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初步探讨,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付出与受益方财政补偿、生态保护区建立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矿产资源开采收入提取、水电发电收入提取等近期实施补偿的方式,为我国水土保持补偿分类试点及逐步推广,尽快建立和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以加快我国水土流失防治,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机制 资金补偿
  • 简介:生态补偿机制是连接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纽带,也是减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压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只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有针对性的实践较少,尤其是缺乏经过实践检验的生态补偿技术方法与政策体系。为了使河北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政策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根据河北省水土保持实际情况初步划分了3个不同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区,提出了各生态服务区的生态补偿对策和补偿强度,并阐述了建立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 机制
  • 简介:高岭土矿山的开发已经导致当地生态环境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矿山生态恢复。本文以福建省闽清县白中镇普贤高岭土矿山废弃地为例,讨论了高岭土矿山的生态补偿问题,分别为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方式、补偿金的使用以及补偿标准。而其中补偿标准又是最为重要的,主要由矿山开发前为林地时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和矿山开发后进行生态恢复所需费用决定。计算结果表明,该矿山开发前所具有的生态价值为2050280.86元,矿山开发后进行生态恢复所需费用为1971762.6元,因此,开发此矿山大致需要补偿4022043.46元,补偿标准为251377.72元/hm^2。

  • 标签: 高岭土矿山 生态补偿 生态价值
  • 简介:利用成本收益法计算辽东地区5个主要树种1个轮伐期内各林龄的价值,以及辽东地区公益林的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并以此为依据,得出辽东地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标准。结果表明:辽东地区公益林的总价值为1146.2752亿元,折合成单位面积公益林价值为9.314万元/hm^2;辽东地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合理的标准为158.85元/(hm^2·a)。研究结果可为辽东地区森林资源的评估及其生态效益补偿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公益林 经济评价 补偿 辽东地区
  • 简介: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方法,研究1985-2005年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1)1985-2005年,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草地和农地,占土地利用方式的75%以上,但农地面积总体在减少,林地面积在不断增加;2)聚落为最活跃的土地利用类型,聚落和湿地+水体呈扩张的发展趋势;3)土地利用变化引起区域生态环境效应,20年间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上涨约0.01%,其中森林增加最多,约为0.09%,农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最多,约为-0.02%,而生态服务功能中,除了与农地和荒漠相关的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服务功能下降外,其他生态服务功能均表现为增加;4)根据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确定该地区的生态补偿标准约为4亿2732万元。

  • 标签: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机制 黄土高原
  • 简介:本文针对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中水土流失的问题,分析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并针对该问题提出综合治理对策.

  • 标签: 湄洲岛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探讨
  • 简介: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求健全、完善政策体系,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该文回顾与评价了我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分析了我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政策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与对策建议,为制订今后一个时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战略提供参考。建议及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编制国家水土保持战略规划、成立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增加政府投入,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 标签: 水土流失 综合防治 政策体系
  • 简介:本文以2004年、2009年和2014年3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为主要依据,采用森林蓄积量、森林自然度、森林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和枯枝落叶厚度等级以及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等9项指标,分析了上海市森林生态功能综合指数现状及变化情况、变化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扩大林地面积、努力提高林地稳定性、积极开展森林抚育经营和科学优化森林空间布局等提高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水平的建议,对于上海市林业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生态功能综合指数 林地面积 森林结构 林地生产力
  • 简介:水资源的非安全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重难题之一。结合蚂蚁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设计与监测,重新认知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供需矛盾、水质污染和水旱灾害等问题,分析流域非和谐、非健康、非安全方面存在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超负荷用水、点面源污染及水环境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资源安全与人水和谐为目标,进行流域的生态保护、生态自我修复、生态治理和生态监控等综合管理。

  • 标签: 水资源 水环境 生态保护 流域管理
  • 简介:近些年,各地兴起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的热潮,本文依据于大量的河道治理项目的主体设计资料,选取了其中“清远市阳山县连江综合整治工程”作为河道治理项目的实例案例,根据其工程总布置及施工组织设计所产生的水土流失特点,浅谈并剖析其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期待为同类项目的水土保持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河道综合整治 水土保持
  • 简介:野外实践的绩效评估是衡量学生实践效果的途径之一,传统上野外实践的效果往往以老师单方面的评判为主,评价依据也较单一,忽视了学生作为实践主体所起的作用。在武夷山自然地理综合实践过程中借助于问卷、访谈方式调查学生对实践点的评价,实践过程、效果的分析,结果发现,尽管学生们总体上肯定野外实践的效果,但实践路线的安排、实践前的背景介绍、实践过程中分组的讲解等是影响野外实践效果的关键因素。

