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沙棘的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及其沙棘生理功能、作用和已完成的沙棘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具有产量大、易收集、采集周期长、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易贮藏等优于果实的自然优势,对沙棘进行开发和研究将有利于促进沙棘资源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沙棘叶 营养成分 功能
  • 简介:属于胡颓子科,渐危种。种仁含油量高,可供食用;花含蜜量大;根系发达,根瘤固氮可改良土壤;含氮量较高;材质坚硬。本种既是木本油料植物、密源植物和用材树种,又是干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优良树种,故其经济价值较高。生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多见于阴坡和半阴坡,阳坡也有分布。

  • 标签: 翅果油树 木本油料植物 水土保持林 胡颓子科 改良土壤 根瘤固氮
  • 简介: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承担的“用型沙棘育种研究”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成果鉴定,从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与中国沙棘亚种优良类型远缘杂交的杂种子一代雄株群体中,选育出12株用型沙棘优良品系。其优良性状表现为:

  • 标签: 中国沙棘 优良品系 叶用型 简介 成果鉴定 育种研究
  • 简介: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承担的“用型沙棘育种研究”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成果鉴定,从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与中国沙棘亚种优良类型远缘杂交的杂种子一代雄株群体中,选育出12株用型沙棘优良品系。其优良性状表现为:

  • 标签: 中国沙棘 优良品系 叶用型 简介 成果鉴定 育种研究
  • 简介:沙棘是一种非豆科固氮植物。其蛋白的定性定量评价显示,除了海拔2530-3350m间的种类M-8以外,具有结节的植物普遍比没有结节的植物具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在17个沙棘种类的,果实,种子中蛋白质水平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在9.65~21.07mg/g鲜重之间变化。其中种子为1.62~5.11mg/g,果实中为0.68~3.51mg/g。数据显示,中硝基还原酶活性与蛋白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海拔较低的Ladakh地区(2500-2850m)发现的种类(M-2,8,13)比海拔高于2850m的种类具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12.38~15.10mg/g鲜重),此外,在河畔生长的品种比丘陵斜坡上生长的种类蛋白含量更高。在荒芜的Ladakh地区,这种沙棘可能为人或动物提供多样的食物供给。可以鼓励农业或商业种植沙棘用于饲料。

  • 标签: 蛋白质含量 硝基酶活性
  • 简介:目前,国内外提取沙棘的方法主要有压榨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浸出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采用前三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压榨法无残留,但收率低,不能保证无菌,色度深。有机溶剂萃取沙棘,收益率高,但残留溶剂有毒,不能完全去除,影响了沙棘的质量。

  • 标签: 提取技术 沙棘油 有机溶剂萃取法 超临界CO2萃取法 残留溶剂 压榨法
  • 简介:建立同时测定沙棘黄酮粉中槲皮、山柰和异鼠李三种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对收集到的7个批次沙棘黄酮粉样品进行质量分析。采用Kromasil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甲醇-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370nm,柱温25℃。结果显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强。收集到的7个批次的沙棘黄酮粉样品中三种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即便是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产品差异也较大。

  • 标签: 沙棘黄酮粉 含量测定 HPLC
  • 简介:本文详细分析了沙棘中黄酮类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品种、产地和采摘时间对沙棘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并呈规律性变化,此项研究的结果可为今后沙棘的选种、育种和适宜采摘时间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沙棘叶 黄酮 含量 变化规律
  • 简介:剪果枝法为吴起县目前果实采收的主要方法,在工作中应防止野蛮采收,对具有经济产量的果枝,结合修剪进行适度剪取。采分为提取黄酮和制作茶叶两种用途,具有不同的采摘标准。枝条修剪以及平茬均为获取枝干的途径,同时平茬也是更新复壮的重要手段。各种沙棘原料获取后,应及时运输,注意保鲜,仔细处理后备用。

  • 标签: 沙棘 采果 采叶 采枝 吴起县
  • 简介:高原圣果沙棘制品有限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沙棘制品生产厂商。产品涵盖沙棘籽、沙棘果、沙棘黄酮、沙棘果粉、沙棘原汁、沙棘浓缩汁,以及各种沙棘提取物的复合胶囊和沙棘提取物的化妆品等。沙棘果一般只是经过离心、压榨或发酵而获得的,这种称为毛果。高原圣果沙棘制品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研制出一套独特的加工工艺,将毛果再经过去杂、脱酸、脱水、脱胶、脱色、脱蛋白、脱过氧化物等工序精制,由此获得的沙棘果色泽纯正,富含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E、类胡萝卜等营养成分,堪称沙棘果中的极品,深受广大中外客户的青睐。

  • 标签: 沙棘制品 果油 高品质 沙棘提取物 不饱和脂肪酸 有限公司
  • 简介:从中国沙棘优良类型无性系和杂交沙棘优良单株无性系中,以果产量、产量、新梢刺、果营养成分、营养成分指标综合评价,初步选出了6个果两用型优良沙棘:“杂优1号”、“杂优12号”、“杂优10号”、“杂优54号”、“建平橘红”、“蛮汗山红”。

  • 标签: 沙棘 果产量 叶产量 新梢刺 果营养 叶营养
  • 简介:对沙棘中黄酮类有效成分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确定了水解后样品中甙元含量换算成总黄酮甙含量的转换因子r=2.03.

