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门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等数据库,收集门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给予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对所纳入的文献采用Jadad评分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Manager5软件进行Meta分析。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等结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文献15篇,其中试验组774例病例,对照组758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MD=0.58,95%CI(0.26,0.89),P〈0.01];试验组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MD=0.86,95%CI(0.46,1.26),P〈0.01];试验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MD=0.72,95%CI(0.38,1.06),P〈0.01]。结论:门胰岛素较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降血糖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妊娠糖尿病的药物。

  • 标签: 门冬胰岛素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门胰岛素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门胰岛素+中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中效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胰岛素的有效性、分娩结局和母婴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d,观察组早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餐前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分娩结局、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效果确切,安全性好。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 简介:我是一位老哮喘患者,患哮喘有15年了。每到冬天,就会被哮喘折腾得烦不胜烦。后来,在一位朋友介绍下,到一家中医诊所贴“三伏贴”。具体做法:白芥子、延胡索各50克,甘遂、细辛各25克。将4味药研末,姜汁调糊,贴于双侧肺俞、心俞、隔俞穴,一般贴4~6小时,每隔10天贴1次,即每伏1次,共3次。坚持两个“三伏”天,感觉明显好多了,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 标签: 三伏 冬病夏治 哮喘患者 中医诊所 发作次数 白芥子
  • 简介:目的探讨育龄狼疮性肾炎患者维持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评估疾病控制情况,权衡各种药物治疗方案对控制狼疮性肾炎疾病及对妊娠的影响,制订维持治疗方案。结果各种维持治疗方案在疗效、费用及生殖毒性方面均有差异。结论制订育龄妇女狼疮治疗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药物疗效及对生殖的影响。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妊娠 免疫抑制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评估培门酶(Peg-asp)与左旋门酰胺酶(L-asp)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合理应用这两种制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间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患儿,分别采用包含L-asp(L-asp组)及Peg-asp联合化疗方案(Peg-asp组)进行诱导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ALL患儿共427例,其中L-asp组233例、Peg-asp组194例。2组患儿第15天及第33天完全缓解率(M1)及部分缓解率(M2)等骨髓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p组的过敏反应、谷丙转氨酶升高、纤维蛋白原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抗凝血酶Ⅲ降低的发生率高于Peg-a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的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p与Peg-asp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相当,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类似,但Peg-asp的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凝血异常等发生率较L-asp更低。

  • 标签: 左旋门冬酰胺酶 培门冬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97年2月~1998年5月,我们选用门氨酸钾镁治疗室性早搏36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6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22例,女14例,年龄21~70岁,平均45.5岁。其中,无器质性心脏病者12例,病毒性心肌炎10例,高血压心脏病9例,冠心病5例,器质性心脏病者心功能均为Ⅰ~Ⅱ级(NYHA分

  • 标签: 门冬氨酸钾镁 室性早搏 临床观察 无器质性心脏病 病毒性心 冠心病
  • 简介:目的观察自制制剂复方草口服液治疗慢乙肝疗效。方法符合慢乙肝肝硬变标准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加用复方草口服液,比较观察项目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C3、肝纤指标和HBVM等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萆口服液具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复方冬草口服液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1例52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先后用门胰岛素和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3个月后,改为门胰岛素30皮下注射(剂量不详)。约1个月后,患者的注射部位出现皮疹伴瘙痒,持续2—3h后消退。约2个月后,患者的前臂和腹部注射部位出现局限性脂肪萎缩区,直径1—4cm,停用门胰岛素30,改为口服那格列奈60mg,2次/d。1年后,患者的脂肪萎缩区基本消失。

  • 标签: 门冬胰岛素30 局限性脂肪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性护理优化产妇分娩结局、满意程度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9月起至2021年9月间收治的98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98例患者随机打乱分成优化组和常规组,每组49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对优化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结果:优化组的分娩结局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优化组的护理满意度(95.91%)较之于常规组(79.59%)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手段应用于妊高症患者的治疗中,能够使得患者血压水平得到控制,同时促进分娩结局良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综合性护理 分娩结局 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孕妇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门胰岛素治疗对妊娠结局及安全性影响研究。方法:抽取本院中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接收的3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为实验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有15例孕妇。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采用门胰岛素进行注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门胰岛素的基础上,应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和住院分娩前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母婴结局。结果:住院分娩前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 胰岛素治疗 妊娠结局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在接诊到心电图检查、接诊到导管室、接诊至用药、接诊至介入手术开始以及接诊至患者收入住院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死亡率则相应较低。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抢救至关重要,它不仅有效缩短了抢救时间,还显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并降低了死亡率。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推进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工作。

  • 标签: 超急性期心肌梗塞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 抢救时间 抢救成功率 死亡率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指出,全球低收入国家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42%,中等收入国家为5.57%,高收入国家为4.72%[1].美国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2],我国该数据约为5.6%[1].因妇女在妊娠期会产生生理、心理改变并且围产期全程会经历数次季节交替,同时许多慢性疾病如癫痫、高血压及糖尿病不能中断治疗,备孕及妊娠难免需要使用到药物.美国每年600万妊娠妇女中约60%会在妊娠及哺乳服用3~5种药物[3],约64%的孕妇至少服用1种处方药物[4].药物进入体内后会同时作用于通过胎盘联系的母亲和胎儿,对母体起到治疗作用的同时,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影响胎儿发育甚至造成胎儿畸形及流产.

  • 标签: 妊娠期 哺乳期 用药安全 新生儿出生缺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处方药物
  • 简介:人们虽早就知道“是药三分毒”,但对药物应用具有双重性,一是药物效应(即有效性),另一是药物不良反应与毒副作用(即安全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妊娠和哺乳妇女使用药物后,该药物对胎儿及哺乳婴儿影响的认识更是模糊。

  • 标签: 妊娠期 哺乳期妇女 安全用药 药物应用 对药 药物效应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的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成人全麻手术6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手术结束后瑞芬太尼组将瑞芬太尼的用量减至维持量的1/10,对照组则停止使用。结果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区别,与对照组相比,瑞芬太尼在苏醒的咳嗽发生率和不自主运动发生率均降低。结论在苏醒使用小剂量的瑞芬太尼不会延长患者苏醒时间并能减少拔管时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瑞芬太尼 全麻 拔管 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