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沙棘天然分布区的主轴线上,自西南向东北,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地段,用样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沙棘主要性状变异及性状间的组配情况;比较了不同地段的异同;统计了各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参数;探索了几个主要性状的演化趋势.认为中国沙棘乃是多态型的种群系统,即存在很大幅度的随机变异,也存在着地理种群间的差异.种群变异的主要特征是各主要性状出现频率随生态--地理条件而递变,但群内变异幅度小,而群间差异显著.

  • 标签: 中国沙棘 性状变异 生态-地理群 性状演化
  • 简介:本文以实测资料研究了叶用型沙棘数量性状估算方法,建立了新梢鲜叶嫩枝产量估算模型,为叶用型沙棘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造林利用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技术方法.

  • 标签: 沙棘 叶用型 数量性状 估算模型
  • 简介:大扁杏、中国沙棘和黑果腺肋花楸是辽西地区的主要造林灌木树种。本文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3种灌木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值),分析它们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并结合3种灌木的叶性状研究,分析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探讨3个造林灌木树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3种灌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中国沙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大扁杏次之,黑果腺肋花楸最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水分利用效率与单位重量叶氮浓度(Nmas)、比叶面积(SLA)和全碳含量呈正相关,与单位面积叶氮浓度(Narea)和C/N呈负相关。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性状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灌木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生理策略来适应水分胁迫环境。

  • 标签: 水分利用效率 单位重量叶氮浓度 单位面积叶氮浓度 比叶面积 C/N 全C含量
  • 简介:对设置于黑龙江省绥棱县的俄罗斯大果沙棘优良引进品种特丰1号和特丰2号实生子代选种群体表型性状指标分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以揭示俄罗斯大果沙棘品种实生子代性状分离规律,为大果沙棘良种实生选种提供理论基础,并选育沙棘优良新品种,得到几点主要结论:(1)引进品种实生子代在我国东北具有良好的生长适应性,生长指标有较大幅度的分化;各表型指标中单株产量及棘刺数变异程度较大,表明子代群体具备良好的经济性状选种潜力;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雌雄分化性状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规律。(2)从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中初选出的55个单株在果实百果质量这一重要性状上表现优异,一些单株果实产量可达10000kg/hm2,表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潜能;55个初选单株果实Vc、VE、水解总黄酮含量均有明显的分化,且实生子代初选单株果实黄酮组分中以异鼠李素含量最高,与中蒙沙棘杂交子代不同。(3)在以百果重及单株产量为经济性综合评价指标基础上,筛选出3个高产、高Vc型沙棘优良单株、5个高产、高VE型沙棘优良单株、3个高产、高黄酮型沙棘优良单株。

  • 标签: 蒙古沙棘 表型变异 活性物质 选优
  • 简介:毛条(CaraganakorshinskiiKom.)落叶灌木。枝干较端直,树皮黄绿色,外被光亮蜡质薄膜,小枝有棱角,具毛,老枝光滑。偶数羽状复叶。蝶形花,黄色。荚果扁披针形,种子扁长圆形,种皮黄棕至栗褐色。深根性,根系发达,具根瘤菌,萌芽力强,喜光,喜干冷气候,十分耐旱,耐瘠薄、耐寒冷、耐沙埋,沙埋后能发不定根,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湿润的土壤上生长良好,但过湿则生长不良。

  • 标签: 水土保持植物 毛条 生长不良 落叶灌木 黄绿色 根瘤菌
  • 简介:麻风树(JatrophacMrcosL.)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热带和亚热带植物,一般高2~5m,生于海拔300~1600m的河谷荒山荒坡上,喜光,喜暖热气候,可在降雨量200~3800mm,年均18~28.5℃的环境下生存,对干旱、高热、瘠薄的适应能力极强。其生长快、投产早,可用于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荒山、荒坡、荒地、房前屋后、

