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作者: 杨希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南充市顺庆区妇孺医院杨希在临床上闭经分为3种:原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正常生理功用闭经。原发性闭经是指女性在满18岁或者女性的第二性征发育成熟以后2年以上仍未经历月经初潮。原发性闭经主要是子宫发育不全、先天性生殖异常、卵巢发育不完全等原因引起的。卵巢早衰继发性闭经主要是指女性的规律月经来潮因为某种原因造成的月经停止现象。一般以停经6个月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杜利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杜利霞近年来,我国的医学研究十分发达和进步,各种医疗检查以及技术手段不断涌出,能够及时而又准确的发现导致高血压升高的具体原因,这样的高血压则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相反,对于难以发现引发高血压原因的情况,则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有关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部分存在高血压病症的人群通常是原发性高血压,但是明确原发性高血压,则需要首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目前,我国数据结果表明,继发性高血压占据总体高血压人群的5到10%左右,但是,伴随我国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各种新型的技术手段以检查设备逐渐被广泛应用,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几率逐渐增加,进而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几率相反,不断下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地报道一种以巨结肠症治疗的成人患者,其临床症状酷似先天性巨结肠(HD),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并没有明显狭窄段,也无典型的神经节细胞缺失,这类巨结肠原因及机制不明确,其临床症状与先天性巨结肠相似,但病理改变与先天性巨结肠不同,其术后病理检查可见扩张肠壁有一定数量的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也无明显的增生、肥大,两者常常在诊断和治疗上给医生造成困惑,由于目前其确切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清楚,文献报道也不多,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容易导致临床误诊、漏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山西省人民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23例此类成人巨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 标签: 特发性巨结肠 临床特点 治疗 成人 先天性巨结肠 山西省人民医院
  • 简介:目的探索口疮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实验组),每组患者47例;对A组患者行西地碘片治疗,而B组患者则给予口疮清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情况及溃疡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B组(93.6%)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74.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16.5%)3个月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68.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选择口疮清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更佳,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口腔溃疡的复发率,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 标签: 口疮清 西地碘含片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上在对原发性痛经进行治疗时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入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与电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在痛经程度评分方面,以P>0.05,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的痛经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有效率方面,以P>0.05,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原发性痛经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星状神经节 原发性痛经 电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 30例施行颅脑损伤手术后,经 CT检查确诊为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发病规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经 2次 CT扫描后,发现 30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中, 26例发生在幕上, 4例在幕下; 15例发生在硬膜外, 9例在脑内, 4例硬膜下, 2例在硬膜下及脑内。在手术过程中, 12例发生脑膨出, 7例硬膜外, 3例硬膜下, 2例硬膜下及脑内。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 1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8例痊愈, 5例中残, 3例重残, 2例死亡; 12例患者施行保守治疗, 7例痊愈, 3例中残, 1例重残, 1例死亡。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制与术前患者颅内压出现急剧变化、脑血管舒张及收缩机制出现障碍等因素有关,为确保患者的良好预后,医护人员应当对其进行及时的 CT检查,并密切观察各项临床表现。

  • 标签: 颅脑损伤术 迟发性颅内血肿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高位截瘫并发多发性压疮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选取我院接受高位截瘫手术治疗的患者1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为所有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总结判断所有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情绪指标以及压疮复发率。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效果相对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数据优势,组间对比结果显著,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通过护理服务压疮无复发。结论高位截瘫并发多发性压疮患者的护理服务重要性较高,需要从身心、预防、康复等多种层面上改进护理服务措施,尽可能降低和及时控制压疮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康复效益。

  • 标签: 高位截瘫手术 多发性压疮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有效急诊救治与护理措施。方法80例多发性骨折患者,采用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救治和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化急诊救治和护理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及院内急诊救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2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急救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好转15例,无效15例,急救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患者急救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急诊救治时间为(36.8±3.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52.9±4.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折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急诊救治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并缩短院内急诊救治时间。

  • 标签: 多发性骨折 急诊救治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病因所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作用 。 方法 从医院科室抽取原发性肝癌患者 324 例,分别调查统计其病因,并结合临床医生的意见记录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然后进行分别记录,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各个病因导致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同,各病因导致的原发性肝癌中主要临床表现都以肝区疼痛、肝肿大和肝区血管杂音居多,而饮酒过量导致的原发性肝癌中黄疸的比率也较高。 结果 对不同原因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研究,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中西药联合对比西药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综合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建库—2017年5月中西药联合治疗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3篇文献共3298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药联合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OR=3.57,95%CI(2.73,4.67),P=0.98];针对不同中医症型,亚组分析显示补肾组、补肾健脾组、补气补血组以及补肾活血组疗效均优于单独使用西药[OR=3.47,95%CI(2.60,4.63),P=0.97];中西药联合使用能提高中医症候疗效[OR=4.54,95%CI(2.95,6.99),P=1.00],显著降低症状积分[MD=-3.46,95%CI(-4.32,-2.60),P<0.0001];中西药联合使用组和西药组在孕8周[SMD=-0.65,95%CI(-0.10,1.40),P<0.00001]、孕10周[SMD=0.10,95%CI(-0.78,0.98),P<0.00001]血清β-HCG、IL-10[SMD=0.14,95%CI(-0.87,1.15),P<0.00001]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相比,中西药联用增加了治疗有效率,改善了再次妊娠时的流产症状;针对不同中医症型的患者,均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中西药联用在血清β-HCG以及血清IL-10因子方面没明显改善。

