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舒地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舒地20mg/次,2次/d,14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并观察有无头痛、恶心、腹泻、皮疹、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结论法舒地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

  • 标签: 盐酸法舒地尔 RHO激酶抑制剂 脑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甲磺酸舒地(ethanesulfonicfasudil)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损伤组、损伤给药组(甲磺酸舒地三个剂量:10^-7、10^-6、10^-5mol·L^-1)。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定量比色、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测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扫描评价不同浓度甲磺酸舒地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测定各组脑片SOD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脑片TTC染色后OD值明显降低,LDH释放明显增加(P〈0.05)。与损伤组比较,给药组脑片TTC染色后OD值明显升高(P〈0.05);LDH释放明显降低(P〈0.05);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扫描显示损伤给药组脑片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损伤组。结论:甲磺酸舒地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够减轻缺氧缺糖损伤所致大鼠脑片神经元损伤及其凋亡,甲磺酸舒地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 标签: 甲磺酸法舒地尔 大鼠 脑片 缺氧缺糖损伤 神经保护作用
  • 简介:目的:建立拆分阿罗洛手性对映体的手性固定相HPLC。方法:采用纤维素直链淀粉类手性固定相ChiralpakAI)_H色谱柱(250mm×4.6mm,5μ/lm),考察了流动相比例、流速、碱性添加剂等因素对阿罗洛手性对映体拆分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最佳拆分条件:流动相为正己烷一乙醇一二乙胺一三乙胺=30:70:0.1:0.1(V/V),流速为0.4ml/min,检测波长为315nm,柱温为25℃,阿罗洛对映体拆分的分离度为3.033,对映体能够得到良好的拆分。结论:该操作简便,可用于阿罗洛对映体的分离及质量控制。

  • 标签: 阿罗洛尔 手性拆分 淀粉类手性固定相 色谱法 高效液相
  • 简介:目的建立盐酸艾司洛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相关规定进行试验。结果本品最大不干扰浓度以盐酸艾司洛计为1.2mg.mL-1。结论所建立的盐酸艾司洛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具有可行性,其内毒素限值可定为0.20EU.mg-1。

  • 标签: 盐酸艾司洛尔 细菌内毒素检查 干扰试验
  • 简介:目的构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护理标准方案,为临床提供规范指引及衡量指标。方法基于流程再造绘制出现行流程图,使用小组讨论圈选重点环节,初步构成标准条目,然后运用德菲(Delphi)进行修正及确定。结果两轮专家函询两轮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69与0.86,Kendall协调系数(W)为0.083~0.324,显著性检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程改造前后病人、医生及护士满意度,手术开台时间、连台间隔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有改善。最终确定由3个维度,20个条目构成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护理标准方案。结论基于流程再造与德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护理标准方案可信度高、具有规范性及实用性,适用于各类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 标签: 流程再造 达芬奇机器人 德尔菲法 手术护理 标准方案
  • 简介:目的:研究盐酸舒地(hydroxylfasudil,HF)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阳性对照药组);盐酸舒地组(HF两个剂量:3mg·kg^-1、10mg·kg^-1)。于造模手术后第一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生理盐水,每天一次,共30天。以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电生理记录大鼠在体海马LTP;按试剂盒说明分别测定大鼠皮层和海马MDA含量、SOD活性、GSH-PX活性以及NO含量。结果: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诱导了大鼠明显的学习记忆能力损害,水迷宫实验中模型组大鼠游泳时间延长、空间辨别能力下降,在体电生理记录中模型组大鼠LTP诱发困难;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导致大鼠皮层和海马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NO含量下降。给予盐酸舒地能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改善脑缺血所致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害,并能明显阻遏脑缺血所致的皮层和海马MDA含量的增加,SOD活性和GSH—PX活性的显著下降以及NO含量的下降。

  • 标签: 盐酸法舒地尔 缺血性脑损伤 大鼠 学习记忆 保护作用 机制
  • 简介:目的:建立甘草总黄酮混悬液中总黄酮和甘草查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UV)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总黄酮和甘草查酮的含量。结果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结论通过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及回收率试验等证明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甘草总黄酮混悬液 总黄酮 甘草查尔酮 含量测定
  • 简介:作为国内第一家升级品牌形象的药店联盟,特格的出发点包括两条:一是找到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方法与模式;二是与会员形成资本共同体,提升联盟的市场价值。