  • 标签: 沙棘 黄酮甙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研究山西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各类沙棘中总黄酮的含量,为评价与开发利用沙棘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沙棘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5月-7月份沙棘中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沁源和方山产区的沙棘中总黄酮含量较高。同时看到,普遍沙棘桔红果总黄酮含量高于橙黄果;沙棘雌株总黄酮含量高于雄株。结论:6月份沙棘中总黄酮含量最高,沁源和方山地区可能为山西沙棘的最佳产区。

  • 标签: 山西 沙棘叶 总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沙棘雌株产量与果枝数量、新梢数量、数量和百重量具有相关关系,可通过抽样调查果枝数、新梢密度、密度和百重4因子估算产量;以小样本抽样调查新梢密度和密度平均数估计总数,确定果枝和新梢平均长度是提高调查精度的关键环节;树冠不同方向和部位果枝新梢的百重差异明显,应选择半阴面中位或阴面上位果枝新梢,摘下全部称量百重。

  • 标签: 沙棘 新梢密度 叶密度 百叶重 叶产量
  • 简介:沙棘SDF提取最佳料液比为1:20。NaOH预处理最佳条件为50目,沙棘粉以1:20的比例用蒸馏水调浆,用NaOH调至溶液浓度为0.5%,在50℃条件下预处理2h。纤维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50uL/g,温度50℃,时间4h,pH7.0。沙棘中原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11.38%,采用此工艺提取比原料中提高近2.5倍。H2O2漂白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浓度3%、温度25℃、pH值8.0条件下处理3h。

  • 标签: 沙棘叶 水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工艺
  • 简介:本文观察苎麻凝胶长期连续经皮肤给药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实验大鼠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利用1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完整皮肤凝胶基质对照组、完整皮肤苎麻凝胶低、中、高剂量组(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0、40、80倍),破损皮肤凝胶基质对照组、破损皮肤苎麻凝胶低、中、高剂量组(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0、40、80倍),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日涂药2次,连续给药4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测定给药4周及停药2周后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表明,苎麻凝胶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良好,体重增长、摄食情况、脏器系数、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解剖学和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正常,与凝胶基质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苎麻凝胶在临床剂量范围内毒性小,使用安全。

  • 标签: 苎麻叶凝胶 大鼠 长期毒性
  • 简介:本文对沙棘分别用甲醇和乙醇(70%)进行了提取和盐酸催化的水解实验,采用HPLC方法测定了提取液和水解液中的黄酮配基含量。实验证明:用甲醇在回流温度下提取4h,每克仅得到槲皮0.003mg,无山奈和异鼠李。用盐酸对水解3h,每克叶子能得到槲皮1.562mg,山奈1.496mg,异鼠李2.398mg。提取的槲皮仅是水解得到的0.2%。由此可见,沙棘中的黄酮配基是以黄酮糖苷的形式存在,在水解过程中可由糖苷经水解反应形成,对槲皮、山奈和异鼠李都是如此。

  • 标签: 沙棘叶 黄酮糖苷 黄酮配基 甲醇 乙醇 HPLC
  • 简介:考查多种因素对苎麻总酚酸凝胶剂的影响,并从中筛选其最佳处方组成。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甘油用量、碱用量、乙醇用量和吐温用量四因素进行考查。苎麻总酚酸凝胶剂最佳处方为:卡波姆10g,乙醇20g,甘油50g,吐温2g,羟苯乙酯1g,氢氧化钠3g,苎麻提取物10g,加蒸馏水至1000g。经检查苎麻总酚酸凝胶剂的pH适宜,颜色、光泽度、均匀度、稠度等在实验条件下稳定,对皮肤无刺激,符合中药制剂规定。

  • 标签: 苎麻叶 凝胶剂 正交实验
  • 简介:为了研究鲜苎麻中总酚酸的提取分离工艺,以惰性气体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溶剂,提取鲜苎麻中的总酚酸,以AB-8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惰性气体保护提取分离苎麻中总酚酸工艺的适宜条件为,采用闪蒸提取器提取,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Imin,碱液浓度1.0mol·L^-1,料液比1:8,提取液调节pH3.5,取上清液用大孔树脂AB-8柱层析分离,每100ml大孔树脂上样量为2g,洗脱液为80%乙醇溶液。总酚酸粗品得率(占干燥叶片百分比)为4.225%;总酚酸在干燥叶片中的含量为0.3681%。结果显示,该工艺采用碱水提取,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有效降低了提取成本;同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避免了提取过程中酚酸类成分的氧化,简便可行。

  • 标签: 苎麻 总酚酸 提取工艺 均匀设计
  • 简介:本项目研究了沙棘果对小鼠免疫调节的作用。根据沙棘果软胶囊人体推荐日摄入量O.05g/kg.BW扩大10、20、30倍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即0.5、1.00、1.5g/kg.BW,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SPF级昆明种小鼠,连续经口灌胃给予,30d后开始实验。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各剂量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小鼠体重、淋巴器官/体重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1)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值能力;2)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3)高剂量组能明显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4)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5)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6)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抗体生成细胞能力。结果显示:沙棘果能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力,同时不会影响小鼠的免疫器官,无负面影响。

  • 标签: 沙棘果油 免疫活性 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