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补温肾固方治疗腹泻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胃肠激素相关性探讨。方法。选择9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各45例。中药治疗组口服疏补温肾固方,西药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和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疗程为4周。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测定监测血清中胃肠激素(SP、VIP,5羟色胺(5-HT))含量。评价两组用药后临床疗效及探讨胃肠激素与疗效相关性。结果中药治疗组与西药组治疗腹泻型IBS,在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大便形状改变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效果优于西药组。胃肠激素检测方面,治疗前后中药组与对照组胃肠激素均有下降,中药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肽,P物质,5羟色胺)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疏补温肾固方”治疗腹泻型IBS后胃肠激素较治疗前有下降,下降程度较西药对照组明显,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疗效与胃肠激素下降程度有正相关性

  • 标签:
  • 简介: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与肠道动力学异常及内脏感觉异常有关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是指一组包括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黏液便或硬结便)、腹痛及腹胀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并无器质性疾病(形态学、细菌学及生化代谢等异常)的证据.

  • 标签: IBS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感觉 发病机制 器质性疾病 功能性胃肠疾病
  • 简介:肠道综合征(IBS)是胃肠道最为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主要累及大肠或小肠,是由肠管运动与分泌功能异常所引起。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未完全阐明,迄今为止,无一种治疗方法或药物有确定的疗效。我们于2001年11月至2004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14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 简介:胃肠安丸是一种复方中药制剂,常用以治疗腹泻,可有效消除腹痛、腹泻、腹胀、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一系列胃肠不适的症状,西医称之为综合征(IBS)。胃肠安丸在发挥止泻作用的同时能够帮助机体恢复胃肠动力、调整胃肠运动节律、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从而治疗胃肠功能性障碍。该药组方合理,配伍精当,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针对综合征的病症特点深入分析了胃肠安丸在治疗腹泻病症中的配伍特点以及止泻作用机制,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胃肠安丸 肠易激综合征 止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沙拉嗪溶片治疗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1年01月~2022年01月期间,选取我院80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0)及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美沙拉嗪溶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候积分情况(包括腹痛、腹泻次数、大便形状异常)。结果:实验组临床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症候积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溶片可以提高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症候积分,值得推广。

  • 标签: 美沙拉嗪肠溶片 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 症候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美布汀治疗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予以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曲美布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NPY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5-HT、SS、SP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现口干口渴、头晕头痛、腹鸣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X2=4.162,P<0.05)。结论:针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曲美布汀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改善临床各项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曲美布汀 匹维溴铵 肠易激综合征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综合征(IBS)是消化道,精神及腔因素三者相互作用所致的症候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之一,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和排便习惯改变,常伴有全身神经官能症状。粪便化验,X线钡灌肠及结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我院白1999年至2004年对以便秘为主的47例肠道综合征患者运用普瑞博思和整生合用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普瑞博思 整肠生 合用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观察 钡灌肠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了我科1997年-2003年采用金双歧杆菌片(简称金双歧)治疗腹泻型综合征(IBS)门诊患者103例,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7年-2003年门诊治疗的103例腹泻型IBS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金双歧片4片/次,3次/目,连用2周,治疗期间禁用抗生素及生冷食物。结果103例患者腹痛腹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03例患者腹痛腹泻均消失者:67例(65.1%),腹泻消失者:94例,(91.3%)。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双歧片,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排气次数,抑制并清除肠道中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细菌,避免与青霉素等抗生素同服,达到最佳有效浓度,有效改善腹泻IBS患者的症状。

  • 标签: 金双歧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谷维素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药物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综合征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本院收取寒热错杂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时间在2018年7月-2020年10月之间,将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后选择其中36例进行实验,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相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不如实验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寒热错杂型综合征患者应用常规药物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效果显著,可以使治疗有效率提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常规药物 半夏泻心汤 寒热错杂型肠易激综合征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综合征患者,将9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5例综合征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药物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和临床症状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综合征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综合征患者使用药物和生物反馈联合治疗,疗效佳。

  • 标签: 生物反馈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黄连素、复方谷氨酰胺及多塞平不同组合方式治疗腹泻性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黄连素、复方谷氨酰胺及多塞平治疗,B组采用黄连素、复方谷氨酰胺治疗,C组采用黄连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A组81.67%,B组60.78%,C组32.73%.总有效率两两比较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结论:应用黄连素、复方谷氨酰胺及多塞平联合治疗腹泻性综合征疗效更好.

  • 标签: 肠易激惹综合征 黄连素 复方谷氨酰胺 多塞平
  • 简介:目的探讨腹泻型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腹泻型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对象,将腹泻型综合征患者分为脾虚证组(n=25)和脾胃湿热证组(n=25)。对腹泻型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和腹泻型综合征脾虚证患者两组人员粪便中7种常见肠道细菌(杆菌、球菌、酵母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的分布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测定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杆菌、球菌明显多于脾虚证组(P<0.05),脾虚证组酵母菌多于脾胃湿热证组;两组测定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虚证组比较,脾胃湿热证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明显多于脾虚证组(P<0.05)。结论腹泻型综合征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改善需氧菌和厌氧菌不同程度的菌群失调问题,有效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脾胃湿热证 肠道菌 脾虚证 中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腹泻型综合征时采用抑木汤联合麦粒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4月~2021年3月收入的腹泻型综合征患者12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西医对照组)、B组(中药组)、C组(联合治疗组)各40例,A组给予西医治疗,B组给予中药治疗,C组给予中药联合麦粒灸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肠道症状评分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三组治疗后肠道症状评分、SCL-90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C组评分较A组、B组更低(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胃肠动力治疗仪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100例便秘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加入胃肠动力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胃肠动力治疗仪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胃肠动力治疗仪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泻型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利福昔明联合菌移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型综合征患者70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采取利福昔明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利福昔明联合菌移植治疗观察组患者。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每天排便的次数、Bristo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排便次数和Bristo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福昔明联合菌移植治疗腹泻型综合征的效果较为明显,治疗安全性较高 ,不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值得推广。

  • 标签: 利福昔明 肠菌移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曲美布汀联合金双歧治疗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曲美布汀联合金双歧治疗;对照组26例,单用金双歧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症状改善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曲美布汀联合金双歧治疗IBS优于单用金双歧。

  • 标签: 曲美布汀 金双歧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1.病历摘要第一次入院:患者男性,48岁,因发热2个月,泡沫尿1周于2005.9.16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着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无恶寒及高热,自己间断服“先锋霉素Ⅳ”及退热药物治疗。于入院前1周发现尿中有较多泡沫,门诊化验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1296mg,尿相差镜检RBC65×104/ml,均为肾小球性红细胞,白细胞2.12×104/ml。超声心动图报告:主动脉增宽、硬化,主动脉瓣钙化,中度返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5年,最高血压190/110mmHg,很少服药及监测血压。

  • 标签: 肾炎综合症 发热 24小时尿蛋白 脑栓塞 主动脉瓣钙化 第一次入院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便秘型综合征(C-IBS)的疗效。方法按罗马标准Ⅱ选择52例C-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26例给予盐酸帕罗西汀和聚乙二醇4000,对照组26例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疗程为8周。观察用药前后IBS症状评估(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排便频率和大便性状,情绪状态评分(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IBS症状评分及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在治疗的第1~4周排便频率及大便性状的改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情绪状态评分在第1、2、3周末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4周至治疗结束2组各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帕罗西汀和聚乙二醇4000联合应用能快速缓解C-IBS的临床症状、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是治疗便秘型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盐酸帕罗西汀 聚乙二醇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