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是中药学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每年都要组织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为此,我校在广东从化流溪河林场投资建立了"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基地".经过多年的探索、改革,我们在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摸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实施方法.

  • 标签: 《药用植物学》 野外实习 中药学教学 实习组织
  • 简介:社区全科团队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核心灵魂,高绩效全科团队的建立运行有效解决了广大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需求。作为管理者应重视全科团队的建设,创造和谐的自我管理型全科团队,激发全科团队的合作精神,激励、激发团队的无穷潜力,最终塑造高绩效的全科服务团队。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 标签: 高绩效 全科团队 组织管理
  • 简介:目的研究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性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意义。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在地坛医院住院而经肝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药物性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中不包括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炎而无肝组织病理学诊断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肝病病史、药物过敏史、服药史生化检查等,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在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药物性肝炎.仅有5例患者在入院时诊断为药物性肝炎,6例有药物过敏史,仅4例服用明确有肝损伤药物史。但37例有服药史。服药时间多为1w到3m。诊断为慢性药物性肝炎3例.其他为急性药物性肝炎。2例合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结论详细的药物使用史肝脏组织学检查对药物性肝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 标签: 肝炎 慢性 药物性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 简介:研究东莨菪素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排泄特征,SD大鼠灌胃东莨菪素(50mg/kg),分别于给药后5,15,30,60,120,240分钟取大鼠心、肝、脾、肺、肾、肌肉、脂肪、脑、睾丸、子宫、胃、小肠等组织器官测定其原形药物浓度。结果表明,东莨菪素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且于给药后15分钟浓度即达峰值,其中肝、肾、胃小肠含量较高。此外,东莨菪素在胆汁、尿液、粪便的排泄研究显示,胆汁、尿液、粪便的累积排泄量分别为0.032%,3.752%0.784%。表明东莨菪素在大鼠体内主要以代谢物的形式消除。

  • 标签: 东莨菪素 组织分布 排泄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鼠血浆其他组织中苦参碱的浓度,研究苦参碱纳米粒在小鼠体内心、肝、脾、肺、肾等组织的分布。方法在血浆组织样品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采用乙醚提取处理,以甲醇(每100mL甲醇加3μL三乙胺)为流动相,AICHROM-SiO2柱分离,检测36只健康小鼠分别给予苦参碱溶液苦参碱纳米粒后各时间点的血浆及组织样品中苦参碱浓度,并评价苦参碱纳米粒的小鼠体内靶向性。结果苦参碱在血浆中线性范围是0.1~5.0μg.mL-1,在组织中线性范围是0.1~10.0μg.g-1,日内日间RSD均〈10%。苦参碱纳米粒苦参碱溶液的肝靶向效率分别为42.7821.55,相对摄取率为6.31,肝内药物峰浓度比为2.19。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快速、准确、专属、灵敏,苦参碱纳米粒具有肝靶向性。

  • 标签: 苦参碱 纳米粒 组织分布 药物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组织活检的准确性安全性.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进行肾组织穿刺活检的24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超声组197例为超声引导下穿刺,CT组45例为CT引导下穿刺,比较其穿刺的准确性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组CT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3.91%、97.78%.前两次穿刺组间比较时发现,CT组的每次穿刺成功率高于超声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体成功率比较时,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对并发症的总体情况进行组间比较时发现,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肉眼血尿患者于1~3d后血尿消失;肾周血肿2例,均未作特殊处理,自行好转.结论超声引导下肾组织活检能清晰地显示肾脏组织的断面结构,实时动态地监测活检针穿刺及取材的全过程,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经皮肾穿刺活检 超声引导 准确性 安全性
  • 简介:本文比较了不同碳纳米管(CNTs)对异甘草素甘草素的吸附、解吸附性能。通过N2吸附试验、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CNTs的孔径结构、比表面积、表面形态及载带官能团进行表征,经过动态吸附和等温平衡吸附、解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MWCNTs)对两种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大于原始多壁碳纳米管(r-MWCNTs),尤其对异甘草素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并且吸附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CNTs等温平衡吸附、解吸附试验结果显示,o-MWCNTs对异甘草素甘草素的吸附能力大于r—MWCNTs,并且解吸附效率较好,对异甘草素甘草素的解吸附率分别为48.57%32.86%,而r-MWCNTs只有24.56%17.46%。