  • 标签: 绩效评估 野外实践教学 武夷山
  • 简介:通过调查云南省沾益县洞上河项目区大德小流域自然概况、农村社会经济状况、水土流失成因,对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状进行分析,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针对小流域特点,提出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整治方案,同时提出植被建设、封禁治理等措施,以有效推进岩溶区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 标签: 农业综合开发 岩溶区 综合治理
  • 简介:我国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的小流域治理历史悠久,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历了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探索出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治理理念、治理措施及管理体系,取得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和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先后对上万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总面积达38万km2;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包括治理理念和治理目标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小流域管理机制不健全和资金投入体制亟待完善等。在新时期,小流域综合治理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原有的思路框架中,要在继承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小流域综合治理新的内涵,使其产生新的活力,使之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广大民众对居住和生产环境条件不断提高的需求。在当前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应注重当地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布设防治体系,逐步调整综合治理内容、治理措施和综合治理目标,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管护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以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需求。

  • 标签: 小流域 综合治理 治理成就 管理机制
  • 简介:城市现代化的加速和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传统的工程治理技术已不能满足城市河流治理的需要,以生态学为基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河流近自然治理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结合国内外城市河流的近自然综合治理研究,探讨今后城市河流研究应注意的内容。

  • 标签: 城市河流 近自然 河道整治 滨水区
  • 简介:摘要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是事关库区生态环境改善成败和三峡工程长久安全运行的大事。湖北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8517.6km2.轻度以上流失面积约为4600.3km2,总侵蚀量为1280.1万t。水土流失导致土壤退化、旱涝灾害频繁、河床抬高、水利设施被毁等问题,已成为影响湖北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土流失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二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针对湖北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主要成因,提出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对策。2009年底,湖北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总面积6775.8km2,比2008年增加111.1km2,其中小流域4829km2,“十一五”累积治理水土流失265.3km2,成果显著。

  • 标签: 三峡库区 水土流失 综合防治
  • 简介:三河小流域在中亚热带沿海低山丘陵区具有代表性。本文就该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建立,河道与农田工程的建设和利用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与效益分析评价。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治管结合,河道与治田工程结合,水保林与经济林结合等管理建议。

  • 标签: 水土保持 小流域治理 综合效益
  • 简介:摘要坡耕地是指分布在山坡上的旱地,平整度差,水土及养分流失严重,作物产量低,严重制约着旱地农业的健康发展。坡耕地综合治理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效果,而且还能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附加值并减少泥沙入水库。通过对六枝特区坡耕地综合治理实践,认为明确重点、强化施工过程控制、保证质量及严格管理是保证坡耕地综合治理成果的关键,通过治理,使坡地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促进了区域农业健康发展,并为贵州省坡耕地治理提供了示范和借鉴作用。

  • 标签: 坡改梯 施工 管理
  • 简介:福建省永春县针对山区山地资源多、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低,农村经济发展慢的实际问题,多年来探索实践出一条治理水土流失与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成功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1985年440km^2减少为247km^2,治理区土壤侵蚀模数由3103,78t/km^2·a减少为545.86t/km^2·a,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52.3%提高到67.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65元提高到4543元,农村呈现出山绿水清农民富的优美景象。全县已治理小流域35条,其中有狮峰、吾江、岵山、湖洋4条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

  • 标签: 小流域 综合治理 农民致富
  • 简介:根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项目”中“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研究课题”所取得的相关成果,总结全国“十五”期间建设项目的概况、建设项目所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土流失量及其分布特点,从法制建设与宣传教育、科研和技术支持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 标签: 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 简介:通过西北黄土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考察,在对该区水土流失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经验,提出水土保持与综合治理的目标和对策。根据遥感分析,黄土高原地区2000年土壤侵蚀面积41.9万km^2,占总面积的67.14%,其中水力侵蚀占总面积的52.78%,风力侵蚀占总面积的14.11%。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及其面积发生显著变化,强度侵蚀面积显著减少;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平均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4.1亿-4.5亿t。该区综合治理对策是:以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以黄土丘陵区与风沙丘陵区为主,以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生态修复规模,加快林草植被建设;加大淤地坝建设力度,加快实施坡改梯工程;加强水土保持科学与技术研究,为治理工程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 标签: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