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38岁,职业:农民、养马多年。因肝区不适伴周身轻度发热3个月来我院就诊。体检:肝右肋下2cm,剑突下5cm,质地稍硬。肝区有轻度压痛及扣击痛。心肺X线透视检查无异常所见。一般状态尚可。

  • 标签: 肝包虫病 磁共振 肝区 肝脏
  • 简介:是从健康产妇胎盘血或健康人血中提取的一种含多种“抗体”的生物制剂。其作用机理为被动免疫,即把其他人体内的免疫物质(抗体)拿来,为己所用。由于大多数成人或产妇都曾与甲肝、麻疹、风疹、水痘和腮腺炎等“较量”过(感染过或隐性感染过),其血液内存在这些疾病相应的“抗体”,故对上述几种疾病有较明显的预防作用。但对其它常见的多种疾病,如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乙肝和癌症等,几乎无任何防治效果。

  • 标签: 丙球 抗体 补品 疾病 产妇 常见
  • 简介:患者,女,38岁,农民.因发热、咳嗽、咳痰3月余入院.胸片检查示两肺中下肺野网织样阴影,经抗生素治疗无效.因发热咳嗽久治难愈,疑为艾滋病毒(HIV)感染,在当地检查血液HIV抗体阳性并经复查证实.患者否认性传播及输血传播的可能性,但当地曾流行卖血浆,考虑有可能经此途径感染.同时检查肺部感染原因,作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灌洗液离心沉淀涂片,Giemsa和Wright染色,查见簇状和散的弓形速殖子,明确肺部病变为弓形性肺炎.经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弓形虫性肺炎 病例报告 合并症
  • 简介:囊尿管在留置尿管过程中,不需要胶布固定,且不易脱出,便于清洗会阴部而被广泛应用。教科书中,留置尿管的长度为普通尿管的长度,囊尿管按此长度,则插入过浅,囊部在尿道内充液可引起尿道损伤。我科于2001年4月—2003年5月对80例男患者留置囊尿管的长度进行观察,避免了上述弊端,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留置导尿 球囊尿管 尿道损伤 长度
  • 简介:报告了阿霉素磁性明胶微(Adr-MG-ms)的制备与性质,研究了超细氧化铁粒子的合成和磁性明胶微(MG-ms)在狗体内的栓塞效果。阿霉素磁性明胶微由2%阿霉素(Adr)、68%明胶和30%的磁铁粒子组成,微的平均粒径为22μm。在体外实验中,药物释放速度证明微有缓释的性质,磁铁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10nm,磁性明胶微与^99mTc标记磁性明胶微通过导管分别输入狗的肝动脉内进行栓塞,照相和血管造影显示在未加外磁场时磁性明胶微在左右肝叶分布几乎相等,而在1200高斯的外磁场作用下,靶部位肝左叶的微分布是肝右叶的2.25倍,而甲状腺、脑、心脏的微很微量,结果表明磁性明胶微在外磁场作用下是一个很好的治疗肝癌的栓塞剂。

  • 标签: 阿霉素 磁性明胶微球 肝动脉栓塞
  • 简介:八十年代以来,城市居民饲养宠物逐渐增多,因此城市弓形病,尤其是围产期弓形感染,近年已有不少报道,但有关隐匿型弓形病治疗后的远期效果国内文献报道不多。为了对此病有一全面认识,我们对12例患儿进行了2年后的追踪随访。本文病例选自1995年1月~1998年1月间于我院出生并诊断为先天性弓形病的新生儿,经过筛查,对19名隐匿

  • 标签: 先天性弓形虫病 隐匿型 弓形虫感染 追踪随访 先天性感染 组织损伤
  • 简介: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小牛血清的水溶液中加入丙酮和乙醇,然后在加热的情况下可形成稳定的小于500nm的微胶体溶液,这种方法产生的微可在较低温度(70-75)和较短时间(20分钟)内达到稳定,比较传统的高温(100℃以上)和长时间(30分钟以上)的加热制备法,这种丙酮乙醇加热变性技术有许多优点,这篇文章描述了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如丙酮,乙醇和小牛血清比例,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对微球形成以及四氯四碘荧光素包裹率的影响,由本方法产生的微可包裹40%左右的四氯四碘荧光素,在37℃和PBS溶液中,上述微胶囊在15天时间里释放了起始四氯四碘荧光素包含量的25-60%。

  • 标签: 丙酮乙醇加热变性技术 制备 小牛血清微球 小牛血清蛋白 微胶囊制造 四氯四碘荧光素
  • 简介:在胃肠钡餐仰卧位检查时,由于体位的改变,胃的位置会上升蜷缩于膈下,胃的长径明显缩短且胃体与胃底部分重迭,致使这一部分胃体成为检查的“盲区”。我院于1992年底开始使用日本东芝产DTW—300A型800毫安X线机,我们利用该机管可倾斜的功能,在仰卧位胃钡餐检查吋,使管向足侧倾

  • 标签: 斜球 胃体 重迭 仰卧位 胃钡餐 侧倾
  • 简介:目的制备布洛芬乙基纤维素微.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布洛芬乙基纤维素微,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并对所得微的外形、粒度分布、包封率及释放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该法所制微呈球形,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度分布为80~120μm,包封率可达88%.结论该成方法重现性好,简单易行,体外释药试验表明所得布洛芬微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 标签: 乳化-溶剂扩散法 微球 乙基纤维素
  • 简介:本文以磁性Fe3O4超细微粒为核,阿霉素为模型药物,乙烯吡咯烷酮为基质,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磁性高分子抗癌微。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Fe^3+/Fe^2+为1.8:1,pH值为11,温度在70℃以上可制得单一的Fe3O4;而在微的制备过程中,分散剂用量和搅拌速度是影响微大小和形貌的关键因素。

  • 标签: 阿霉素 磁性抗癌微球 乳液聚合法 制备工艺
  •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生菌提取物(BCEF)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神经内分泌影响.方法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上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下丘脑皮质酮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采用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信使核糖核酸表达.结果BCEF50、100mg·kg-1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下丘脑升高的皮质酮含量;BCEF25、100mg·kg-1可明显抑制模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升高;BCEF50mg·kg-1可显著抑制模型大鼠下丘脑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mRNA的过度表达.结论BCEF可改善抑郁大鼠过度应激的神经内分泌表达,这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慢性应激抑郁 神经内分泌 提取物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放射免疫分析法 聚合酶链反应法
  • 简介:采用连续流动系法对肝动脉栓塞用莪术油明胶微的体外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流速、介质、交联剂用量及交联时间和微的粒径均对体外释放有影响,但灭菌对微的体外释放无影响。12小时后,释放80%的药物。药物从微中的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释放机制为溶蚀加扩散。

  • 标签: 莪术油 莪术醇 明胶微球 体外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