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本院对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通常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方法2011年7月-2012年6月本院选取了60例患有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患者,并且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观察组有30例患者,患者在通过手术后的医护人员通常要给予特殊的护理方法,例如:对患者的心理、体位以及在术后引流等方面,都将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30例患者为对照组,医护人员要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即本院通过对两组患者痊愈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科学的比较,从而来评价两种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得到显著的疗效,对此要对甲状腺良性肿瘤进行切除手术后,在护理要点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以及仔细的分析。结果本院的两组患者平均住院的天数进行比较,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为6.5d,而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8.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对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在术后会给予特殊的护理,如加强对患者心理、引流、呕吐等方面的护理,使患者在痊愈的时间上,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此同时,也对患者并发症的降低也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甲状腺 良性肿瘤 术后 护理分析
  • 简介:背景一九六九年莱斯·莱克斯尔在治疗一例前庭神经鞘瘤的病例时首开颅底损伤趋实体放射外科疗法(SRS)之先河。八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SRS在颅内良性瘤治疗方面的价值日趋显现。高清晰度核磁共振的开发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不规则颅底肿瘤的治疗取得了显着的进步。SRS的长期疗效证实了这项技术的优势。

  • 标签: 颅内良性肿瘤 手术治疗 放射 前庭神经鞘瘤 颅底肿瘤 计算机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的好处。方法对124例卵巢良性肿瘤病人在电视腹腔镜下行囊肿剥除20例,附件切除术4例,结果发生肿瘤破裂13例,平均手术时间7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ml,无术后出血,脏器损伤及化学性腹膜炎,3天即可出院。结论卵巢良性肿瘤在电视腹腔镜手术下的好处是开腹手术不能及的。

  • 标签: 卵巢良性肿瘤 电视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服务用于乳腺良性肿瘤病人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于我院乳外科收治的7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目标,以随机数字抽签法分组,分为整体组与传统组,各36例。整体组运动整体护理服务,传统组运行常规护理服务。比较组间护理前与护理后SAS、SDS评分 。结果:护理前,整体组与传统组SAS、SDS评分经对比,(P>0.05)视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整体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在整体护理服务下有效带动患者负面情绪的减少,建议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整体护理服务 乳腺良性肿瘤
  • 简介: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改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命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使用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HAMA和HAMD)评价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另外对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而研究组的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乳腺 良性肿瘤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分析甲状腺良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手术,对手术临床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收治时间: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开始/结束),研究观察对象:7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分组方式:随机信封法。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改良组(35例采用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有效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 改良组手术时间(VS)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前者更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VS)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前者更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住院时间(VS)对照组住院时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VS)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前者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治疗有效率(VS)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前者更高,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针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可以采用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以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下手术 甲状腺良性肿瘤 术后引流量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目的比较经改进的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40例,对2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后副损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腹腔镜组各项指标优于开腹组。术后随访2年,无卵巢早衰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腹腔镜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经改进后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 标签: 卵巢肿瘤 腹腔镜术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取微创旋切术和开放性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于我院接受不同手术方案治疗的患者各随机抽取34例,分别为对照组(34例,开放性手术)和观察组(34例,微创旋切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满意度24(70.59%),满意度33(97.06%)。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乳房畸形2例(5.88%),皮肤瘙痒3例(8.82%),局部感染2例(5.88%),合计7例(20.59%)。观察组皮肤瘙痒1例(2.94%),未见乳房畸形、局部感染0例(0%),合计1例(2.94%)。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给予微创旋切术治疗可达到同等治疗疗效,且术后并发症更少,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开放性手术 微创旋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胃良性肿瘤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2月-2022年9月本科接诊胃良性肿瘤病人(n=7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6人,前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期间用临床护理路径,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住院时间,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更短(P<0.05)。关于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2.78%,和对照组数据16.67%相比更低(P<0.05)。结论:胃良性肿瘤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用临床护理路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胃良性肿瘤 住院时间 临床护理路径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胃良性肿瘤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2月-2022年9月本科接诊胃良性肿瘤病人(n=7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6人,前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期间用临床护理路径,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住院时间,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更短(P<0.05)。关于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2.78%,和对照组数据16.67%相比更低(P<0.05)。结论:胃良性肿瘤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用临床护理路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胃良性肿瘤 住院时间 临床护理路径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对跌倒的预防作用。方法:介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区间内,设置本院为研究地点,共择取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共计50例参与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予以分组方法,共计两组,分为对照组(共计2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以及观察组(共计25例,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就两组的跌倒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作为本研究评比内容。结果:经过推行护理工作后,得出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处于更低的水平,观察组的护理满意人数更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化存在(P