  • 标签: 复发性流产 META-分析 临床研究 中西药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 2012年 8月至 2014年 8月来本院急诊科救治的 84例多发性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74例得到顺利恢复, 8例因出现一定程度的脏器功能损害接受进一步治疗后恢复, 2例多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而死亡。 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纠正休克、抢救患者的关键。

  • 标签: 多发性骨折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2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61例)、观察组(6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饮食管理、用药管理、运动管理、心理管理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促进病情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人性化护理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患者 1 00例,将其按照诊断 方法的不同,随机 分为对照组( 5 0例,使用 3D-CAT 诊断 )和观察 组( 5 0例,使用 3D-DSA 诊断 ),对两组的诊断结果 进行收集和分析。同时对有呕吐、头痛患者进行内腰穿检测。阳性率为 98% , MRI 阳性率为 40% 。 结果:观察 组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内腰穿检测的结果显示,阳性率为 98%, MRI阳性率为 40%。 结 论:在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诊断时 ,使用 3D-DSA诊断有较高的诊断率;对于早期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还需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内腰穿检测。

  • 标签:
  • 作者: 郑世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人民医院郑世玲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其肿瘤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后阶段的细胞,目前,医学专家将其归类为B细胞淋巴瘤的类别,称为浆细胞性骨髓瘤或浆细胞瘤。其特征是骨髓浆细胞异常增殖,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过度的产生。极少数风险较高的多发性骨髓瘤不会产生M蛋白。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损伤、高钙血症、贫血、肾损伤。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受到抑制,很容易引起各种细菌感染。在国内发病率大约为10万分之三,男女比例为1.6比1,大多数患者年龄超过四十岁。在全球范围内,黑人的发病率是白人的两倍,我国该病患病率相对较低。骨髓瘤的病因目前还尚不清楚,在骨髓瘤患者的树突状细胞中发现了与卡波西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这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人白细胞介素-6可促进骨髓瘤生长,刺激骨吸收。这种特殊细胞的来源尚不明确,免疫球蛋白基因序列和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分析表明它是原发性中心细胞的恶性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在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过程中应用血脂康与常见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普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血脂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情况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过程中应用血脂康与常见他汀类降脂药物,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措施,值得推广。

  • 标签: 血脂康 他汀类降脂药物 原发性高脂血症 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对原发性直肠癌术前原发灶侵犯(T)分期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3月84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组织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术前MRI平扫及DCE-MRI对T分期诊断准确率差异,并分析组织学T分期与肿瘤区域DCE-MRI灌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MRI平扫对直肠癌T分期诊断总体准确率低于DCE-MRI(P<0.05)。不同组织学T分期肿瘤间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容积分数(V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trans、Kep、Ve水平均与组织学T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DCE-MRI能有效提高原发性直肠癌术前T分期准确率,肿瘤区域灌注参数与T分期的诊断关系密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直肠癌 肿瘤分期
  • 作者: 孙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孙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指起源和传导不局限于心室内的心动过速,发病率约0.25%川[1],是急诊科及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PSTV可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大部分由折返机制引起⋯。患者症状轻重取决于发作时心室率快速程度及持续时间及原发病的严重程度。该病在临床可通过心电图检查确诊,主要应用药物或射频消融进行治疗,但在急诊抢救过程中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因此选择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少的抗PSVT药物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对目前临床常用抗PSTV急救药物进行疗效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PSTV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缓解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接受的8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作为案例,采用随机分组模式,一组是甲组,另外一组是乙组,均43例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护理周期结束后对比数据结果,总结不同护理方式的作用。结果在术后乙组各个时间段的疼痛评分低于甲组。对比两组的各项指标,乙组的各项指标评分高,参数值在90分左右,甲组的各项评分在70分左右。结论对于多发性肋骨骨折疼痛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方式给予指导和安慰,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护理后的满意率也逐渐提升,可行性突出。

  • 标签: 心理护理 多发性肋骨骨折 疼痛 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