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近90%来源于医疗卫生机构,但目前,我国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并没有统一模式,各家医院多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制定监测工作方案,开展监测工作。通过从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优势、监测模式及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 简介:通过介绍乌普萨拉监测中心(UppsalaMonitoringCentre,UMC),UMC信号检测流程和方法,包括BCPNN信号检测原理、方法、信息系统实现、信号筛选和信号评估,结合我国信号检测工作现状探讨国内该领域工作模式,为我国不良反应监测有关人员理解和运用该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信号检测 工作模式 启示
  • 简介:自创刊以来,《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学术影响力日益扩大,影响因子逐步上升。根据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2011年的影响因子为0.866,在45种药学类核心期刊中名列第2位;综合评价总分41.4,在45种药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0位,在199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663位。

  • 标签: 影响因子 中国 杂志 监测 应用 药物
  • 简介: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优秀论文的刊发周期,维护其首发权,同时,更快捷地传播先进的新:技术、新成果,本刊特开通优秀论文发表绿色通道,优先刊登下列几类论文:

  • 标签: 论文发表 绿色通道 监测 应用 药物 中国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目前细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我院临床分离的细菌耐药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2年我院分离出细菌475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504株(占73.7%),革兰阳性菌l250株(占26.3%)。大肠埃希菌(1030株)、肺炎克雷伯菌(779株)、金黄色葡萄糖球菌(502株)、铜绿假单胞菌(444株)、鲍曼不动杆菌(426株)捡出细菌数居前5位,为我院临床常见细菌,总菌株数占检出细菌总数的66.9%;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临床常见发酵菌,亚胺培南仍是耐药率最低的药物;对非发酵菌则需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治疗药物;对葡萄球菌属耐药率最低的是万古霉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1.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87.9%。结论:细菌耐药性较2011年有所下降,但总的耐药形势仍然严峻,特别是非发酵菌的耐药率仍较高,临床选择药物治疗方案困难,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任重道远。

  • 标签: 细菌耐药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我的皮肤虽然不是很差,但是跟一些同事朋友比起来,稍微粗糙了一些,朋友说做光子美容很不错,可是我有些担心,不同的医院治疗费用差别都很大,请问光子美容安全吗?

  • 标签: 美容 光子 安全 治疗费用
  • 简介:目的:评估酶放大免疫分析法(Emit)监测患者全血中万古霉素浓度的质量,建立并改进本单位实验室条件下万古霉素药物浓度监测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标准质控为样本,进行预防性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研究.对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中随行质控样本的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做回顾性的质量控制研究,同时建立新的质控规则.结果:Emit法在本单位实验条件下,万古霉素低(L)、中(M)、高(H)三种浓度质控日内差、日间差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6%~2.1%,平均回收率在105.8%~114.3%,符合《中国药典》生物样品监测规定.随行质控L、M、H的RSD分别为0.7%、2.2%和2.5%,适合本单位的质控规则为12S/13S/32S/51s/7tr.结论:Emit法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准确度,是一种操作简便、可行的测定方法,但是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制订规范,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酶放大免疫分析法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监测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侵蚀性葡萄胎时,监测其血药浓度的必要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10例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的患者,肌注甲氨蝶呤0.4mg·kg^-1·d^-1,每天同一时间肌注,连续肌注5d,并于第一次肌注后的24,72,120h取2mL静脉血,测定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一个或多个周期的治疗后,9名患者治愈,1名患者由于疗效不佳,改用其他化疗方案。10例患者共30份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值均低于安全值;10例患者中,6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l例患者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结论:治疗侵蚀性葡萄胎时,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的意义不大,没有必要用四氢叶酸钙解毒;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很低时,仍然需要关注其所致的不良反应。

  • 标签: 甲氨蝶呤 侵蚀性葡萄胎 血药浓度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对狗皮膏的皮肤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取不同厂家样品10批分别进行家兔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和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同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给药后家兔血铅浓度的变化。结果10批样品中有7批出现皮肤刺激反应,除A厂家1批为中度刺激性,其余为轻度刺激性;10批样品均未见皮肤过敏反应;狗皮膏连续给药7d后,给药组的血铅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续给药14d后的血铅浓度与连续给药7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狗皮膏引起皮肤刺激反应的风险较大,且不同厂家间、厂内批次间存在差异;久贴狗皮膏可引起血铅升高,建议改善制剂以减轻不良反应。

