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针对白补药(SalviascapiformisHance)的病害发生现状,采用林间调查法和组织分离法对病害进行调研,结合形态学鉴定的方法对致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其导致的真菌病害为白补药炭疽病。

  • 标签: 白补药 胶孢炭疽菌 炭疽病
  • 简介:为了明确江西瑞昌山药炭疽病病原菌种类归属,本文从当地采集呈典型症状的炭疽病叶片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通过组织分离获得8个在培养性状和分生孢子形态大小均一致且均具有致病性的分离株,8个分离株在PDA平板上菌落初为白色,后变为灰色至深灰色,菌落中央产生橘红色黏质分生孢子团。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至纺锤形,单胞,大小为(15.6~18.0)μm×(3.6~6.0)μm。对其中之一的分离株YRRC-1进行rDNA-ITS区段扩增和序列测定,获得长度为536bp的rDNA-ITS序列,该序列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的对应序列同源性达100%。根据分离病菌的培养特征、形态大小和序列鉴定结果,认为瑞昌山药炭疽病菌属于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

  • 标签: 山药炭疽病 病原菌鉴定 rdna-its序列 胶孢炭疽菌
  • 简介:在PDA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CuSO4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生长状况、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最大,完全抑制了这两种病菌的生长和产孢;0.2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不仅较大程度地抑制了这两种病菌的生长和产孢,而且使这两种孢子的萌发率均低于19%;0.1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较大;0.02g/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较小。由此可以初步得出,0.2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显著,可以作为抑制这两种病菌的临界浓度。

  • 标签: 硫酸铜 柑橘和山麦冬 炭疽病菌 影响
  • 简介:前期试验获得1株对柑橘炭疽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放线菌ML27,为了解该菌株对其他植物病害的生防潜力,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孢子萌发试验探索其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试验表明,放线菌ML27对除红叶石楠炭疽病菌外的11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山茶花轮斑病菌的抑菌率最高,达到70%以上;显微镜观察发现,受抑制的菌丝变粗、发生断裂、顶端膨大;孢子萌发试验发现,不同浓度的ML27发酵滤液对测定的4种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均有抑制效果,其中ML27发酵滤液稀释10倍时对碧玉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可达100%。试验结果可为生防菌株ML27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生防放线菌 抑菌作用 发酵滤液 孢子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