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独活寄生汤加减与物理疗法联用治疗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间因腰腿痛来门诊就诊的患者13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针灸、按摩和牵引等物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独活寄生汤治疗,治疗3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腰痛、腿痛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腰痛总有效率为97.01%,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6.12%(P〈0.05);腿痛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01%,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4.63%(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与物理疗法联用治疗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物理疗法的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症状。

  • 标签: 独活寄生汤加减 基础治疗 腰腿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妊娠临床特征并评价其诊治疗效,为临床诊治瘢痕妊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至2015年期间本院收治的106例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特点、诊断及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分为A()、B、C3组。其中,A(单纯药物治疗,n=31)、B(清宫术组,n=42)、C(子宫动脉栓塞术,n=33)。所有患者经盆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瘢痕妊娠。结果106例瘢痕妊娠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A组药物保守治疗31例(成功10例,32.25%),B组术后血β-hCG值下降,且一周内下降在50%左右,C组术后血β-hCG一周内下降均在70%以上。B组术中出血量、成功率均低于C组,手术时间、输血例数、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均高于C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妊娠的治疗方式呈现多样化,在早期确诊及时治疗的同时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是保证其治愈率的基础。手术治疗的方式中,甲氨蝶呤药物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出血较少且疗效明显,可作为手术治疗的重要参考方式之一。

  • 标签: 瘢痕妊娠 临床特征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通过处方点评,分析存在或潜在的用药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结果医院处方点评存在的问题:处方点评方法过于简单;药师审核处方存在局限性;不合理处方判定标准模糊;处方点评制度不够完善。结论处方点评应从工作流程各环节全面入手,加大药师对处方干预的力度,改变将处方审核置于处方流程末端的做法,完善计算机系统和处方点评制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处方点评 现存问题 整改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新技术在医学疾病治疗中的需求日益显著,不断开展并推广医疗新技术是提升医疗水平、发展医学事业的重要推动力1。医疗新技术的开展不仅为医疗机构以及临床医疗人员提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医疗创新实践的标配,是患者疾病治疗的维护性举措2。本文主要阐述医疗新技术的相关准入及问题分析,旨在完善临床新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提升相关新技术的临床推广应用可行性。

  • 标签: 药学新技术 技术准入 追踪管理 制约问题分析
  • 简介: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是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分类方式的角度及宏观层面可以看到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的实施情况。从构建理念、育人主体、管理机构、合作范围与层次等方面比较,可厘清其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该模式在我国的推广实施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育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并探讨相关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心内科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现存或潜存的护理安全问题,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探讨护理安全相关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为85.00%,且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内科的护理安全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有助于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医疗设备和医疗方法都在革新,电子病案管理随着医疗方式的更新和患者种类的不同而变得越来越多。现阶段,电子病历和纸质病案还处于一种并行的阶段。本文主要通过对医院电子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根据相应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例如初级阶段电子病案的任意删改、电子病案归档程序混乱、归档的电子病案缺乏审查制度、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根据以上不同问题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从而进一步促进医院电子病案的科学化管理,提高医院电子病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医院管理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ICD-10国际疾病分类中,因产科情况的复杂性导致了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编码相对难度较大、也较易出现编码错误。为了提高编码准确性,对产科涉及医学知识进行了简述,并就产科编码在日常工作中出现频率较高且较易出现问题的几类疾病,进行了相对详细的阐述,以期帮助编码员了解产科编码特点,较快找到所需资料,最终提高编码准确性。

  • 标签: ICD-10 十五章编码 常见问题
  • 简介:通过文献检索,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以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现状,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不合理用药问题,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结果发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累及系统/器官分布广泛,主要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胃肠系统损害等;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中药注射剂的药品质量和自身成分复杂等因素,但临床不合理用药也是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关注其使用的安全性问题,特别要重视其合理使用,包括用药指征、用法用量、溶媒选择、滴注速度、联合用药等,并加强用药监护,以避免或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疗单位特殊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8年5月至2014年9月特殊药品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选取同期的晚期癌症患者以及病情危重患者共100例(研究组),以及本院非晚期癌症患者以及病情危重患者共100例(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特殊药品应用情况比较,研究组的应用率较对照组高(95.0%vs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基层医院应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并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 标签: 基层医疗单位 特殊药品管理 问题 解决方案
  • 简介:药物临床试验(clinialdrugtrials)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了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可靠并保护受试者的权益,药物临床试验必须严格执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clinicalpractice,GCP)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标签: 药物临床试验 研究者 试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疗单位特殊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8年5月至2014年9月特殊药品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选取同期的晚期癌症患者以及病情危重患者共100例(研究组),以及本院非晚期癌症患者以及病情危重患者共100例(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特殊药品应用情况比较,研究组的应用率较对照组高(95.0%vs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基层医院应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并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 标签: 基层医疗单位 特殊药品管理 问题 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