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软在上尿路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输尿管软治疗上尿路结石100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5例,肾单发结石38例,肾多发结石35例,肾、输尿管联合结石12例,双侧结石24例,输尿管上段双输尿管畸形并输尿管结石2例,多囊肾合并肾结石2例。结果100例中4例输尿管软鞘不能上行改微经皮肾碎石取石术(WPCNL)成功取尽结石,2例多囊肾合并结石输尿管软未找到结石之后改WPCNL但穿刺失败,2例术后1月来院拔管时发现输尿管中下段石街形成再次入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输尿管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96(25~185)min,术中、术后无活动性出血,无1例输血。结石取尽率92%。结论应用输尿管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安全简便、结石取尽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上尿路结石常用腔内治疗的有益补充,然而对手术技巧的掌握,配套设施的保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上尿路结石 钬激光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输尿管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组和输尿管组,每组63例。输尿管组患者给予全麻下输尿管碎石取石术治疗,腹腔组患者给予全麻下后腹腔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输尿管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腹腔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腹腔组,比较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均能显著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而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结直肠癌属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腹腔结直肠手术的发展,现腹腔广泛应用于结直肠手术中。然而利用腹腔根治结直肠癌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术中创伤小、出血量少、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目前根治结直肠癌的最常用方法,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保肛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此方法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这也就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目标。本文现将结直肠癌患者腹腔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结直肠癌 腹腔镜 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鼻息肉行鼻内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鼻息肉行内治疗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结果显示,对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30例患者,临床治愈率为93.3%,患者满意度较以往有所提高。结论对鼻息肉行鼻内治疗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临床应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鼻息肉 鼻内镜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比较7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组)和72例剖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剖腹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腹腔组除手术时间较剖腹组稍长外(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剖腹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减少和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羟考酮用于妇科腹腔手术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的病例选自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科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子宫次切术,肌瘤核除或卵巢瘤切除手术患者,所选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羟考酮组及芬太尼组两组,每组30例。羟考酮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5min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0.05mg/kg,芬太尼组给药剂量为1.5μg/kg。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停药手术结束前5min静脉注射0.05mg/kg的羟考酮不会增加妇科腹腔患者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而且对患者身体各个系统的恢复没有显著的影响。两组患者术后6h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结论1手术结束前5min静脉注射0.05mg/kg羟考酮或1.5μg/kg芬太尼对妇科腹腔手术有一定的镇痛作用。2羟考酮组与芬太尼组患者比较,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羟考酮组比芬太尼组明显缩短。3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生率地羟考酮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因此,羟考酮对妇科腹腔手术患者恢复期的应用要优于芬太尼。

  • 标签: 羟考酮 妇科腹腔镜手术 全麻 苏醒期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0月手术治疗的130例结肠癌患者病例资料。采用腹腔下结肠癌根治术6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6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近期疗效指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下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腹腔镜 结肠癌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质量是学科建设永恒的主题。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性[1],原国家卫生部于2012年下发了《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其中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第4.15.4条明确了血涂片复检要求。在既往的工作中,一般医院也是仅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或血小板特别高与低的情况时进行血涂片复审,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 复审规则 显微镜检查
  • 简介: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简称肾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外科手术是局限性(T1~T2N0M0)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对侧肾功能正常,临床分期T1a期(肿瘤≤4cm),肿瘤位于肾脏周边,单发的无症状肾癌患者。临床分期T1b期(肿瘤最大径4~7cm)也可选择实施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surgery,NSS)。而有学者研究认为,腹腔肾部分切除术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相当。本文通过对13例后腹腔肾部分切除术中患者应用V-LocTM缝线效显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后腹腔镜 应用 缝线 肾脏恶性肿瘤 保留肾单位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腹腔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逆行胆管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行LC联合内逆行胆管取石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联合内逆行胆管取石术对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胆囊结石 继发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术
  • 简介:目的对于细菌性感染性角膜病变恢复后期的患者,通过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观察其在改善角膜刺激症状和促进角膜修复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9眼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性角膜病变患者,通过积极抗感染处理后,采用临床对照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治疗用药;治疗组在按常规给予治疗用药的同时加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观察比较2组患者角膜刺激缓解症状和角膜愈合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缓解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P〈0.05),术后1周行角膜荧光素检查,治疗组溃疡创面愈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适当的时机合理使用治疗性角膜接触可减轻细菌感染性角膜疾病患者的痛苦,能有效的促进角膜的修复,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方便等优点。

  • 标签: 角膜接触镜 软性 亲水性 感染性角膜病变 细菌性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