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从病毒性肝炎时代到酒精性肝病时代,国人的肝脏一直备受威胁。病毒性肝炎时代的远去或许是科技进步可以带来的,酒精性肝病的抬头或衰落就与科技无关了。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病毒性肝炎 肝脏 科技进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获得非洛地平缓释片在多种介质中的溶解度,更深入地研究非洛地平缓制剂的释放行为。方法 采用桨法、桨法-固定篮法和往复筒法等释放度装置,通过改变各关键释放参数(流速、溶出介质中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浓度及溶出介质的pH值等),对非洛地平缓释片在多释放条件下的释放曲线进行考察。结果 非洛地平在含不同浓度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介质中的溶解度,非洛地平原料随着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的增大,溶解速度越快,溶解度越高,溶解度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成比例地增加。结论 现行药品标准释放度检查区分能力较差,亟需统一建立能客观有效评价制剂品质和工艺水平的释放度方法。

  • 标签: 非洛地平 介质 溶解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在重症肝炎中的疗效。方法:研究时间轴设置为 2017.1-2019.12,纳入我院共 30例重症肝炎患者,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人群。以随机数字表法均等分组,依次设为对照组( n=15)以及观察组( n=15),分别开展血浆置换以及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以肝功能、不良反应为指标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变化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P>0.05)。结论:对重症肝炎患者开展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 标签: 双重血浆吸附 血浆置换 重症肝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刺五加对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体内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急性胰腺炎模型,术后定时取血,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淀粉酶(AMY)、脂肪酶(LIP)、磷脂酶A2(PLA2)等的变化。结果:刺五加能降低血清中TNF-α、IL-1、IL-6的水平,降低血清中AMY、LIP、PLA2的活性。结论:刺五加对血清中TNF-α等多种细胞因子和AMY、PLA2的影响,可能是其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基础。

  • 标签: 刺五加 急性胰腺炎 磷脂酶A2 细胞因子
  • 简介:针对小儿头皮静脉纤细,穿刺时回血不明显、继续进针易穿破血管壁,小号头皮针易阻塞等特点,使用双重水止,回血快,提高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按常规静脉输液准备用物,另备一把止血钳或一个水止,无菌头皮针(4号-5号)排气安上头皮针,再排尽空气,在输液管水止与墨菲氏滴管之间夹一把止血管钳,常规消毒,进行穿刺,当针头斜面进入皮下时松开下面水止,管内压力随之减小,缓慢进针,当针头进入血管时,即见回血,松开止血钳固定,穿刺成功。临床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由于用了以上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头皮静脉穿刺 墨菲氏滴管 针头斜面 进入血管 小儿头皮静脉 操作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对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2例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协同护理,观察2组在治疗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自我效能总评分,疾病知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中均高于对照组;在焦虑抑郁评分中,观察组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协同护理 艾滋病 肺结核 双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对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2例艾滋病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协同护理,观察2组在治疗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自我效能总评分,疾病知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中均高于对照组;在焦虑抑郁评分中,观察组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协同护理 艾滋病 肺结核 双重感染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在我国不断上升,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结核分枝杆菌(MTB)双重感染率上升十分明显,已成为广西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IV与MTB双重感染并不是简单两种病的叠加,而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使得HIV感染者发病率与病死率大大提高。本文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结核分枝杆菌双重感染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检测与治疗进行阐述。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结核分枝杆菌 双重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双重胃管固定法在胸外科患者胃管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140例胸外科术后患者进行丝带加镂空医用橡皮膏固定的方法进行固定和观察,以患者为中心,以保持管路有效引流为目的,总结临床效果。结果140例患者无一例非计划拔管,住院患者满意度达99%,主管医师满意度达100%。结论改进的双重胃管固定法可有效降低胸外科患者胃管的非计划拔管率,并且得到患者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双重胃管固定 胸外科术后 胃管护理
  • 简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类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SGLT2抑制剂的研发一直致力于相对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高度选择性抑制SGLT2。然而,动物基因组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抑制肠道SGLT1也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药物靶点。Sotagliflozin是一种SGLT1/SGLT2双重抑制剂,具有独特的非胰岛素依赖型降糖机制,通过抑制SGLT1而减少经胃肠道入血的葡萄糖,也通过抑制SGLT2而增加葡萄糖的排出发挥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SGLT1/SGLT2双重抑制剂 Sotagliflozin 2型糖尿病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围术期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共计2020年4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结核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最常见的可治愈的感染性疾病,也是HIV/AIDS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据估计,普通人感染了结核菌,一生患结核病的机会是10%,而HIV/AIDS感染了结核菌,每年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的机会为5%~15%。艾滋病患者因免疫功能缺陷,结核病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毒感染者 抗结核治疗 疗效分析 结核杆菌 HIV/AIDS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降低风湿免疫病患者双重血浆置换治疗操作缺陷发生率。方法: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于我院进行了一项研究,将风湿免疫病患者分为实验组(接受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和对照组(接受标准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在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后表现出显著的疾病活动指标改善(P < 0.05),包括DAS28和SLEDAI得分。此外,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提高(P < 0.05),疼痛和疲劳感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结论: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在降低风湿免疫病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进展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1例肝衰竭患者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血浆置换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根据1例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血浆置换术治疗的患者的病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及时准确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根据病程进展,更改相应护理措施,并保证护理措施落实的有效性。结果 实施上述有效的护理,患者顺利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血浆置换术治疗,治疗后患者胆红素较前下降,精神明显好转,皮肤黄染较前改善。结论 通过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保证血浆置换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才能够有效的缓解不良症状,最终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

  • 标签: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术 肝衰竭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介质pH值对前列腺素E1(PGE1)溶解度的综合影响并进一步推导出该药物溶解度的理论方程。方法首先测定药物在不同pH值水中的溶解度;然后分别测定在酸性及中性系列浓度的HP-β-CD溶液中,药物的溶解度;最后推导出以HP-β-CD与介质pH值为变量的药物溶解度方程并对其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溶解度测定结果表明,提高介质的pH值或以HP-β-CD为增溶剂,均可增加PGE1的溶解度。分子型药物或离子型药物与HP-β-CD测得的相溶解度图均为典型的AL型,提示药物结构上的五元碳环部分已嵌入HP-β-CD的疏水性孔穴中,从而形成1:1摩尔比包合物。结论以HP-β-CD作为增溶剂,同时提高介质的pH值,可对PGE1的溶解度产生协同增加效应。本研究中导出的PGE1溶解度方程,可有效表征HP-β-CD与介质pH值二者对该药物溶解度的综合影响。

  • 标签: 前列腺素E_1 羟丙基-Β-环糊精 PH 溶解度 包合作用 理论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