  • 标签: 水土保持植物 麻风树 亚热带植物 荒山荒坡 干旱地区 落叶灌木
  • 简介:乌柳(SalixcheilophilaC.K.Schneid.)落叶丛生灌木或小乔木,树皮黄灰色、灰色;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柔荑花序无柄。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萌芽萌蘖力强,抗旱能力很强,耐水湿,在丘间低地、雨季长期积水尚可生长。沙柳根系发达,萌蘖力强,不怕沙埋,喜光,但也能生长于疏林下;沙柳耐寒也耐热,在冬季气温-30℃和夏季地表温度高达60℃的沙地,无论天然实生幼苗或人工栽植林均可生长。

  • 标签: 水土保持植物 乌柳 丛生灌木 抗旱能力 地表温度 冬季气温
  • 简介:小叶锦鸡儿(CaraganamicrophyllaLain.)多年生落叶灌木。幼枝有棱,灰色至黄灰色。偶数羽状复叶。花单生、浅黄色。荚果条形,较短。耐干旱、耐瘠薄、抗严寒、耐高温、喜光,不耐庇荫,根系发达,具根瘤菌,在黄土区主根可深达10cm。萌芽力强,耐牲畜啃食。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各省(区),一般多分布生长在海拔1000m~2000m的黄土地区,沙漠绿洲以及山地等。

  • 标签: 小叶锦鸡儿 水土保持植物 落叶灌木 黄土地区 沙漠绿洲 多年生
  • 简介: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Thunb)是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半常绿藤本植物,又名忍冬。其藤长可达8-9m,灌丛发芽早、落叶迟、枝繁叶茂、根系发达,是优良的水土保持灌木。金银花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喜长日照。分布海拔为300~2500m,但在海拔500~1400m是多数种的适生区。根系极发达,细根很多,生根能力强。

  • 标签: 水土保持植物 金银花 藤本植物 生根能力 忍冬属 多年生
  • 简介:黄花菜,又名萱草(Hemerocallisfulva)是百合科植物,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短根状茎和粗壮的纺锤形肉质根。萱草性强健,耐贫瘠、耐干旱、耐盐碱地、耐低温、抗病性强。能抗零下40°低温,华北可露地越冬。适应性强,喜湿润也耐旱,喜阳光又耐半荫。

  • 标签: 水土保持植物 黄花菜 百合科植物 露地越冬 耐低温 多年生
  • 简介:基于远缘杂交技术路线,以引进的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实生子代优株为母本,中国沙棘优良种源丰宁的优良单株为父本,开展了蒙古沙棘与中国沙棘两个亚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对杂种F1表型性状分离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杂种F1代性状分化严重,棘刺数、生长量、叶片、果实等性状的变异程度依次降低,以蒙古大果沙棘为母本的中蒙沙棘杂交能使F1代在株高、棘刺数两个性状上取得最为显著的改良效果。F1代群体雌雄比符合1:1自由组合规律,红果型、杂种F1代果蝇危害率差异以及在重要选种性状上的超亲现象的存在,为沙棘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与物质基础。

  • 标签: 沙棘 蒙古沙棘 中国沙棘 杂交育种 表型变异
  • 简介:2012年5月24至27日,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邰源临主任一行在山西省水利厅党组成员、水土保持局张江汀局长等陪同下,对山西省乡宁县、洪洞县、临汾市尧都区的水土保持植物种植开发情况进行了调研。

  • 标签: 水土保持植物 管理中心 山西省 水利部 临汾市 调研
  • 简介: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表明我国是世界上桑树种最多的国家,现收集保存有15个种3个变种,而且培育出数百个优良品种。文中描述了28个常见的桑树种、变种或品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和生长状态,重点阐述了常见栽培种的生物、生态特性,以及在养蚕、食用、染料、药用、园林、环保等多种用途或价值;同时,从良种选育、苗木繁育、栽植建园、抚育管理等几个方面给出了繁殖栽培技术要点。