  • 标签: 碳纳米管 异甘草素 甘草素 吸附和解吸附
  • 简介:合成纯化了一个带末端羧基的新的磷脂酰乙醇胺的聚乙二醇衍生物3/4DPPE-PEG3000-COOH。将这个化合物掺入脂质体后,脂质体在网状内皮系统(肝、脾)的聚集减少,在血中的循环时间明显延长,并表现为一级对数线性消除。脂质体表面的活性羧基可以其它活性分子反应,这可能为脂质体带来新的功能。

  • 标签: 脂质体 活性羧基末端 聚乙二醇 长循环
  • 简介:本研究建立并验证了一种快速且灵敏的液质联用方法,用于测定小鼠血浆组织中沙奎那韦的浓度,并将其应用于初步筛选实验,以评价黄酮类化合物对沙奎那韦脑内分布影响的作用。血浆组织中的沙奎那韦内标利托那韦通过液-液萃取的方式进行提取,色谱分离过程使用C18反相色谱柱(150mm×2.1mm,5.0μm)。质谱检测过程使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以电喷雾正离子模式、质谱多反应监测技术对沙奎那韦内标进行检测。血浆中测定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至10ng/mL,其最低浓度为定量下限。方法日间日内精密度为7.5%–12.1%,准确度介于90.5%与107.2%之间。脑组织中测定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1至10ng/g,其最低浓度为定量下限。方法日间日内精密度为7.3%–11.9%,准确度介于90.8%与107.4%之间。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初步筛选实验,评价了19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沙奎那韦脑内分布影响的作用,结果显示biochaninA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沙奎那韦的脑内分布。

