牙远中移动共同作用所致。

  • 标签: 自锁托槽 牙弓长度 牙弓宽度 不拔牙矫治
  • 简介:老年患者牙齿缺失后常因牙槽骨吸收造成传统义齿固位困难,种植修复可有效解决该问题,但口腔局部解剖结构的改变使老年人的人工种植牙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就上颌而言,一方面上颌牙槽突、上颌结节、牙槽骨壁等部位随着牙齿缺失及其他局部或全身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吸收,种植体与牙槽突长轴、鼻腔、上颌窦的位置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加大了种植治疗的难度;而另一方面尖牙支柱、颧骨区等特殊结构或部位的骨质虽然发生了萎缩吸收,但这些结构的解剖特点决定了其可以作为种植体的植入位点,从而使牙槽骨严重萎缩老年患者的种植修复成为可能。充分认识老年人失牙后口腔颌面解剖结构的变化特点,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种植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扩大牙槽骨严重萎缩老年无牙颌患者的种植适应证,造福广大老年患者。本文针对我们在临床应用上颌牙槽突、上前牙牙长轴、牙槽骨壁、鼻腔、上颌窦、尖牙支柱、颧骨及上颌结节的解剖特点及增龄性变化完成不同类型人工种植修复的实际情况,结合文献,对这些解剖结构变化与种植的关系进行论述,探讨其作为老年患者种植基础的条件及可行性,供同行参考。

  • 标签: 老年 上颌骨 牙槽突 上颌窦 尖牙支柱 上颌结节
  • 简介:目的:上颌快速扩弓(rapidmaxiIlaryexpansion,RME)通过打开腭中缝来矫正上颌宽度不足以及增大牙弓周长。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CBCT来评价牙槽骨结构在用Hyrax扩弓器快速扩弓后的即刻变化。方法:28位(女性19位.男性9位)需要进行上颌扩弓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141岁.范围13~20岁).在T1(扩弓前)T2(扩弓后即刻)拍摄cBCT作为临床记录。测量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处的上牙弓宽度、后牙段倾斜度、颊侧骨厚度。使用配对t检验检测统计学差异(P〈O05)。结果:上牙弓扩宽量在第一前磨牙处为4.7788±28474mm.第一磨牙处为46943±3.2198mm。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左上第一磨牙的腭根均发生了明显倾斜。片子上能显示颊侧骨板的所有牙根在扩弓后其颊侧骨质厚度均减小。结论:RME后.前磨牙间磨牙间宽度均明显增加。牙根倾斜角度增大说明牙齿的移动是一种倾斜移动而非平行移动。颊侧骨板厚度在扩弓后即刻测量时减小。因此.我们应严格监测炎症水平以避免牙周破坏。有必要建立一个标准参考平面有可比性的测量方法以使不同研究的结果大体一致。

  • 标签: CBCT 牙槽骨 上颌扩弓
  • 简介:就作者已知.这是第一个病例报告表明牙性癌向骨骼肌分化(横纹肌肉瘤)。本文将描述这种侵袭性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临床特征。在英文文献中,仅报告有2例牙源性肿瘤伴肌分化:分别是良性牙源性肿瘤(成釉细胞瘤)分化成横纹肌肉瘤性肉瘤伴平滑肌分化。普通开业医师应该了解,牙性病变可能为恶性,即使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并且所有取自口腔的组织标本都应送病理活检。

  • 标签: 肿瘤 牙源性癌 牙源性肿瘤 横纹肌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