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砒砂岩区沙棘种植地区,从中尺度上来看,沙棘与其他林、草、农地、河道、路面等一起,组成了6类水平空间结构类型。从小尺度上来看,沙棘人工林主要呈片状、横带状、纵带状、零散等4种分布类型,而这4种分布类型又与自然群落分布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嵌式分布等类型发生着一定关联。对于沙棘来说,集群分布并不是一种十分有利类型,要采取带状平茬等措施,防止沙棘郁闭后早衰和死亡;而横带、纵带甚至零散分布类型,应为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最佳水平结构类型,营林工作中应予以培育。

  • 标签: 砒砂岩 沙棘 人工林 中尺度 小尺度 水平分布
  • 简介:沙棘果皮、种子、果渣中或果实处理过程中产生液体中可能含有数量可观珍贵天然抗氧化剂。人们寻找可代替合成抗氧化剂天然抗氧化剂兴趣逐渐上升,大量研究也因此产生。据记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果实是黄酮醇丰富来源,黄酮醇由异鼠李素糖苷,五羟黄酮,4,5,7三羟黄酮醇组成。同时,还发现其它天然抗氧化剂浓度也很高,如原花色素,抗坏血酸,生育酚和类胡萝卜素。果汁从浆果中提取,引流至剩余滤饼,

  • 标签: 黄酮醇苷 沙棘果渣 天然抗氧化剂 结构 合成抗氧化剂 果实处理
  • 简介:本文重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实施前一年(1998年)、中期(2003年)、最后一年(2008年)3个控制年份,通过专用软件,分类型统计各景观要素面积、斑块数等,区域内景观成分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砒砂岩区沙棘及其他生态工程建设实施基础,区域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景观本底由盖沙地和稀疏植被分庭抗衡,逐渐过渡到以稀疏植被、灌丛、林地和沙棘等各类植被为主。沙棘渐渐成为区域景观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生态环境改善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 标签: 砒砂岩 沙棘 景观 结构 斑块
  • 简介: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九十年代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其中阔叶林主要是刺槐林及刺槐与侧柏混交林,研究其植被结构以后人工林营造和抚育有重要意义。分坡向、坡度和混交类型,选择了不同类型24块标准地,测定各标准地内乔木树高、胸径、冠幅和枝下高,利用二元材积表,计算样地立木材积量,同时测出草本层生物量和枯落物层生物量。通过比较草本层、枯落物层生物量和乔木层材积量,由此确定在不同立地类型内种植何种混交林最佳。

  • 标签: 黄土区 植被结构 立地类型 混交林 生物量
  • 简介:针对砒砂岩地区困难立地生态恢复与合理利用问题,选取2-10a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不同林龄群落结构及植物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砒砂岩地区人工种植沙棘后,随着沙棘林龄增长,植物种类逐步增加。造林初期,林下草本植物以一年生且旱生植物地蔷薇为优势种群;造林3a后,以多年生植物赖草、阿尔泰狗娃花为主要优势种;造林8a,地带性植被—百里香和本氏针茅成为林下建群种,一年生草本所占比重降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层次结构合理。

  • 标签: 砒砂岩地区 沙棘群落 植物多样性
  • 简介:本文论述了沙棘果实和果汁一般特性,分析了沙棘果汁营养及保健功能,介绍了我国沙棘果汁应用、加工工艺、沙棘种植栽培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情况,指出沙棘果汁作为一种保健饮品发展潜力和方向。

  • 标签: 沙棘 果汁 保健
  • 简介:干旱条件下,不同种质沙棘营养生长适应性差异较大,中国沙棘和杂交沙棘营养生长适应性显著强于俄罗斯良种沙棘,后者各品种间营养生长适应性有差异;干旱缺水是影响不同种质沙棘主导因素,年降水量少于400mm时,无灌溉或地下潜水补给沙棘,营养生长适应性将大受影响,造林建园时应给予充分重视。

