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系统总结国内外有关桃红天牛的防治技术,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3个方面进行阐述,重点阐述最具生产应用价值的防治技术。最后提出以物理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即在成虫羽化前用薄膜包扎法阻止天牛成虫产卵,同时设置诱饵树,集中消灭前来产卵的雌虫及其所产的卵,刺杀已孵化的低龄幼虫,8-9月释放管氏肿腿蜂来防治天牛低龄幼虫,在第2年春季注射斯氏线虫或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天牛幼虫和蛹。上述方法连续进行2年,每年1次,即可将桃红天牛的种群数量控制到较低水平。

  • 标签: 桃红颈天牛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综合治理
  • 简介: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又是马尾松、黑松、雪松、落叶松、云南松等松类植物的重要害虫。为了控制虫灾探讨有效防治技术,特进行噻虫啉、绿僵菌防治松墨天牛的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噻虫啉和绿僵菌无纺布菌条林间防治松墨天牛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从维护物种多样性和森林健康的角度来看,采用绿僵菌无纺布菌条防治松墨天牛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噻虫啉 绿僵菌 松墨天牛 防治
  • 简介: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对湿地松上松褐天牛的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湿地松上松褐天牛幼虫、成虫分布型都为聚集分布。松褐天牛蛀入孔、羽化孔分布与树高有关,在(5.1±2-3)m的树干上松褐天牛幼虫蛀入孔数最多,羽化数量最多的部位在(5.3±2.3)m。

  • 标签: 松褐天牛 湿地松 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