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从痰理论的历史沿革分析小儿癫痫形成的病理过程,认为津聚为痰,滞为,痰互结,又相互转化,互为恶患。提出了诊查癫痫要“见痰及”及“见及痰”。并在治疗上遵循治痰活血、治化痰的原则,同时在治疗该病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注重调理气机。根据小儿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在临床上按照证情变化灵活加减用药方可有效。

  • 标签: 小儿癫痫 痰瘀论治 活血化瘀 熄风定痫
  • 简介:目的观察清热凉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患儿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清热凉方治疗。治疗1月并随访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为9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后IgM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IgG水平下降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凉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儿童 风热伤络型 免疫功能 临床观察
  • 简介:张士卿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小儿哮喘辨治过程中强调从痰论治,用药灵活,善用经方,辨"症"加减;药用平淡,寒温佐制;虫类搜风,化痰祛。并附验案2则以资验证。

  • 标签: 小儿哮喘 痰瘀论治 名老中医经验 张士卿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凉解毒方辅助治疗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的临床疗效和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如口服激素及抗凝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清热凉解毒方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皮肤紫癜、腹痛、便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D-二聚体、抗凝血酶、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凉解毒方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患儿临床疗效满意,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效改善凝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小儿 湿毒内蕴型 清热凉血解毒方 凝血机制 临床观察
  • 简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机为湿、毒(热)、、虚。其中,本虚为发病之本,湿、毒(热)、为发病的重要外在因素。“”贯穿于该病发生之始终,故治疗上活血化法贯穿始终,再结合分期辨证论治,临床每获良效。此外,遵循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疗原则,以防止疾病迁延、反复。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湿 毒(热) 经验
  • 简介:目的形成新生儿高胆红素症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成立专家小组,利用前期文献调查的结果制定专家问卷调查表,共进行2轮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结出新生儿高胆红素症中医证、证候、治则、方药,各项指标的专家意见集中、协调程度较高。结论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问卷调查能很好地总结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中医诊疗方案,初步形成浙江省新生儿高胆红素症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中医诊疗规范 问卷调查 德尔菲法
  • 简介:目的观察清热凉软膏治疗婴儿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肛周脓肿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清热凉软膏外敷治疗,对照组予百多邦软膏外敷治疗,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χ2=1.667,P=0.197),但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667,P=0.010)。治疗后,2组疼痛、肿块面积、局部皮肤颜色和皮温症状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疼痛、肿块面积、局部皮肤颜色、皮温症状积分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凉软膏治疗婴儿肛周脓肿无手术创伤,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婴儿肛周脓肿 清热凉血软膏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健脾生颗粒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轻、中度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予健脾生颗粒口服,对照组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口服,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为84.0%,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6月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1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健脾生颗粒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婴幼儿 缺铁性贫血 健脾生血颗粒 临床观察
  • 简介:参阅相关文献井结合临床体会,将小儿多动症分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心阴亏虚、热扰心神,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湿热内蕴、痰火扰心,肝气郁结、肝失疏泄5,分别介绍其临床表现、理法方药。强调除药物治疗外,还应积极配合心理疗法。

  • 标签: 小儿多动症 辨证分型 中医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耳尖刺法辅助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我院儿科就诊的咽结合膜热患儿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耳尖刺法,每日1次,共3次。观察2组治疗后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眼结膜充血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眼结膜充血消失时间和口服退热药物的次数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尖刺法辅助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不仅可以缩短病程,减轻患儿咽痛及结膜充血的症状,而且可以减少退热药物的使用次数,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咽结合膜热 小儿 耳尖刺血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扶正凉法治疗儿童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停药并随访6月,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治疗组患儿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血尿、蛋白尿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扶正凉法治疗儿童复发性过敏性紫癜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复发性 扶正凉血法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清热凉方辅助治疗热盛迫血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清热凉方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5%,治疗组为9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紫癜、腹痛、关节肿痛、消化道症状及水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清热凉方辅助治疗热盛迫血型过敏性紫癜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改善腹痛、关节肿痛、消化道及水肿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热盛迫血型 清热凉血方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健脾补肾调督法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肌张力低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肌张力低下小儿脑瘫脾肾虚弱,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治疗期间患儿均脱失2例。对照组给予中频脉冲电治疗仪治疗,1次/d,每周6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调督法穴位按摩,1次/d,每周6次;2组均治疗1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股四头肌肌力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股四头肌肌力、GMFM评分均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调督法穴位按摩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能明显提高肌张力低下小儿脑瘫脾肾虚弱的肌力,改善粗大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瘫 肌张力低下型 脾肾虚弱型 健脾补肾调督法 临床观察
  • 简介:分析了近年来现代医家关于多种因素(如地域、发病年龄、发病季节、感染病原体等)对小儿肺炎中医证分布特点的影响,指出今后对小儿肺炎采取中医辨证时需做到因时、因地、因人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从而不仅可以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性,也能实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学思想。

  • 标签: 小儿肺炎 中医证型 分布特点 综述
  • 简介:从中医角度分析小儿脑瘫的病因病机,明确其诊断.指出痉挛脑瘫的中医辨证分属于肝强脾弱证,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开辟治疗脑性瘫痪的新途径,有利于规范中西医结合的诊疗常规和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加快脑瘫患儿的康复.

  • 标签: 小儿 脑性瘫痪 痉挛型 中医 肝强脾弱证
  • 简介:目的观察康复护理训练对45例痉挛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痉挛脑瘫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A肉毒素针剂注射,4U/k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训练,治疗后观察2组患儿的肌张力,肘、膝关节伸展度及踝关节活动度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各级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关节伸张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关节伸张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足背屈曲角角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观察组足背屈曲角角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能降低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改善患儿肘、膝关节的伸张度和踝关节活动度。

  • 标签: 脑瘫患儿 痉挛型 康复护理干预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头针联合Bobath法治疗小儿痉挛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痉挛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Bobath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1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量表评分和综合功能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shworth肌张力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综合功能临床总有效率为64.29%,治疗组为9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痉挛改善临床总有效率为50.00%,治疗组为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针联合Bobath法治疗小儿痉挛脑瘫,可明显提高患儿的GMFM量表评分和综合功能评分,改善Ashworth肌张力,提高临床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痉挛型脑瘫 小儿 头针 BOBATH法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健脾开胃饮治疗脾虚泄泻(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13年4月东莞市中医院儿科及脾胃病科门诊、住院收集的60例符合小儿脾虚泄泻纳入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口服健脾开胃饮半支,1日3次,疗程为10d;对照组予口服思连康1粒,1日3次,疗程为10d。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健脾开胃饮治疗脾虚泄泻(迁延性腹泻)有显著疗效。

  • 标签: 脾虚型泄泻 迁延性腹泻 健脾开胃饮 对照治疗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导致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误诊的常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来经治的21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结果21例患者中,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10例,结核性关节炎5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风湿热3例。结论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极易误诊,需提高对此病的警惕性,早期做出正确诊断。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儿童 误诊
  • 简介:目的探讨城市与农村小儿肺炎中医证及病原体的特点。方法对300例小儿肺炎患儿住院当日进行中医辨证分,并进行病原体检测,观察城市与农村小儿肺炎中医证及病原体的临床特点。结果小儿肺炎中医证之风寒闭肺证、风热闭肺证多见于城市患儿;痰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心阳虚衰证多见于农村患儿;小儿细菌性肺炎多见于农村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城市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农村患儿;乙型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城市患儿。结论探讨小儿肺炎在城市与农村发病时的中医证特点及病原体感染特点,对提高广大基层医师辨证施治及病因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城市 农村 小儿肺炎 中医证型 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