  • 标签: 桑树 生长 分布 功能价值 栽培技术
  • 简介:水土流失是我国当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5%。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蚕食土地资源,降低土地生产力,而且恶化生态环境,淤积河道,诱发洪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造成贫困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我国多年来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对工程措施投入较大,但由于我国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复杂性和普遍性,以及分布广,面积大,产沙量大等特点。

  • 标签: 水土保持植物 开发利用 水土流失面积 水土流失治理 生态环境 土地生产力
  • 简介:2013年9月12-16日,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科技合作处胡建忠处长一行前往广西平南、田林、凌云等地,对岩溶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开发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广西平南县是我国集中栽培余甘果的地区,区内有广西大玉余甘果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为广西贵港市及周边六、七个市的余甘果种植户解除了果实销售后顾之忧。田林县野生的余甘果资源较多,小流域治理中应用了金银花、油茶等高效水土保持植物

  • 标签: 水土保持植物 广西贵港市 植物资源 管理中心 水利部 开发
  • 简介:2013年9月2~9日,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蔡建勤副主任、科技合作处胡建忠处长一行,在贵州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有关人员陪同下,前往贵州兴义、安龙、盘县、龙里等地,对岩溶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开发等情况进行了综合调研。贵州黔西南地区兴义市、安龙县,六枝特市盘县等是滇黔桂国家农发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区,今年秋季起将要集中实施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植物中心作为科技支撑单位,

  • 标签: 水土保持植物 植物资源 管理中心 贵州省 水利部 开发
  • 简介:2013年9月23~27日,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蔡建勤副主任、科技合作处胡建忠处长一行,前往云南沾益、西畴、麻栗坡等地,对岩溶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开发及小流域治理情况进行了综合调研。云南省沾益县、西畴县、麻栗坡县等是滇黔桂国家农发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区,今年秋季起将要陆续实施坡改梯、生态林和经果林等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植物中心作为科技支撑单位,此次调研结合科技支撑选择的内容,

  • 标签: 水土保持植物 植物资源 管理中心 云南省 水利部 调研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荨麻科(Urticaceae)苎麻属(BoehmeriaJacq.)苎麻的分布、经济价值,并阐述了苎麻保持水土的机理和减少土壤侵蚀的量,进行了苎麻与经果林、水保林保持水土对比分析、种植苎麻与农作物经济收益的分析。种植苎麻的经济效益是种植粮食作物的近3倍,所以,在毁林开荒地及25°以上的坡耕地有计划地改种苎麻和在坡耕地较多、粮食比较富足的地区种植苎麻,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搞好水土保持,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很有效的一种植物措施和途径,又是一种投资省、时间短、见效快、覆盖度高的短、平、快的水土保持经济作物。

  • 标签: 苎麻 经济价值 水土保持
  • 简介:2001年和2012年分别用不同浓度2.4-D+Frankia菌悬液灌注小麦、水稻、玉米、黄秋葵和小决明等植物根系,结果这些植物根系都产生了不同数量的结瘤,其中小决明和黄秋葵结瘤率最高,其值分别为80.0%和42.8%;小决明根瘤固氮酶活性和游离Frankia菌固氮活力也明显提高,分别相当于沙棘根蘖苗根的71.79%和70.51%,这可能与小决明属于豆科植物以及根瘤内已有内共生的Frankia菌有关。相差12年的两次试验结果表明,Frankia菌是一种耐储、广普型菌,2.4-D是一种有效的诱导Frankia菌和宿主共生结瘤信息化物——结瘤因子。人工培养的Frankia菌可以提高植物自身固氮能力。

  • 标签: 沙棘 FRANKIA菌 储藏 草本植物 2.4-D 结瘤
  • 简介:选取广乐高速部分典型试验坡路段,从植物的生物习性和公路路域的自然条件特点,制定试验方案,经过2年观测,初步筛选出适于广乐高速公路路域的绿化植物

  • 标签: 广乐高速 边坡 实验设计 植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