  • 标签: 品牌形象 再造 消费者需求 市场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将前期发表的已有药品不良反应(ADRs)损害程度评分标准再细化,制定出更加可行的ADRs损害程度评分标准,并将两种评分标准应用于ADRs报表,对每例个案进行评分,比较标准细化后的效果。方法:利用德以问卷形式咨询20位医药卫生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对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ADRs损害程度新的评价标准中每个指标的分值,据此修订新的评分标准。应用新旧两种评分标准对ADRs报告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本研究制定的评分标准包含由轻到重共17项指标,定义分值为9~100。1494例报告中一般的ADRs占85.81%,新的一般的ADRs占12.58%,严重的ADRs占1.07%,新的严重的ADR占0.54%。两种评分标准评分得到的SIADRs值排序有差异。结论:新制定的ADRs损害程度评分标准比前期发表的已有的评分标准更细化、更精确、更可行。对药品临床应用安全风险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评价标准 损害程度评分 德尔菲法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前列地与丁咯地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前列地组40例和丁咯地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银杏叶提取物与能量合剂治疗,在此基础上,前列地组予前列地注射液10μg加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丁咯地组予丁咯地注射液200mg加于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均以10天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病例的总有效率、耳鸣和眩晕症状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总有效率前列地组为92.50%,丁咯地组为80.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地组耳鸣及眩晕恢复情况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观察到心衰、头晕、头痛、局部血管刺激征、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优于丁咯地,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前列地尔 丁咯地尔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舒地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早期卒中风险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2例性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舒地静脉滴注,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ABCD2评分、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定量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LT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T及APTT升高但正常。治疗前,两组患者ABCD2不同危险层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危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危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舒地治疗动脉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早期卒中风险,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 盐酸法舒地尔 低分子肝素 临床疗效 早期卒中风险
  • 简介:由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导致的肺部并发症和过大的呼吸功,被称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该综合征是造成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30周的早产婴儿中60%可发生。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在低肺容量下的稳定性,并具有抗萎陷或润滑作用。使肺泡保持张开。一旦肺脏完全丧失表面活性物质,肺泡即会萎陷,并且肺脏会变得僵硬。肺顺应性降低

  • 标签: 固尔苏 护理配合 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表现
  • 简介:脑梗死是目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致残率和复发率也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脑梗死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和痛苦,对本病正确、急时、合理的治疗对预后十分重要。我院近年来使用。前列地”(PCE)治疗脑梗死41例疗效显著,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前列地尔 脑梗死 中老年人 临床资科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患者男,56岁,因冠心病于2001年6月15日来我院就诊,给予比索洛(博苏)口服治疗,患者口服5mg(1片),6h后即出现双耳听力下降,伴高音性耳鸣,无眩晕,于耳聋出现18h后来我院就诊,检查示双耳道通畅,鼓膜完整、无充血,各标志清楚,活动度好,乳突无压痛.纯音测听示: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250~8000Hz各频率气、骨导听力均下降.

  • 标签: 比索洛尔 中毒性耳聋 冠心病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缬沙坦联合比索洛、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缬沙坦联合比索洛治疗,实验组接受缬沙坦联合比索洛、螺内酯治疗,对比2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缬沙坦联合比索洛、螺内酯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仅接受缬沙坦联合比索洛治疗的总有效率(78.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相关治疗之后,其心脏彩超各项指标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心脏彩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比索洛、螺内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缬沙坦 比索洛尔 螺内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列地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66例断指再植患者,并根据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罂粟碱与前列地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罂粟碱与肝素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术后7天断指再植指体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再植指体存活良好率为96.97%,坏死率3.03%;对照组患者术后再植指体存活良好率为93.94%,坏死率6.06%;两组患者存活良好率的对比(P>0.05)。结论前列地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险的出现有效预防,促使再植指体成活率有效提高。

  • 标签: 前列地尔 断指再植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