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及由其衍生而出的心肌作功指数(MPI)和斑点追踪超声波心动描技术(STE)是近年来逐渐用于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的新技术和新指标,明确它们的优缺点并根据需要结合使用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故将上述超声生物力学技术及指标在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组织多普勒成像 心肌作功指数 斑点追踪技术 左室收缩功能 高血压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应用于不良反应损害量化的通用指标,探讨各指标适用性及局限性。方法以CNKI、万方、维普等为数据库,检索自2000年至今相关文献,提炼应用于不良反应损害量化的指标。结果应用于不良反应损害量化的指标共有5种,分别为伤残调整生命年、不良反应严重度指数、风险效益比、最小损害量以及质量调整生命年。结论目前应用于不良反应损害量化的指标皆有其自身局限性及适用领域,应通过多种指标共同评价以提高不良反应损害量化科学性。

  • 标签: 不良反应损害 量化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鳞癌患者及腺癌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住院的50例晚期鳞癌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在此段时间内,选取我院住院的50腺癌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鳞癌患者效果更为显著,且生存率较高。

  • 标签: 吉西他滨 顺铂 晚期肺鳞癌 肺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心脏骤停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其在挽救患者生命上具有显著疗效。目前,国内外对于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相关评价指标研究甚少,本文将针对心肺复苏后再灌注损伤的相关临床生化指标进行综述,为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评价指标
  • 简介:目的探究螺内酯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难治性高血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螺内酯。治疗后,分析两组RAAS指标(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以及醛固酮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10周后较治疗前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以及醛固酮水平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5周及10周后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内酯可以有效地将交感神经活性阻断,降低RAAS指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以及醛固酮三者的产生,起到协同降压的效果。

  • 标签: 螺内酯 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应用于结节诊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50例结节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根据患者采取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将相关数据分为两组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对比。结果检查资料显示所有患者中恶性结节患者有33例,其中患有鳞癌的6例,小细胞肺癌有3例,腺癌患者24例;17例患者资料显示为良性病变者,其中有8例患有结合瘤,9例患有错构瘤。对于结节程度的诊断,CT平扫对于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并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增强扫描可明显获得结节良恶性信息,良恶性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结节CT加强图像显示结节密度增强后分布混杂且强化不均匀,具有异常点条状强化,而良性结节增强后具有多样模式,不存在明显规律。

  • 标签: 肺结节 16层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并对上述资料做对比分析。结果31例合并间质变的结缔组织病中,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干燥综合征5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8例,系统性硬化(SSC)2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2例;除原发病的表现外,患者气喘、呼吸困难最常见,6例(19.3%),活动后气喘11例(35.5%),进行性呼吸困难3例(9.7%),咳嗽、咳痰2例(6.5%),心悸、胸闷3例(9.7%),体检肺部闻及爆裂音15例(48.4%),胸部CT异常有囊状改变5例(16.1%),结节状阴影8例(25.9%),网状阴影16例(51.7%),小叶间隔增厚2例(6.5%)。31例患者其中26例行功能检查,均有弥散功能障碍,肺活量和总量降低,动脉血气分析(PaO2)<60mmHg13例(41.9%),PaCO2不高提示无二氧化碳潴留。31例无1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31例经确诊后均给予中至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及N-乙酰半胱氨酸(富露施),并辅以对症支持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退或好转23例,无效7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结论我们应提高对风湿性疾病合并间质变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疗效。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肺间质变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慢阻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雾化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整体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展开,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慢阻肺 冠心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吸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及用力呼气75%肺活量时气道流速(FEF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观察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能力。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护理 临床体会
  • 简介:病例1:1例78岁女性患者,因脑梗死、心房颤动口服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初始剂量110mg,bid,治疗前凝血四项均正常。服药5d后及其后多次复查凝血酶时间(TT)明显延长,最长147s(正常上限21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轻度延长或正常高限,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正常,患者出现皮下出血。停药3d后测TT、APTT正常,恢复服药后TT、APTT再度延长。达比加群酯减至55mg,qd,TT延长缩短至62.2s,APTT正常。病例2:1例71岁男性患者,因阵发性房颤口服达比加群酯150mg,bid抗凝治疗。1个月后查PT13.3s略延长,APTT延长47.3s,TT〉60s明显延长,INR、FIB正常。停用达比加群酯5d后查PT、APTT、TT均正常。该2例患者均于口服达比加群酯后出现TT、APTT延长,且停药后均恢复正常,病例1提示TT、APTT延长程度与药物剂量有关,提示TT、APTT或许可以作为监测达比加群药物作用的指标,其结论仍需大规模的研究加以验证。

  • 标签: 达比加群酯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凝血酶时间 老年患者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评价散结镇痛胶囊对促排卵后卵巢囊肿患者各,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接受治疗的促排卵后卵巢囊肿患者78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治疗1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囊肿消失时间及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7.18%明显高于对照组为56.41%(P〈0.05)。结论:采用散结镇痛胶囊治疗促排卵后卵巢囊肿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加快了囊肿消失时间。

