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水土保持在小流域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融合土地生产潜力模型,改进广泛用于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生态足迹法,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市房山区蒲洼小流域的水土保持贡献评估。结果表明,模型的改进有效地减小了传统比较分析中的偏差,在案例分析中取得了较为可靠的结论:蒲洼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使其生态承载力提高了30.9%,生态赤字减少了66.7%,从而显著改善了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水土保持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小流域 生态承载力
  • 简介:环境污染、矿产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制约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我校水土保持教育课体会到在化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重要性,本文从时代的要求、学科特点、教育方法等角度论述在化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一些做法,让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能够自觉保护环境,在将来的工作中有强烈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 标签: 化学教学 渗透 可持续发展 环境教育
  • 简介: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4个准则层17项指标组成的简单、实用的岩溶地区石漠化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金沙县5条小流域(水井湾小流域、小洋溪小流域、楠木溪小流域、伍所河小流域、干沟小流域)为例,采用2010年统计数据,运用改进的阂值法进行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运用线性加权评价模型计算可持续发展度,对岩溶地区石漠化小流域进行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结果表明5条小流域均未达到可持续发展水平。指出石漠化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贡献指标,并分析各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以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促进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石漠化 小流域 可持续发展 评价
  • 简介:摘要通过对比秭归县水土保持工程开展前后的水土流失状况,总结了综合治理实施23年来的丰硕成果,重点分析了水土保持在控制水土流失、抢救耕地资源、拓宽生产领域、振兴农村经济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深远影响。提出水保工程抓住环境中的“水”和“土”两个因子,按照水土流失区的自然规律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断解决因水土流失引发的各种矛盾,建立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机制,对于遏制水土流失、改善和提高环境容量与质量、发展农村经济,以及群众脱贫致富产生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可持续 基础工程
  • 简介:毕节地区自1989年实施长治工程,建设精品示范小流域工程及生态建设扶贫项目,对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毕节地区开展小流域治理工程的分析,阐明了贫困山区进行生态建设的迫切性,并针对贫困山区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适合山区水土保持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同时也指出了贫困山区水保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标签: 毕节地区 贫困山区 小流域 可持续发展 灾害预警
  • 简介: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高级圆桌会议于2004年11月5日至7日在江西南昌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全球水伙伴(中国)、世界水土保持协会和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共同主办,会议由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组织委员会主席董哲仁教授主持,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技术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长、水利部原部长杨振怀,水利部鄂竟平副部长、江西省胡振鹏副省长出席了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词,

  • 标签: 中国 可持续发展 伙伴 技术顾问 主席 全球
  • 简介:为北京市山区生态环境建设、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以蒲洼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适用的、可操作的、简化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类目指标层、项目指标层和指标变量层构成.目标层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度,类目指标层为社会发展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项目指标层为物质需求度、核心发展度、经济富强度、资源丰富度和环境容忍度,指标变量层由16个具体的指标构成.按照从低层到高层的次序,逐层计算各项指标值,最终得出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度的指标值.对不同年度蒲洼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与分析.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指标 经济发展 项目 社会发展能力 资源丰富
  • 简介:水土流失是爪龙溪小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的发展.通过对爪龙溪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即积极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动员群众,运用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完善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小流域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山坡地防灾工程的规划设计,常需考虑地文与水文参数,而这些参数常具有高度之不确定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导致灾害的评估结果潜藏风险,也造成防灾工程规划设计之可靠性不足;因此,首先介绍风险与可靠度分析的基本概念,然后说明如何利用此概念来进行土石流发生条件之风险概率分析,以及如何结合可靠性概率来评估高含砂水流之设计流量。

  • 标签: 风险 可靠性 土石流 高含砂水流
  • 简介:在阐述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功能与作用,辨析森林碳汇、林业碳汇、碳汇林业的概念和意义的基础上,总结中国碳汇林业的实践。据此,提出加强碳汇林业管理的建议:以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为主线,加强全国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和碳汇项目计量队伍资质管理,促进低碳经济林业试点工作。

  • 标签: 发展 碳汇林业 气候变化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东江水源区(东江上中游)水土资源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在于原生植被的过度砍伐,果业开发和速生商品林的建设及工业项目开发建设水保措施不落实,工业污染和城乡"三废"未有效处理,水资源受益区与保护区行政区划分隔,上下游水土资源保护的得、失不平衡;同时,提出了从落实各地政府的水土资源保护责任、建立流域生态协商机制、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机制 东江
  • 简介:日前获悉,我刊副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崔鹏研究员在南非召开的第十四届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科学委员会(SC)会议上,当选为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科学委员会委员,任期截至2018年12月31日。这是自2010年IRDR成立以来,我国当选的唯一一位科学委员会委员。

  • 标签: 灾害风险 研究计划 国际科学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成都山地灾害 国际社会科学
  • 简介:根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项目”中“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研究课题”所取得的相关成果,总结全国“十五”期间建设项目的概况、建设项目所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土流失量及其分布特点,从法制建设与宣传教育、科研和技术支持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 标签: 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 简介:江苏省沿海平原沙土区地表沙土松软,土壤扰动后,在强降水的情况下极易产生流失。随着开发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加,导致沿海地区的河道淤塞,灌排困难,农田日益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本文以华能启东风电场工程为例,在分析沿海平原沙土区水土流失成因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和存在的水土流失隐患,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平原沙土区域的水土保持工程的措施设计和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落实和水土保持设施实施后,项目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防治,为开发建设项目中类似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了典型的经验。

  • 标签: 沿海平原沙土区 水土流失防治 水土保持 措施
  • 简介: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是国家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农民筹资投劳缓解了水保资金的压力,在实施了3年的项目中,对当前农民筹资投劳面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水土保持 农业综合开发 筹资投劳 对策
  • 简介:本文从闽北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出发,针对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体系,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

  • 标签: 生态农业 现状 对策措施
  • 简介: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本文针对福建省油茶产业现状,分析了当前油茶产业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以及市场前景,并提出了油茶产业发展对策和保障措施。

  • 标签: 油茶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 简介:近年来,广元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践和探索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管理和投入机制、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广元市实施“农发”水保项目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效、所采取的关键措施,并指出了目前该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存在的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 标签: 水土保持 项目建设 经验 对策
  • 简介: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研究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在简述了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敏感性、适应性的概念的基础上,从敏感区定性划分、区域脆弱性的定量分析、粮食作物的脆弱性分析三方面概括总结了我国近20年来在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和适应对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展望。

  • 标签: 农业生产 气候变化 脆弱性 适应对策
  • 简介:在我国水土流失影响分析与损失分类的基础上,构建系列评估模型方法,对1990年和2000年水土流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分类与分区评估。结果表明:水土流失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显著,尤其是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西南和西北地区;2000年全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和强度均较1990年有所降低,但经济损失却增加了34.8%。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 标签: 水土流失 经济影响 损失评估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