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是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分类方式的角度及宏观层面可以看到我国高校协同育人的实施情况。从构建理念、育人主体、管理机构、合作范围与层次等方面比较,可厘清其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该模式在我国的推广实施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育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手卫生时机及执行方法的.方法采取手卫生知识培训、缓冲间洗手规定、接触消毒物品A0值≧3000与A0值≧600之间手卫生消毒液使用等措施。根据工作环节,将本科室手卫生时机分为进出各区域时、接触灭菌包之前、接触消毒物品A0值≧600与消毒物品A0值≧3000之间、接触棉布敷料后、回收与发放之间进行干预。将干预前后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状况进行百分比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9个岗位人员洗手率明显提高。避免消毒供应中心的各区之间、各类物品之间的交叉污染,巩固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物品分类的认识,保证了消毒供应的物品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手卫生时机 执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蒸汽灭菌后产生湿包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的2987锅次,132615个灭菌包进行观察,分析湿包原因。结果共计251例湿包,湿包率为0.18%,原因有潮湿、包装不良、蒸汽质量、装载不规范、灭菌器故障、冷却处理不规范等。结论湿包现象降低了消毒的效率和安全性,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应该规范操作,加强人员的培训,避免湿包现象。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蒸汽灭菌 湿包 原因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早孕药物流产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早孕药物流产的5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患者的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早孕药物流产监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520例孕妇药流前超声检查结果显示23例不适合药流(4.42%),10例异位妊娠,3例带环受孕,1例葡萄胎,且孕囊直径在30mm以上者6例,3例宫内未见孕囊(其中1例生化妊娠,2例自然流产)。同时还发现,初产妇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经产妇,差异显著(P<0.05),孕囊直径在10mm以下者完全流产率相对较高。不完全流产患者胚胎残留物超声检查存在特征性,并且与清宫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率为97.05%。结论药流前充分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能够有效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阴道超声检查能够监测药流的全过程,且能够准确诊断宫腔内胚胎组织的残留情况,为临床操作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早孕 药物流产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目的研究黑木耳多糖(AAP)和红松多酚(PKP)协同对60Coγ辐射致小鼠免疫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除对照组外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总吸收剂量为4.0Gy,吸收剂量率为1.0Gy/min.辐射24h后分别设AAP组,PKP组,AP(AAP与PKP协同)组及灵芝多糖(GLP)组,分别ig75.0、25.0、37.5+12.5、75.0mg/kg(以多糖或多酚水平计)相应药物,同时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ig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喂养30d后空腹24h处死,测定小鼠的胸腺、肝脏、脾脏、心脏、肾脏和脑的器官指数;瑞士—吉姆萨染液染色测定正常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碳廓清实验检测吞噬指数(α);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结果辐射后给药PKP、AAP、AP、TP和GLP都会一定程度升高小鼠肝脏、脾脏、心脏和胸腺的器官指数,增加正常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升高α和SI,其中AP组对辐射后修复效果较好.结论比较AAP、PKP、TP及GLP,AP显著的结合了AAP和PKP的优点,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对辐射后小鼠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修复.

  • 标签: 黑木耳多糖 松多酚 协同 免疫损伤 修复作用
  • 简介:目的:合成含有二硫代甲酸酯侧的新型三氮唑化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合成了9个新目标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H-NMR、MS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测试其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所有化合物对所选真菌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菌活性,部分化合物对光滑假丝酵母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对照药氟康唑。结论:引入二硫代甲酸酯侧的目标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

  • 标签: 三唑类衍生物 化学合成 抗真菌活性
  • 简介: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高压均质技术,设计提取茯苓多糖工艺.方法:以茯苓多糖收率为指标,选取茯苓粉碎粒度、高压均质压力、均质次数、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考察,进行B-B实验设计,优化得到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结果与结论:优化提取工艺为:粒度120目,料液比1:9,压力值94MPa,均质次数2次,多糖收率与预测值接近,且比传统水提醇沉工艺高出8.909%,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高压均质技术 响应面法 茯苓多糖 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头颈部联合动脉成像时的CTA参数优化螺距、阈值的调整对于头颈血管显影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行头颈部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icangiography,CTA)扫描,均由主动脉弓升部触发。其中A组螺距1.2,阀值120HU,;B组螺距0.7,阀值60HU。对比两组的动脉成像质量。结果A组的颈总动脉起始段与椎动脉起始段的动脉成像质量均明显优于B组(P<0.01),但对于颈总动脉分叉段而言,两组成像质量无显著差异(Z=-0.751,P>0.375),A组的大脑中动脉主干成像质量优于B组(P?)。两组患者在双侧颈动脉分叉段与双侧椎动脉中段的对比剂密度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双源CT头颈部CTA扫描时,采用螺距1.2,阀值120HU参数优化,可获得更优质的成像质量。

  • 标签: 双源CT 头颈部CTA 血管病变 扫描参数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优化健康体检服务流程来提高健康体检的质量、效率和效益。方法体检中心自行设计健康体检套餐和服务流程,并优化工作程序管理方法。结果通过优化体检流程,体检时间缩短、体检质量提高、体检者满意度达到99%,工作人员幸福感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优化体检流程活动中,开展QC小组活动有助于提高科室工作人员幸福感,缩短体检时间及体检质量,并提高体检者的满意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管理办法。

  • 标签: QC小组 体检管理 优化体检流程
  • 简介:目的探讨育龄狼疮性肾炎患者维持期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评估疾病控制情况,权衡各种药物治疗方案对控制狼疮性肾炎疾病及对妊娠的影响,制订维持期治疗方案。结果各种维持期治疗方案在疗效、费用及生殖毒性方面均有差异。结论制订育龄妇女狼疮治疗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药物疗效及对生殖的影响。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妊娠 免疫抑制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2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n=10)和观察组(n=1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流程,;观察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这两组的急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出急诊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共有9例患者满意,护理满意率为90.0%,对照组仅有6例满意,护理满意率为60.0%,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抢救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有着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应用价值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多功能流化床制粒机以一步制粒法制备芩梅颗粒。以流化床制粒机的风机转速、进风温度与蠕动泵的进料速度为考察因素,以颗粒成品合格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参数。结果:最优制备工艺参数为风机转速1700r/min,进风温度65℃,进料速度按照4→6→8Hz进行。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可以用于芩梅颗粒一步制粒工艺参数的优化,制备的颗粒质量达标。

  • 标签: 芩梅颗粒 BOX-BEHNKEN设计 效应面法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护理人员应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护理人员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有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柔性管理 急诊护理 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策略优化管理模式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感染和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策略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及疼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病原微生物及病毒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常见幽门螺杆菌、肺炎衣原体、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发生率分别为16.7%、10%、6.7%、11.3%,总体感染发生率为46.7%,对照组幽门螺杆菌、肺炎衣原体、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发生率分别为26.7%、16.7%、10%、10%,总体感染发生率为6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死亡率明显下降,观察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8例,死亡率分别为10%、2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疼痛护理满意度上升,分别为93.3%、8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采用策略优化管理,能有效预防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病原微生物及病毒感染,改善疼痛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策略优化,老年性脑血管病,感染,疼痛护理
  • 简介:1例60岁老年男性患者,行脑室穿刺外引流及颅内压监测传感器植入术,术后颅内感染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笔者对该例颅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运用药代动力学(PK)与药效学(PD)理论,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间隔等方面优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实施全程药学监护,以期为临床药师如何针对特殊感染人群进行药学监护提供新思路。

  • 标签: PK/PD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