  • 标签: 卵巢良性肿瘤 循证护理 术后下床活动 跌倒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对疗效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0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主体,对照组行传统肿物切除术治疗,实验组行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影响应激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应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对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与应激指标均有良好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极佳。关键词超声引导;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乳腺良性肿瘤;应激指标据统计,乳腺良性肿瘤(breastbenigntumor)主要发生在青年妇女人群。大多数乳腺良性肿瘤的肿物初期较小、生长较快,成圆形或卵圆形无痛肿物。虽然乳腺良性肿瘤对患者的危害没有恶性肿瘤严重,但对患者的影响还是极严重的1。借此,本文将选取本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2例进行临床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在该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对应激指标的影响。报道如下所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时间控制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按照《乳腺良性肿瘤诊断标准》中的相关规定筛选出10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按整群随机化原则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男41例,女20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47岁,平均(30.5±2.0)岁;实验组男42例,女19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46岁,平均(30.0±3.0)岁;两组患者各项常规资料如年龄、性别、病型等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强。1.2方法两组患者在实施各自手术治疗前均进行超声检查,了解乳腺良性肿瘤的大小、部位、形状与数量等。1.2.1对照组行传统肿物切除术治疗。1.2.2实验组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治疗。在上述基本资料准备妥当后,在超声引导下实施局部麻醉,将1ml1%的肾上腺素和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入患者肿物周围组织及腺体。选准穿刺点后将其切开,切口大小为5mm,在超声引导下将旋切刀插入肿块处,慢慢吸取旋切刀,最终割离中午并取出,最后确定中午完全取出并消毒缝合,包扎。1.3观察指标临床疗效与应激指标(血清IL-1、IL-8、TNF-ɑ)。1.4统计学方法所有临床数据均以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x2检验,表示方式以(%)为主;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方式以(±s)为主,P<0.05表示有统计学价值。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为57例,占比为93.44%;对照组总有效为51例,占比为83.6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更优,差异明显(x2=4.756,P=0.029,P<0.05)。2.2两组患者应激指标对比对照组IL-1为(120.30±23.42)pg/mL-1,实验组为(95.12±10.52)pg/mL-1,两组对比t=7.660,P=0.000,(P<0.05);对照组为IL-8(12.23±2.03)pg/mL-1,实验组为IL-8(8.23±1.86)pg/mL-1,两组对比t=11347,P=0.000,(P<0.05);对照组TNF-ɑ为(1.23±1.00)ng/mL-1,实验组TNF-ɑ为(0.23±0.02)ng/mL-1,两组对比t=7.809,P=0.000,(P<0.05)。3讨论通常情况下,乳腺良性肿瘤的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同时由于乳腺良性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形状、数量等存在差异,一次你在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在普通型纤维腺瘤治疗中则无需使用手术治疗,而只需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即可,但在治疗期间必须对其进行严密观察与定期复查。与此同时,有学者指出,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若选择手术治疗的话,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也是相对重要的2。从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应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更优,差异明显(P<0.05)。这主要与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与时机存在差异。首先,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在治疗时对乳腺良性肿瘤的要求更高,即在腋下或乳晕等隐蔽的地方戳孔(约3~5mm)左右,接着在超声或钼靶的引导下利用麦默通或埃可乳腺肿瘤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对肿物进行旋切,并将其取出;其次,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在一次进针后,可实现多次切割,且手术痛苦小、切口面积小、恢复速度快、安全性高。尤其是在摸不到的微小肿瘤更适合选择这种手术方法3。另外在此基础上辅助以相应的药物药物治疗,其效果当然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治疗的对照组。但还应注意的是,由于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费用高,局部出血率高和皮下瘀斑发生率高等缺点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不良影响。另外,由于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在治疗时因个体因素差异,导致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与心理反应也存在差异,但与传统肿物切除术相比,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的优势还是更为突出的4。综上所述,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真空旋切术在该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极佳,应激指标相对较低,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冀峰.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6)1914-1915.2李鑫,骆成玉,崔智淼,等.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2017,39(1)52-54.3于谦.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治疗在乳腺良性病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7)197-197.4林力生,李双齐,吴丽婷.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1)140-142.

