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太阳对生物的、气象的以及其他地球物理的过程都有巨大影响,本文采用太阳活动11年周期与稻飞虱数量变动分析和卡平方检验法等发现稻飞虱变动受其影响亦为11年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11年是同步的,经卡平方检验为极显著水平,适合性良好。

  • 标签: 稻飞虱 太阳黑子 活动周期
  • 简介:建筑业的发展使白蚁为了生存不断改变其生活方式,利用现代建筑的特点从基础建筑、环境条件、钢混空架、排水设施、室内装饰、墙体装设、灯光设备、园林布局等存在的薄弱环节,寻找它们能够生存栖息的地方,达到它们繁殖侵害的目的。对此,我钔相应地提出八方面的防治意见。

  • 标签: 现代建筑 白蚁 防治研究
  • 简介:本文通过对水稻的生物学形态、生长最适环境、肥料选择、病虫害防控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及分析,并结合吉安市地理特征、气象特点,提出适合在吉安市范围推广应用的绿色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 标签: 绿色水稻 生产技术 操作规程
  • 简介:增产菌用于桑蚕生产,是个新的课题,为了探明在桑、蚕及制种上的增产效应,省植保站与省蚕茶所于1992年4~6月联合在蚕茶所蚕桑研究室较系统地进行了该项目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 标签: 桑蚕生产 蚕茶 试验结果 茧层率 增产效应 试验研究
  • 简介:1997年~1998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和江西省彭泽县棉区,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研究了一代棉铃虫与寄主植物的关系。结果表明:一代棉铃虫的寄主在我省主要有大豆、棉花、蕃茄、烟草、辣椒等;发育历期以大豆饲养的发育最快,其次为棉花(泗棉三号),抗虫棉、辣椒、蕃茄饲养的发育慢;其存活率也是以大豆、泗棉三号最高,抗虫棉、辣椒、蕃茄极低;选定的五种寄主植物,一代棉铃虫成虫产卵选择依次为大豆、玉米、棉花、烟草、辣椒;饲养过程中前期用寄主叶片,后期用果实作饲料比全期用叶片饲养,棉铃虫发育快、存活率高。

  • 标签: 棉铃虫 寄主植物 发育历期 存活率 产卵选择性
  • 简介:一、品种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杂交水稻的普遍推广,由于叶鞘组织厚,茎髓腔空隙大,营养条件足,稻螟的虫口数量,在各地一时猛增。然而在实践工作中,杂交水稻的螟害损失,不仅低干同期的常规水稻。而且不同的更多还原

  • 标签: 常规水稻 虫口数量 剑叶 虫口密度 杂交组合 杂交晚稻
  • 简介:杂交稻推广种植以来,危害杂交稻的螟虫发生频繁,而产量却持续上升,除与杂交水稻分蘖力强、群体多、茎粗叶茂,对螟虫具有一定的耐害性和补偿能力以外,笔者通过1983、1987年考察后认为,杂交稻这种补偿能力与剑叶面积的大小关系尤为密切,现整理报道如下。

  • 标签: 剑叶 分蘖力 常规稻 耐害性 补偿能力 叶茂
  • 简介: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mer& Bulzrer)Nickel引起松树枯死是松林中毁灭性病害之一,目前我省尚未发现。笔者根据我省具体情况,分析了该病在我省发病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了防止该病传入我省的对策。

  • 标签: 松材线虫病 潜在威胁 对策
  • 简介:为了掌握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kikuchii(Matsumura)]的发生危害及其与寄主植物松树之间的关系,了解松树受害后应激反应的变化过程,探讨其与抗性有关的营养指标以及次生代谢物质的关系,以期提出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在福建光泽华桥林场和南平市茂地乡两地分别设置4块样地,轻、中、重度受害及未受害各1块,在2008年4月中旬和8月中旬,采集思茅松毛虫幼虫不同危害程度的松针,测定松针营养物质及次生物质含量,进行判别分析。结果分析表明,松树在思茅松毛虫危害胁迫下,随着受害程度的加重松针内黄酮、单宁、总酚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多糖、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依据有关指标进行判别分析,能够准确地对松树被害程度进行分级。由此得出结论:松树营养物质以及次生代谢物质与松树危害程度有密切相关,能够反映其变化指标的重要性依次是:总酚、多糖、单宁、黄酮、蛋白质、可溶性糖。判别分析对于多指标、多对象、多组别的分析,较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综合性强,能体现多指标的共同作用。

  • 标签: 思茅松毛虫 松树 营养物质 次生代谢物 判别分析
  • 简介:稻水象甲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检疫对象。我国自1988年发现该虫至今已有数省市出现分布,但江西尚未发生。本文从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探讨了稻水象申对我省水稻生产安全所构成的威胁并提出了检疫对策。

  • 标签: 稻水象甲 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