  • 标签: 狗皮膏 安全性评价 皮肤刺激 皮肤过敏 血铅浓度
  •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质量。方法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陵区2009至2012年AEFI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至2012年广陵区共预防接种疫苗24种,累计接种732005N次,累计报告AEFI病例388例,AEFI报告发生率为53.7/10万。AEFI监测系统7项指标中,AEFI48h内报告率、48h内调查率和分类率均为100%,2009年有4项指标,即3d内调查表录入率、7d内调查报告上传率、调查表关键项目完整率和AEFI报告乡镇覆盖率未达标;2010年3d内调查表录入率和7d内调查报告上传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仍未达标;2011年以后,所有监测指标完成率均为100.O%。388例AEFI中,一般反应330例(85.0%),临床表现以发热、注射局部红肿和硬结为主;异常反应50例(12.9%),临床表现以过敏性皮疹居多(40例,80.0%),也可见血管性水肿(3例,6.0%)、卡介苗脓肿(2例,4.0%)、麻疹样皮疹(2例,4.0%)、过敏性紫癜(1例,2.0%)、热性惊厥(1例,2.0%)和腹泻(1例,2.0%);偶合症8例(2.1%)。AEFI报告发生率居前5位的疫苗为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7,507.9/10万)、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343.2/10万)、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166.7/10万)、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163.8/10万)和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147.1/10万);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居前5位的疫苗为MR(88.3/10万)、PCV-7(63.5/10万)、流感病毒裂解疫苗(17.0/10万)、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16.9/10万)和麻疹减毒活疫苗(13.7/10万)。结论扬州市广陵区2009至2012年AEFI监测系统运行质量逐年增高,完整性和敏感性较好。

  • 标签: 疫苗 接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简介:按摩是祖国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数千年宝贵经验的积累.凝聚众医家精典之所长与广大明医之聪明智慧.按摩虽看似简单,实际运用却不容易,如就扭挫伤而言,本就属损伤性疾病,倘此时施以暴力手法治疗,非但得不到满意疗效,相反更会加重损伤程度.再如骨折、脱位,若误诊为一般扭挫伤,并按其法施治,亦势必造成严重后果.笔者总结20余年临床安全按摩之经验,并例举数例说明,以供参考、借鉴.

  • 标签: 按摩 诊断 安全
  • 简介:天津市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是在天津药物研究院新药评价中心的基础上注册成立的独立法人研究机构。中心凝聚了刘昌孝院士领衔的92人科研团队,先后承担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的药代平台、GLP安评平台以及药效平台的建设任务,是目前我国开展新药非临床成药性综合评价的技术领先单位。

  • 标签: 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天津市 新药 天津药物研究院 研究机构 科研团队
  • 简介:一场H7N9禽流感疫情,让人们“闻鸡色变”。民众对待禽类制品的态度也愈加谨慎。如今,鸡肉到底还能不能吃、怎么吃更安全,这些问题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

  • 标签: 禽流感疫情 安全 吃鸡
  • 简介:计划生育实施以来,家庭对于产妇及新生儿的关注越来越多,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上家属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更多地关注自身利益.更多地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利益。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医护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医患关系也日趋紧张Ⅲ。产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高、变化快,因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应变能力均有较高要求。产房的安全管理工作一直得到我院产科密切关注。近年来,我院总结了产科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与对策,具体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产房 安全管理工作 自身利益 护理工作量 计划生育
  • 简介:目的:了解现阶段儿童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的关注度和认知水平,为开展儿童安全用药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取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306名患儿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儿家长的基本情况、对儿童安全用药态度、对儿童安全用药知识认知度。结果:302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的态度及认知度与文化程度相关,儿童家长的安全用药态度可以影响其用药知识的水平。结论: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儿童家长,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合理用药的宣教,扩展合理用药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儿童家长对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 标签: 安全用药 儿童 家长 问卷调查 合理用药
  • 简介:氟喹诺酮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第四代衍生产品,口服吸收良好,血药浓度高,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从而在临床应用上日益广泛。通过介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进展、不良反应以及安全监测现状,就合理安全用药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以期为氟喹诺酮在临床上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氟喹诺酮 抗菌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性
  • 简介:药品是把双刃剑,疗效与不良反应并存。药品除治疗作用外,也存在危害性,它能损害患者,造成残疾,甚至死亡,正所谓“是药三分毒”。一类药物的生命周期,自有其周而复始的客观规律,但临床滥用和过度应用也难脱其咎。半个世纪的痕迹,铭记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抗菌业绩和市场兴衰史,同时也带来数以亿例计的危害和不良反应,发人深省,再好的药品也经受不起“折腾”。因此,重温“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从药品上市和流通的全程(设计、研发、审批、生产、流通、应用和保管)进行反思和严格管理,提高警戒意识,随时防范,减少危害,无疑是对患者和公众有所裨益的好事。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安全性 药品上市 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 生命周期
  • 简介:由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促进与教育分会及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共同主办的2013抗肿瘤药物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北京论坛于2013年4月26至27日在北京举行。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药源性疾病 安全用药 北京论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论坛纪要
  • 简介:目的:通过文献荟萃分析,评价津力达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利用文献检索法检索相关文献,采用RevMan4.2进行Meta分析,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的FPG、2hPG、HbA1c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PG、2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未发现治疗组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津力达颗粒 2型糖尿病 疗效 安全性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