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作者: 陈文权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盐井镇中心卫生院陈文权手足口病是通过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非常多,最常见的病毒即是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该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常见症状为嘴部疼痛、厌食、发热,同时手、足、口部位会出现小疱疹或溃疡。多数的患儿在患有手足口病后,通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便可以自行治愈,然而还有一些患儿会产生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是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甚至有一些患儿病情较重,发病凶险,可以导致死亡。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手足口病。所以,手足口病对于儿童来说,威胁比较大,家长应该注意。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手足口病的一些基本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实施 FP8青光眼植入的疗效对比。方法:择取 64例我院纳入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根据患者睑裂情况实施分组,睑裂较大应用 FP7 型号,睑裂较小应用 FP8 型号 ,分别均是 32例。讨论患者的手术前后平均眼压水平。结果: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手术前、 术后 1d、 1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平均眼压水平具有一致性 , P> 0.05。结论: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植入治疗效果确切,根据患者睑裂情况实施治疗,均可降低患者眼压水平。

  • 标签: 难治性青光眼 青光眼阀 植入治疗
  • 简介:众所周知,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主要成分,特别是细胞中的酶类,都是由蛋白质构成,所以蛋白质对人体而言非常重要。那人体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糖尿病患者如何搭配,才能既满足人体需求,又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呢?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推荐,人体热量的10%~15%来自蛋白质,而且优质蛋白要超过50%。对于肾功能正常的人而言,每公斤体重需要1~1.2克蛋白质;对于肾功能异常或有蛋白尿的人群,需要减少蛋白质的摄入,每公斤体重需要0.8克蛋白质,并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 标签: 优质蛋白质 餐后血糖 2型糖尿病 肾功能异常 人体组织器官 防治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颅脑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防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监护病房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住院的 132 例开颅手术的患者,对纳入研究的患者病历进行查阅,统计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 结果 相关因素分析显示, 肺部感染患者年龄、吸烟史、既往史、气管切开、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均是颅脑重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颅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指导临床根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对策,以达到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颅脑术后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临床免疫检验中常见影响因素与管对策 。 方法: 选择 2018 年 5 月到 2019 年 8 月在我院进行免疫检验的 180 例 患者 ,采取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 90 例运用加强 管控管理 ,对照组 90 例运用常规管理,两组通过准确率以及误诊率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通过准确率以及误诊率对比,观察组准确率以及误诊率均好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通过对临床免疫检验中常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对策,可有效提升检验准确几率,降低临床诊断治疗的误诊几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基层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意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病室院内感染重点区域工作的 19名护理人员进行研究 ,实施为期 1年的干预 ,包括多样化的培训考核 ,规范各项监测登记 ,制定工作标准 ,组织医院感染例会等措施 ,收集干预前后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意识和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 ,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意识和知识知晓情况显著优于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多样化干预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干预 ,能够增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意识 ,提升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 ,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护理人员 医院感染 防控意识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医院口腔科有关感染的形成和分析原因,并从医工的视角提出可以采取的应对防措施,以降低口腔科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口腔科医疗环境和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 标签: 〔〕口腔 感染 防控。
  • 简介:目的探讨院感防措施对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本院于2018年06月开始实施院感防措施,实施前作为常规组(于2018年01月-05月),实施后作为研究组(2018年06月-12月),对比两组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ICU物体表面、空气、医护人员手卫生采样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管理,能够显著减少ICU多重耐药菌,提高院感防效果。

  • 标签: 医院感染 防控 ICU 多重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阴手术术前阴道准备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内阴手术患者200例,在术前阴道准备中使用唯妇康、碘消毒剂进行阴道冲洗用药,观察比较2组患者阴道冲洗前后细菌菌落的生长情况。结果使用唯妇康阴道用药后,降低术后感染,有统计学意义,效果显著。结论在阴手术中应用唯妇康减少操作流程,减低感染风险。

  • 标签: 唯妇康 碘消毒剂 阴道用药
  • 简介:目的探究腹小切口输卵管结扎术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定在本院接受输卵管结扎的妇女43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对妇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腹小切口结扎术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手术时间为10-25min,平均(22.43±2.12)min,术中出血量为3-8ml,平均(5.32±2.03)ml,全部妇女结扎手术成功,术后未出现感染情况,1例患者出现轻微出血情况,清理出现膀胱损伤,2例出现子宫角部撕裂情况,5例术后伴有轻微腹部疼痛情况,均未出现肠管等脏器损伤情况。结论针对女性节育工作,输卵管结扎术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风险较小且避孕成功率较高,基本满足女性节育需求,值得推广完善。

  • 标签: 育龄期女性 绝育适应症 膀胱损伤 子宫角部撕裂
  • 简介:目的研究共同参与护理理念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妇产科室收治产妇中,随机选取16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参与组采取共同参与护理模式,普通组则使用传统护理模式,评估两组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结果参与组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普通组,组间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共同参与的新生儿同室护理理念,对于提升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见效显著,值得在科室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护理能力,母婴同室 共同参与式护理理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并评价袋鼠护理方法在小儿急性肠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小儿急性肠炎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化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结合袋鼠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以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应用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为96.00%,而对照组为78.00%。并且实验组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小儿急性肠炎的患者治疗期间使用袋鼠护理方法,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袋鼠式护理方法 小儿急性肠炎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一键分诊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的效果以及影响。方法选取近一年急诊突发事件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的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试验组10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分诊,试验组实行一键分诊,对两组患者就医平均候诊时间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平均候诊时间为20.3分钟、满意度为68%,试验组平均候诊时间为8分钟、满意度为92%,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一键分诊,最大限度利用了医疗资源,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保障了医疗安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一键式分诊 突发事件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将动脉取栓术、介入溶栓术两种治疗方案应用于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两种方案的治疗总体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市中心医院中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收入的所有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中分别录入30例患者开展研究。对照组组应用单纯动脉取栓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介入溶栓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效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动脉狭窄残余为6(20.00%),实验组患者的动脉狭窄残余为1(3.30%),并且实验组患者发生血管再闭的情况较对照组而言更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介入溶栓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降低患者的病变狭窄程度,并且也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管再闭塞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动脉取栓术 动静脉溶栓 介入溶栓术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引导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90 例脑瘫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5 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引导教育,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 研究组患儿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干预中,应用引导教育可有效促进患儿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能力等各项功能改善,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小儿脑瘫 康复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在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肿瘤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开颅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存活率85.36%、复发率9.75%均优于对照组的65.00%、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率ADL评分、C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在脑肿瘤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式 脑肿瘤 开颅肿瘤切除术
  • 简介:目的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行为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存在睡觉、玩手机等课堂消极行为,课堂上不与教师主动交流,遇到不懂的知识也不向老师提问;严重时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情绪和课堂设计,最终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旨在开展“互动”教学研究,矫正学生等课堂消极行为。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比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按学号随机选取200名学生,设置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开展互动教学研究,观察组学生随堂测验、动手能力及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互动”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互动参与度,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课堂教学 高职高专 教学方法 课堂消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