  • 标签:
  • 简介:良性肿瘤在四肢骨中比较常见,体积较小者,通常在摘除肿瘤后采用自体骨移植填补肿瘤残留的空腔。取髂骨植骨术是临床常用的手术之一,髂骨嵴是最常用的自体骨供区,尤以髂后上棘区和髂前上棘区骨松质量大。因髂骨中松质骨含量大,骨板厚,移植后同受区骨连接快,无异体排斥,骨诱导性强,常用于骨不连植骨。另髂骨与股骨头均为松质骨,生物相容性好,成骨能力强,愈合快,也常用于股骨头坏死植骨治疗。

  • 标签: 植骨治疗 良性骨肿瘤 围手术期 肿瘤患者 髂骨植骨术 自体骨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2月至2005年1月我院治疗的l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剖腹手术组各50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于剖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发热,镇痛剂使用例数均明显少于剖腹手术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组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腹腔镜手术成为良性卵巢肿瘤的首选方式。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剖腹手术 卵巢肿瘤
  • 简介:天然产物在新药研发中占重要地位,在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很多活性优良、作用机制和靶点独特的药物都是从活性天然产物中发现的。冬凌草素属于ent-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对多种肿瘤具有很好的生长抑制活性。冬凌草素的抗肿瘤活性中心为其α,β-不饱和环戊酮结构,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涉及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细胞周期阻滞等多个方面;近年来,国内外药学工作者针对冬凌草素展开了作用机制的深入探索,以及对其提高抗肿瘤活性的结构改造等广泛研究。本文将重点针对这两方面进行综述,期望给药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天然产物 ent-贝壳杉烷 冬凌草甲素 抗肿瘤 作用机制 结构改造
  • 简介: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是我国首先合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且抑瘤谱广,对人原发性肝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胆囊癌、肺癌等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因其对机体的毒副作用较为明显,血药浓度迅速衰减,6h后药物浓度明显降低,24h后大部分被消除,使肿瘤病灶区血药浓度很快就低于理想的有效治疗浓度。为加强其抗肿瘤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延长作用时间,近年来对去斑蝥素的缓释和靶向载药的研究进展异常迅速。

  • 标签: 去甲斑蝥素 肿瘤 靶向给药系统(TDDS)
  • 简介: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联合氨蝶呤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名确诊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5-Fu化疗;观察组给予5-Fu联合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变化、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指标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治疗价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HCG最高滴定值〈103mIU/mL患者数为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HCG最高滴定值〉105mIU/mL患者数为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程度出现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Fu联合氨蝶呤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5-氟尿嘧啶 甲氨蝶呤
  • 简介:目的:研究对-氨基苯甲酸-4’去表鬼臼酯(4-p-amino-benzoincacid-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ester,PDE)的体外抗氧化与抗肿瘤活性。方法:体外对SGC-7901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用MTT比色法,体内抗肿瘤活性用动物移植瘤法。用TBA法测大鼠肝自发性,Fe^2+-抗坏血酸诱发的心、肝、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生成,分光光度法测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结果:PDE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作用48hIC50为84.7(51.7-138.9)mg/L,在体内PDE10、20mg/kg对S180和H22肿瘤的抑制率分别为25.2%、46.5%和22.9%、39.3%。PDE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大鼠肝组织自发性MDA生成,IC50为22.7(16.9-30.4)mg/L,也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Fe^2+-AA诱导的大鼠心、肝、肾组织匀浆MDA生成,IC50分别为30.3(13.9-66.1)、29.9(20.9-42.7)和13.3(1.8-96.9)mg/L。PDE对H2O2诱导的大鼠红细胞溶血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0、80mg/L的抑制率分别为26.8%和100.2%。结论:PDE有明显抗氧化及抗肿瘤作用,二者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对-氨基苯甲酸-4’去甲表鬼臼酯 抗氧化 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