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三级诊护理对门诊预检准确率及诊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与研究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诊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三级诊护理,比较两组分诊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门诊预检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漏诊率、误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检迎接、诊环境、诊流程、诊巡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诊护理可有效提高门诊预检准确率,提高分诊质量,减少漏诊、误诊发生,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门诊 三级分诊护理 门诊预检准确率 分诊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联合使用高频通气(HFV)和抗生素阶梯疗法(DEAT)对患有重症肺炎的患儿肺泡-动脉氧分压(A-aDO2)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12至2018.12间82例患有重症肺炎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联合使用常频通气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HFV和DEAT,观察两组治疗前后A-aDO2的差异。结果观察组PaO2和SaO2的上升程度和PaCO2和A-aDO2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中联合使用HFV和DEAT可以有效的降低A-aDO2数值,缓解患儿的呼吸情况,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高频通气 抗生素阶梯疗法 重症肺炎 肺泡-动脉分压差
  • 简介:目的探讨一键式诊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的效果以及影响。方法选取近一年急诊突发事件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的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试验组10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诊,试验组实行一键式诊,对两组患者就医平均候诊时间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平均候诊时间为20.3钟、满意度为68%,试验组平均候诊时间为8钟、满意度为92%,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一键式诊,最大限度利用了医疗资源,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保障了医疗安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一键式分诊 突发事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型及修复方式的选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 2011年 4月 -2013年 4月收治的腋部烧伤患者 3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的类型,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 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说明,腋部烧伤后疤痕挛缩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单纯腋前或腋后皱裂疤痕挛缩、腋前后皱裂疤痕挛缩,但腋窝顶部不受累、腋窝完全闭锁、腋窝处附近疤痕挛缩。依据患者腋部烧伤疤痕的类型实行不同的手术方法,所有患者手术效果均满意。 结论:依据患疤痕挛缩类型实施相应的修复方式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正确判断患者的挛缩类型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腋部烧伤 疤痕挛缩 修复方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AO型 B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疗效分析。 方法 选取 2012年 9月 -2014年 2月本科收治的 49例桡骨远端骨折,全部均为闭合性骨折,经复位后,用 X射线评估两组复位评分,以 Garland and Werley评分方法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 小夹板组复位优良率 60%,内固定组复位优良率 58.1%,两组优良率比较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夹板组腕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 56%;内固定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 54.1%,两组优良率比较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特定的桡骨远端骨折( AO型 B型)在治疗上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切开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文选取的大学生进行分析,研究他们的睡眠质量状况和中医体质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对学生的睡眠质量进行研究时主要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他们的中医体质进行判断时主要通过《中医体质量表》,然后选取某高校大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从大一到大五共选取了 1100名学生,统计分析这些大学生 PSQI七项因子以及总分和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结果: PSQI总分高于三的大学生占到了全部大学生的 63.78%,有将近 69.24%的学生在中医体质上属于偏颇体质;在这些人群里,气虚质、阳虚质和痰湿质三种体质类型占比最高。通过对这些中医体质类型进行分析,发现平和质与气虚质、阳虚质跟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在相关性上分别呈现负相关和正相关。结论: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受到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体质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睡眠质量 中医体质 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型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42例符合研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型检测,观察不同年龄段人群和不同宫颈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感染情况不同,越年轻感染情况越严重;且在进行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的患者中,不同分型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不同宫颈病变中感染情况相比较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进行型检测,于临床上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行筛查诊断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分型检测 宫颈癌 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