  • 标签: 沙棘 干旱 营养生长 适应性
  • 简介:用LI-6400光合仪黄土高原中部系统测定了人工沙棘林各种光合生理指标,主要结果为:叶光强响应曲线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3.677μmol·CO2·m^-2·S^-1、0.0517mol·mol^-1、7.367μmol·CO2·m^-2·S^-1、71.15μmol·m^-2·s^-1和213.7μmol·m^-2·S^-1。CO2浓度响应曲线参数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暗呼吸速率、羧化效率及最大光合速率分别为150.00μmol·mol^-1、506.834μmol·mol^-1、-1.100μmol·CO2·m^-2·s^-1、0.0063mol·mol^-1和3.01μmol·CO2·m^-2·s^-1。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左偏单峰曲线,峰值10:00~12:00时。沙棘ETR变化与光合速率同步,最大荧光产量Fm'叶片转入黑暗后逐渐上升,17min左右趋于稳定;qP和qN变化不明显;当光适应叶片转入黑暗下之后,NPQ开始下降,25min左右达到稳定。沙棘荧光强度响应曲线变化与其普通光强响应曲线类似,参数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其值分别为-0.511μmol·CO2·m^-2·s^-1、14.72μmol·m^-2·s^-1、259.6μmol·m^-2·s^-1、8.494μmol·CO2·m^-2·s^-1和0.0347mol·mol^-1。沙棘叶片荧光CO2响应曲线与普通光源CO2响应曲线变化规律相似,荧光CO2响应曲线参数暗呼吸速率、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最大光合速率以及羧化效率分别为-0.0914μmol·CO2·m^-2·s^-1、87.12μmol·mol^-1、745.212μmol·mol^-1、17.90μmol·CO2·m^-2·s^-1和0.0077mol·mol^-1。

  • 标签: 黄土高原 沙棘 干物质 光合特点
  • 简介:本文分析了新疆发展沙棘优势,探讨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沙棘产业发展应考虑主要技术环节,针对沙棘产业发展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建议。

  • 标签: 生产建设兵团 沙棘 产业 发展 思考
  • 简介:尊敬大会主席,各位理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国际沙棘协会,各位代表前来参加第四届国际沙棘协会大会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向承办这次大会东道主俄罗斯联邦阿尔泰边疆区政府、俄罗斯联邦农业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和西伯利亚利萨文科园艺研究所我们热情、周到安排表示诚挚谢意。

  • 标签: 协会 沙棘 国际 开幕式 俄罗斯联邦 主任
  • 简介: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这次会议是自2003年后召开又一次全国沙棘研讨会,来自全国从事沙棘种植、科研和生产12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彰显出我国沙棘研发队伍不断壮大和沙棘事业蓬勃发展。1我国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主要成就1985年,时任水电部部长、原国家政协副主席钱正英院士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一个突破口”建议,

  • 标签: 沙棘种植 事业 协作 主任 资源建设 黄土高原
  • 简介:用外源生根素处理插穗和在不同基质中培养方法,研究了沙棘插穗不定根形成与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看到了沙棘插穗五种内源激素基底含量是:生长素和乙烯含量偏低;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含量偏高。外源生根素处理提高了插穗内源生长素含量。当外植体插穗生根后,这五种内源激素含量又回到原来基底水平。外源生根素GGR6和ABT1适当提高内源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诱导了不定根早期发生。IAA/ABA和IAA/CTK高比值,有利于不定根发生。内源激素间动态平衡是不定根发生基础

  • 标签: 沙棘 生根素 内源激素 插穗 不定根
  • 简介:本文简要讨论了沙棘木蠹蛾中国目前状况及成灾主要原因,指出沙棘木蠹蛾是影响沙棘种植推广主要因素.造成严重虫害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缺乏该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了解及监控技术.根据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综合研究,沙棘木蠹蛾控制对策有:(1)开发木蠹蛾性引诱剂;(2)保护和利用其天敌;(3)培育抗虫和抗旱品种;(4)改变沙棘林管理技术.