  • 标签: 散结镇痛胶囊 促排卵 卵巢囊肿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力竭游泳运动后大鼠大脑组织的某些生化指标的改变,以及雪灵芝对大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45只随机平均分为安静对照组(灌喂生理盐水)、运动组1(灌喂生理盐水)和运动组2(灌喂雪灵芝)。后两组先进行一次力竭游泳运动,运动结束后即刻取三组大鼠脑组织测定CAT、SOD、GSH-PX、NaK-ATPase、Ca-ATPase和Mg-ATPase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1、一次力竭游泳运动后,运动组大鼠脑组织CAT、SOD、GSH-PX的含量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运动组1脑组织CAT、SOD、GSH-PX的含量与运动组2相比是下降的。2、运动组脑组织中ATPase活性低于安静对照组;运动组2脑组织中ATPase活性高于运动组1。

  • 标签: 力竭运动 生化指标 雪灵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患儿使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血清TBIL、IBIL以及DBIL指标显著地狱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确切,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白蛋白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疗效 胆红素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3月所收治的48例老年慢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依据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合并肺部感染效果显著,可使患者各项症状快速消退,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部感染 盐酸氨溴索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孕期(22-24周)胎儿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孕期(22-24周)超声筛查65590例,诊断囊腺瘤样畸形22例,均随访至出生或引产后病理证实。结果中孕期(22-24周)筛查,超声诊断22例囊腺瘤样畸形,10例晚孕或生后消失;2例生后CT观察随访;2例手术,术后患儿一般状况良好;4例合并胎儿水肿及心脏、纵隔移位,孕妇选择性终止妊娠;2例合并心脏畸形,孕妇选择终止妊娠;1例晚孕复查为隔离;1例3周后复查诊断为膈疝合并胎儿水肿、羊水过多,18-三体,终止妊娠。结论中孕期筛查胎儿囊腺瘤样畸形超声诊断符合率90.9%(20/22),63.6%(14/22)无合并症的胎儿囊腺瘤样畸形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性脑病的疗效是否优于单一西医疗法。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数据库,纳入所有关于性脑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20个随机对照试验(RCT),患者共计1442例,治疗有效人数在实验组(n=780)和对照组(n=662)分别为652例和440例;Meta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医和西医联合治疗性脑病的疗效优于西医单一疗法。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性脑病的疗效优于单一西医疗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患者实施肝功以及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针对脂肪肝疾病加以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收治的体检人员14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体检人员是否患有脂肪肝疾病完成分组对比研究。最终分别为包括70例脂肪肝患者的观察组以及包括70例健康人员的对照组。针对两组研究对象展开肝功检测以及实施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谷丙转氨酶水平为(342.53±20.33)U/L;谷草转氨酶水平为(355.24±19.36)U/L;对照组谷丙转氨酶水平为(48.61±25.22)U/L;谷草转氨酶水平为(47.97±26.32)U/L;在谷丙转氨酶以及谷草转氨酶两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水平为(6.88±1.6)mmol/L;甘油三酯水平为(3.01±0.26)mmol/L;对照组总胆固醇水平为(5.67±0.9)mmol/L;甘油三酯水平为(2.09±0.19)mmol/L;在总胆固醇水平以及甘油三酯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0.05)。结论在对体检人员实施检测的过程中发现,患有脂肪肝的患者同健康人员进行比较,其肝功以及血清学水平呈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加。根据临床检测结果可以有效确定患者有无患有脂肪肝疾病,此种方法操作简单,并且可以获得可靠结果,体现出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肝功 血清学指标水平 脂肪肝
  • 简介: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来我院另外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检验,记录与分析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肌肌钙蛋白、血小板相关参数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检验指标。结果观察组RDW、cTn以及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PLT、PCT、MPV这3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检测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肌肌钙蛋白、血小板相关参数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不同指标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率,能帮助医疗人员及患者了解病情发展状况,对临床治疗及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 标签: 冠心病 血液检验指标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通量透析组(HD)、血液透析滤过组(HDF)、高通量透析组(HFHD),每组40例,分别检测并比较每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血红蛋白(HB)、血钙(Ca)、血磷(P)、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评估3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6个月后,HFHD组患者血HB水平显著升高,并高于HD组(P〈0.05),HD组和HDF组患者治疗前后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HFHD组和HDF组血Ca水平显著升高(P〈0.05),HD组无明显变化(P〉0.05);(3)治疗后,HFHD组和HDF组血P、PTH、β2-MG水平显著降低(P〈0.05),HD组3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4)HFHD组患者血CRP水平显著降低,并低于HD组(P〈0.05),HD组和HDF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FHD治疗组患者高血压、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HDF组及HD组(P〈0.05)。结论与普通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毒素,减少透析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生化指标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