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40岁,有重体力劳动史,以"左上肢肿痛4天"于2009年4月16日入院。患者于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肿痛,疼痛为胀痛,与体位无关,因疼痛致上肢不能活动。无昏迷、惊厥、抽搐;无持续性高热、寒战、口干;有盗汗,无低热、午后潮热;无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无窦道、流脓;无任何部位骨折。出现上述症状后,在当地医疗单位予口服阿莫西林胶囊、云南白药,外用红花油,无明显好转,遂来我院。

  • 标签: 左上肢 静脉血栓 阿莫西林胶囊 2009年 持续性高热 午后潮热
  • 简介:动脉高压(PAH)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引起的以血管阻力持续增加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潜在原因还不明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损伤是引起肺动脉收缩和特征性病理改变的首要因素,在PAH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内皮功能或恢复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之间的平衡,恢复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延缓或逆转血管的增殖重塑过程,已成为治疗PAH的重要目标之一。

  • 标签: 肺血管内皮损伤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箐绿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5月切除术患者20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膨胀萎陷界定间平面,观察组采用吲哚箐绿界定间平面,两组术后7d评估患者效果,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及置管时间无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间平面出现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哚箐绿用于切除术患者中,能减轻患者手术创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吲哚箐绿 肺段切除术 改良膨胀萎陷 段间平面 手术创伤 术后并发症
  • 简介:口臭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症状,主要是指人们口腔内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令人不快的、难闻的泥腥味或腐臭味。口臭患者常常因此深感痛苦与困惑,羞于与他人面对面交谈,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 标签: 刷牙 舌背 常见症状 心理包袱 口腔内 口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麻醉对患者内分流和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行胸部手术的OLV患者92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无较大差异(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T1、T4时刻MAP、HR指标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研究组T2时刻MAP及HR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T3时刻MAP水平高于参照组,且HR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双通气时、单通气50min时刻两组患者PaO2、SpO2、QS/QT指标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单通气30min时,研究组PaO2、SpO2水平低于参照组、QS/QT指标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70%,低于参照组的26.09%,差异明显(P<0.05)。结论:复合麻醉在OLV患者中更具应用价值,可改善患者术中氧合并提升内分流水平,且利于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更具安全性。

  • 标签: 复合麻醉 全身麻醉 肺内分流 动脉氧合 单肺通气 并发症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病例:患者,女,62岁。因"低热,牙龈肿痛"于2012年7月11日到医院就诊,医师处方:点丸36丸(山西双人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20402)每日3次,每次2粒。无其他合并用药。2周后,因"全身瘙痒1周"到医院就诊。查血压、呼吸、心率、心电图,血常规正常。生化检查示:钠离子148nmol.L-1(参考范围135~145),

  • 标签: 点舌丸 肝功能异常 医院就诊 牙龈肿痛 医师处方 合并用药
  • 简介:白花蛇草是清热解毒的良药,治疗肿瘤也有一定疗效。自2002年7~8月新货上市以来,由于市上的货量增多,广西市场的销势迟缓,价格从每公斤7.5~8.5元跌至每公斤5.5~6元,此价一直持续至年底。进入2003年1月份以后随着销季的到来,走势才开始有起色,价格也渐上行,1月份升至每公斤6~6.5元,2月续升至每公斤6.5~6.8元,目前已升至每公斤7~7.5元,而且仍有上升的趋势。

  • 标签: 白花蛇舌草 价格 市场 中药材
  • 简介:目的对比心电图ST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心电图检测.对比心电图ST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结果本组患者中,冠心病患者101例,正常患者56例;根据心电图检测,ST下移患者91例,不符合ST下移标准的患者66例,其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冠心病患者(观察组)ST下移78例,其他患者(对照组)1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T下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下移标准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60.7%,特异度为67.5%,阳性预测值52.6%,阴性预测值74.2%,假阳性率32.5%,假阴性率39.3%,且单支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与双支、多支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下移形态学在诊断单支病变的敏感度较双支、多支病变高,但从整体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 标签: 心电描记术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目的探究胸腔镜下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比较。方法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胸腔镜下切除术,对照组使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功能情况以及治疗之后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用力呼气量以及用力肺活量的变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不大,P>0.05,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下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针对肺癌治疗都有疗效,但切除术的治疗优于肺叶切除术,并可以降低手术的患者的伤害,可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伏灸结合八锦对社区人群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37例社区健康居民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三伏灸结合八锦干预)和对照观察组(仅健康宣教),连续干预2月。比较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的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结果:治疗干预后,对照观察组的功能指标基本无变化(P>0.05),而试验组的FEV1、FVC、FEV1/FVC%均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伏灸结合八锦练习能改善社区人群的功能,表明该中医疗法对于社区人群有积极预防作用和价值,疫情期间对减轻医疗压力有意义。

  • 标签: 三伏灸 八段锦功法 社区人群 肺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今年84岁,多年来一直口干燥,夜里重.医生说我是阴虚火旺,可吃中药无效,西医也没有办法.而我自己不论是什么中药西药,只要听说对口干有效的都买来吃.最近1年夜里小便多,晚上要醒上5、6次去厕所,做CT说是左肾结石,经常腰疼得厉害.我感觉自己像2个人,上面口干燥得要命,下面夜尿又很多.

  • 标签: 口干舌燥 夜尿多 吃药 阴虚火旺 左肾结石 中药
  • 简介: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梅花点丸中血竭素的含量,λs=475nm,λR=600nm,在0.21~1.0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供试品的同板和异板精密度试验,RSD值分别为1.39%和4.47%(n=5).结果准确,加样回收率为98.5%,RSD为1.20%(n=6).

  • 标签: 梅花点舌丸 血竭素 薄层扫描法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阿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功能和右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将宝鸡市中心医院自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伐他汀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患者功能、右心室重塑功能及炎症因子相关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为79.2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VC和FEV_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TRV_(max))、右室射血分数(RVEF)均升高,舒张末期右心室内径(RVAD)降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指标LVID、LVPW、TRV_(max)、RVEF高于对照组,RVAD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RP、ET、IL-6水平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伐他汀有效改善COPD联合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功能及右心室重塑的影响,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血清炎症因子 右心室重塑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平调气血、痰瘀同治法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120例。方法:将 120例中医辨证为气血亏虚、痰瘀互结证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按单盲、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 60例,对照组予吸氧、抗凝、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平调气血、痰瘀同治法治疗, 30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0.05),结论:西医配合平调气血、痰瘀同治法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疗效确切。

  • 标签: 慢性肺血栓栓塞症 肺动脉高压 平调气血 痰瘀同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1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8)与对照组(n=58)。给予对照组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阿奇霉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6min步行距离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吸容积、收缩压、舒张压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吸容积、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阿奇霉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阿奇霉素 辛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