  • 标签: 沙棘木蠹蛾 病虫害 性引诱剂 天敌 控制技术
  • 简介:本文阜新进行“丘依斯克”和“中国丰宁”沙棘亚种间杂交子代林研究,选育出了7个表型良好杂交类型。果实颜色以黄色、橘红和橘黄为主。果实百果重40~70g,成熟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明显优于其母本俄罗斯引进类型。在生长势和抵御沙棘木蠹蛾危害方面表现出较强适应性。沙棘亚种间杂交子代,无论果实方面,还是在生长势和抗性方面,都初步表现出较为明显杂交优势,阜新地区具有良好推广前景。

  • 标签: 沙棘 杂交类型 适应性
  • 简介:本文通过调查,阐述了近年来晋陕蒙砒砂岩区各旗(县)农民沙棘协会发展状况,分析了农民沙棘协会在沙棘生态建设、沙棘产业化、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总结了“企业+农民沙棘协会+农民”沙棘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了农民沙棘协会发展方向和思路。

  • 标签: 农民沙棘协会 作用 发展
  • 简介:通过沙棘梢生长节律与果实发育关系调查研究,探讨了梢生长和果实生长发育各自客观规律,以及树木生长和果实发育间关系,为沙棘集约化栽培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沙棘 生长节律 果实发育 栽培
  • 简介:利用沙棘特殊生物学特性,荒山荒坡、低产田及风沙干旱区建立沙棘生态经济林,改善农作物耕作环境,提高农牧产量,同时结合不同发展模式来分析预期经济效益,为农业增效提供参考。

  • 标签: 沙棘 发展模式 效益分析
  • 简介:(2011年9月4日)尊敬刘宁副部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夏都西宁,共同庆祝第五届国际沙棘协会大会隆重开幕!在此,我代表青海省委、省政府向莅临大会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 标签: 青海省 协会 沙棘 国际 开幕式 副省长
  • 简介: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沙棘籽油(Hippophaerhamnoides)和防腐软膏(5%碘伏)、草本软膏(印度草药研究与供应有限公司)及一种刺激性温和基础药膏(液体石蜡),来研究沙棘籽油皮肤伤口愈合效果。这个实验是将12头雄性牛犊分为4组,6头牛都有皮肤伤口,3头胸背部脊椎区两边都用当地镇痛药。伤口分别用液体石蜡、5%碘伏软膏、沙棘籽油(沙棘油)及草本软膏处理28d,并分为Ⅰ、Ⅱ、Ⅲ、Ⅳ四组。不同处理功效是建立在对经过0d、3d、7d、10d、14d和28d不同临床血液参数研究基础之上研究中,所有组心脏、呼吸率和血液学各种参数及肛温都维持正常生理极限内。沙棘油和草本软膏伤口处理临床研究中发现,伤口愈合初期,伤口保持了一定干燥度,并且抑制了炎症初期伤口恶化。不同组之间,持续28d实验中,用草本软膏和沙棘油做处理组中伤口愈合率最高。这些组伤口试验同时还表现出早治疗,早治愈特征。但是,草本软膏和沙棘油处理组中,草本软膏组处理伤口整体愈合能力还是略优于沙棘油疗效。

  • 标签: 沙棘 牛的伤口愈合 皮肤
  • 简介:本文评估了沙棘叶水提物大白鼠体内适应原活性和毒性。提取物剂量依赖性适应原活性研究采取将小鼠置于低温(5℃),低压(428mmHg),抑制(C-H-R)环境下30min前口服不同剂量沙棘叶水提物。亚急性毒性中,连续14d每天口服10倍和20倍最大有效剂量(每天口服1g/kg体重和2g/kg体重)和连续30d每天口服最大有效剂量(每天口服100mg/kg体重)后,研究血清和血液生化参数和血液参数变化。发现相对于对照组,重要器官器官重量/体重比无显著变化(除肝脏和肾脏1g/kg体重剂量和2g/kg体重剂量)。实验组小鼠生化参数和血液参数也无显著变化。急性毒性试验中,口服沙棘叶水提物时,提取物LD50大于10g/kg体重。这些结果表明,沙棘叶水提物亚急性(30d)下给予最大有效剂量也具有潜在无毒适应原活性。

  • 标签: 沙棘 适应原 低温 低压 直肠温度 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