  • 标签: 沙奎那韦 液质联用 黄酮类化合物 脑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软组织肉瘤患者采用术前放疗术后放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经病理学检测或术后复发确诊为软组织肉瘤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将其分成两组,术前组术后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扩大根治手术切除术,术前组患者单次放射剂量为3Gy共治疗2周;术后组患者于手术后1-3周后开始放射治疗,单次照射剂量为2Gy,共治疗5周,若术后存有残留肿瘤灶,则照射剂量增加至60-70 Gy,结果:术前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82.0%明显高于术后组,其3年复发率转移率分别为14.0%、20.0%与术后组24.0%、32.0%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软组织肉瘤 术前放疗 术后放疗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端粒酶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TRAP-银染方法对36例卵巢癌组织标本及对应32例癌旁正常组织3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标本检测分析。结果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端粒酶表达活性分别为91.67%,3.13%6.67%,卵巢癌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癌旁组织与卵巢良性肿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为卵巢癌患者保留卵巢功能手术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卵巢癌 癌旁组织 端粒酶
  • 简介:马钱子碱是中药马钱子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为了开发马钱子碱囊泡凝胶制剂,我们首次建立可靠快速的液相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用于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中马钱子碱的含量,并对口服及局部给药的药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口服给药后血浆中马钱子碱的含量明显高于局部给药,但局部给药显示出一定的缓释效果,并且发现在膝骨关节中有相当数量的马钱子碱。本研究结果为该制剂的后续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 标签: 马钱子碱囊泡凝胶 药物动力学 组织分布 LC-MS/M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诊断过程中采取病理组织取材制片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18.12-2021.12,选取本院收治100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四点取材及随意包埋法的5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阴道镜下醋酸试验碘实验多点取材并宫颈组织粘膜下定向包埋的50例患者),统计两组各项指标(诊断符合率评估值、漏诊率评估值、误诊率评估值)分析。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实际获取数据高于对照组实际获取数据,P<0.05。观察组误诊率实际获取数据、漏诊率实际获取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阴道镜下醋酸试验碘实验多点取材并宫颈组织粘膜下定向包埋方法并规范实施,具有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诊断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癌前病变 误诊率 病理组织取材和制片 漏诊率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诊断过程中采取病理组织取材制片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起始点范围:2018.12-2021.12,选取本院收治100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四点取材及随意包埋法的5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阴道镜下醋酸试验碘实验多点取材并宫颈组织粘膜下定向包埋的50例患者),统计两组各项指标(诊断符合率评估值、漏诊率评估值、误诊率评估值)分析。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实际获取数据高于对照组实际获取数据,P<0.05。观察组误诊率实际获取数据、漏诊率实际获取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阴道镜下醋酸试验碘实验多点取材并宫颈组织粘膜下定向包埋方法并规范实施,具有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诊断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癌前病变 误诊率 病理组织取材和制片 漏诊率 符合率
  • 简介:目的:评价胃癌组织中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1,STMN1)、Ⅲ型β-微管蛋白(β-Ⅲ-tubin,TUBB3)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09/2014-10在本院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完整的胃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STMN1、TUBB3的表达情况。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STMN1TUBB3在胃癌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0.0%(4/20),5.0%(1/20),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8.5%(37/54),33.3%(18/54),两者在胃癌组织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组间比较,均P〈0.05);STMN1蛋白在低分化组织中高表达(P〈0.05)。胃癌组织中STMN1TUBB3共同表达阳性率为29.6%(16/54),通过秩相关分析显示STMN1TUBB3表达呈正相关(P〈0.05,r=0.276)。结论:胃癌组织存在STMN1TUBB3过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且STMN1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以上研究表明STMN1表达情况可能成为临床治疗胃癌的一个重要标志物,虽然不能用来早期诊断,但是可以为选择治疗药物以及药物疗效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胃癌 免疫组化 STMN1 TUBB3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犬椎体内置入骨水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联合放疗后,局部椎体脊髓组织的分布剂量病理学改变。方法 实验动物分组:将16只比格犬分为2组: 空白对照组8只、 PMMA组8只。每只比格犬于术后对胸10椎体实施精确放疗,总剂量为50Gy。放疗后一个月处死试验犬,取椎体脊髓,进行组织学的光镜电镜观察,应用TUNEL法检测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程度。结果 HE染色观察到对照组骨陷窝内骨细胞大部分坏死,偶见正常细胞,空骨陷窝增多。PMMA组骨陷窝内骨细胞部分坏死,骨小梁纹理排列紊乱。透射电镜提示对照组可见大部分细胞完全崩解,细胞膜形态消失,细胞核及细胞器完全崩消失。PMMA组见细胞质疏松,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TUNEL结果显示对照组可见很多凋亡神经细胞,主要集中于脊髓灰质前角及白质。 PMMA组犬脊髓可见少量凋亡神经细胞。结论 犬椎体植入骨水泥PMMA后,对局部的射线形成了一定的遮挡散射效应,椎体骨组织脊髓组织的损伤较轻。

  • 标签: 骨水泥PMMA 犬椎体 局部椎体 分布剂量 病理学改变
  • 简介:目的:探讨MMP-9、CD44vsFas抗原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MMP-9、CD44vsFas抗原在83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83例NSCLC组织中MMP-9表达40例(48.19%)CD44v6表达51例(61.45%),Fas抗原表达47例(56.63%),MMP-9CD44vs共同表达40例(48.19%)。MMP-9、CD44vsFas抗原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0.05)。MMP-9、CD44vs表达有随组织分化程度降低呈增高趋势,而Fas抗原表达则呈降低趋势。单因素分析表明MMP-9、CD44v6阳性表达者的平均生存期较阴性者短,Fas抗原阳性表达者的平均生存期较阴性者长。Cox回归分析表达MMP-9、CD44v6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Fas抗原对患者有保护趋势。结论:MMP-9、CD44vsFas抗原等多种因素在NSCLC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其中CD44v6的作用最为重要。

  • 标签: 非细胞肺癌 MMP-9 CD44vs FAS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