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4 个结果
  • 简介:走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发展道路是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总体方针。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社会服务实现农机资源的共同利用,破解小规模分散经营与机械大生产的矛盾,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这对于以小田块分散经营为农业生产基本特征的浙江来说尤显迫切。

  • 标签: 服务社会化 农机资源 浙江 农业机械化发展 分散经营 农业生产
  • 简介: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培育各类专业市场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农机社会服务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服务内容。如何提升农机社会服务整体水平,让县域内有限的农机为更多的农户提供服务

  • 标签: 农机社会化服务 农机信息 中共中央国务院 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 经营主体
  • 简介: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等农机社会服务主体规模日益壮大,成为了提升农业机械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中坚力量。目前,全区农机合作社总量达29家,拥有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2台以上的农机大户50余户,普通农机户150余家,每年作业服务面积1.6万余hm^2。

  • 标签: 农机大户 服务主体 社会化 秀洲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机械化水平
  • 简介:近年来,为提高粮食生产规模、组织程度,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邳州市积极争取财政支农创新项目,扶持项目区5镇1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结分析邳州市粮食生产全程社会服务项目建设情况,为全省粮食生产全程社会服务提供思路与方法。

  • 标签: 粮食生产 全程社会化 服务 创新
  • 简介:Ⅰ农户经营模式下发展农机社会服务的必要性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创新克服了在集体经营条件下的平均分配制度和管理成本高,所带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低和集体、个人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在责任制实施之初的头几年,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高涨,粮食生产大幅度提高。但在几年之后,由于粮食价格增长幅度低于工业农用产品(化肥、农药、生产工具等)的增长幅度,农民常常会遇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并且由于土地狭窄,从事粮食生产规模过小,商品率低,生产严重不经济,导致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下降。再加上农业以外产业经济迅猛发展,使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增大。农民作为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在发现进行粮食生产不能实现致富之梦后,就会不断地调整生产

  • 标签: 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机服务 粮食生产 农机社会化服务 经营模式 增长幅度
  • 简介:一、农业生产基本现状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江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度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总面积3245.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96米。在全县总面积中,有农耕地163.84万亩(习惯亩为59.98万亩),其中水田4.22万亩(习惯亩2.2万亩),旱地159.62万亩(习惯亩57.78万亩)。赫

  • 标签: 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机管理 农业生产 农业机械化 习惯亩 农机推广
  • 简介: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为加速农机化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实践证明:抓好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对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农业经营的客观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良种良法的推广、复种指数的提高、农村综合开发的深入以及

  • 标签: 农机社会化服务 服务体系建设 农机化事业 农业机械化 健康发展 农机化服务
  • 简介: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农业机械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农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立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推动了我区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以中心为龙头、乡(镇)为重点、村为主体、户为基础的农机社会服务体系。

  • 标签: 农机社会化服务 体系建设 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 服务队 农机服务体系
  • 简介:地处湖北最西端、海拔最高的山区贫困县级市——利川市,加速农业机械发展步伐,1998年春节过后,市委、市政府分管农业的于德海副书记和陈德武副市长就来到市农机局,召开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现场会,专题研究成立农机服务组织的问题。会议决定,市政府拨出5万元,并从财政周转金中列出10万元作为组建农机服务组织的专项资金。同时市政府下发了会议纪要,要求全市各乡镇都要大力支持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千方百计挤出一定资金扶持服务体系建设,把扶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放

  • 标签: 农机服务组织 市政府 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机械化发展 利川市 财政周转金
  • 简介:水稻机插秧开展社会服务是江阴市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农机作业服务项目。机插秧作业服务与机耕、收割等相比,具有环节多、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大、涉及面广等特点,相应会造成作业服务经济效益不稳定。为此,笔者在7、8月份,就机插秧开展社会作业服务经济效益等问题开展了调研,先后走访座谈了全市13个镇的52名开展机插秧社会服务的用户,统计了其中有一定代表性的18位用户的各项成本支出等数据,分析了影响机插秧开展社会作业服务经济效益的一些关键因素,提出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有效途径。

  • 标签: 经济效益分析 社会化服务 作业服务 机插秧 江阴市 水稻
  • 简介:桐乡市濮院镇油车桥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坐落于地处浙江省桐乡市的“中国羊毛衫名镇”——濮院镇。该镇地处长三角平原腹地,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被誉为“鱼米之乡、百花盛地”。发达的羊毛衫产业,富裕了一方经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动了土地流转,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应用大型农机装备、提高农业机械水平创造了条件。

  • 标签: 农机社会化服务 专业合作社 桐乡市 粮油 车桥 农业机械化水平
  • 简介:2002年,安顺市的农机教育培训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全市农机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围绕农机教育培训工作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总要求,结合我市农机教育培训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取得了可喜

  • 标签: 农机教育 农机培训工作 服务社会 “三个代表” 农机校 农机驾驶员
  • 简介:我国农机服务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萌芽,到现在开始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在这10多年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具体的发展条件不同,出现了各具特点的发展模式,对一些典型模式的产生背景、组织形式、经营方式、运行机制、作业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具体的分析,

  • 标签: 中国 农业机械化 服务产业化 发展模式
  • 简介:回顾我市近年来农机化工作,我们着重抓住了三点:一、坚持加快发展,根据市场变化趋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1995年,我市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改革。一改发展模式,即改原来的集体为主体为农户为主体的农机化资金投入形式,并通过政策鼓励,市、乡、村层层实行补贴,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农机的积极性,从而兴起了购买农机的新热潮。目前,全市农民自筹资金占农机投入的比重已超过60%。二改补贴形式,即对购买农机的资金补贴在政策上作了调整:在补贴投向上,改变了过去只补集体、不补个体的做法,鼓励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在补贴方式上,改单一财

  • 标签: 农机服务市场 转换经营机制 农业机械 农机化工作 市场变化趋势 农机事业发展
  • 简介:水稻机插秧技术在淮安市经过多年推广,目前已进入巩固示范创建成果的新阶段。回顾水稻种植保姆式托管服务在淮安的发展历程,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此类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发展规范和建议。

  • 标签: 水稻生产 保姆式托管 发展建议
  • 简介:我市作为全省农机化试点县,已拥有农机固定资产近2亿元,农机总动力33.91万千瓦,平均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40千瓦,分别较“七五”期末增长了117%、23.6%和12.8%。农业机械的发展,推动了我市农业现代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全市已组建各类小农场2562个,面积13.05万亩,占全市商品粮田的62.1%,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 标签: 农机服务队 农机化 适应形势 农机产业化 农机维修 农业机械化
  • 简介:几年前,我们安陆市农机技术推广站是一个仅有干部职工5人,工资难以解决的小站。为了在竞争中求发展,我们穷则思变,狠抓科技推广与生产相结合,着力在服务、创收、发展上做文章,使一个小站发展成为现有五部(信息服务部、农机技术培训部、农机经营部、农机修理部、农机技术检测部)一会(安陆市农业机械协会)一公司(农机化作业服务公司),现有干部职工17人,专业技术人才14人,年创收61.35万元的大站。回顾一下我们发展的历程主要有以下几点。1逼出一套"穷办法"1.1推广站"搭台"合伙唱戏。1997年初浙江四方集团(永康拖拉机厂)为寻求自己生产的耕整机、收割机的销路市场,到处寻找机具表演现场,我们了解到这一信息后,及时与该集团联系,经

  • 标签: 农机技术推广 农机化 安陆市 农业机械 推广站 服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