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加拿大害物管理局(PMRA)已建议对巴斯夫开发杀螨剂Neaha(otsukachemicalscyflumetofen氰基羧酸酯类杀虫剂,英汉农药名称对照手册尚无其中文名称)给予批准。

  • 标签: 杀螨剂 巴斯夫 开发 CHEMICALS 羧酸酯类 中文名称
  • 简介:美EPA已建议对陶氏益农公司除草剂EnlistDuo(2,4-D胆碱192克/升+草甘膦204克/升)给予批准,同意将它用在经基因修饰耐除草剂Enlist玉米上(DAS40278)和Enlist大豆(DAS68416)上。

  • 标签: 耐除草剂 EPA DUO 基因修饰 草甘膦 胆碱
  • 简介: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大米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15种常用农药残留方法,考察了基质效应、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方法以及不同净化方法对15种农药回收率影响。样品经V(乙腈):V(丙酮):V(水)=16:2:2混合溶液匀浆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法净化,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0.005~1mg/L范围内,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15种农药质量浓度与对应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0.01、0.1、1和4mg/kg4个添加水平下,15种农药大米中平均回收率82%~1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2%~12%之间(n=5)。方法检出限为0.0005~0.005mg/kg,定量限为0.01mg/kg。用该方法对上海市郊20个批次大米样品进行测定,均未检出农药残留超标。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大米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15种常用农药残留同时检测。

  • 标签: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方法 大米 农药 多残留
  • 简介:基于人参样品基质特点,采用快速滤过型净化法(m-PFC)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建立了人参中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吡虫啉、茚虫威和噻嗪酮5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较低检出限(0.03~0.18μg/kg)和定量限(0.11~0.59μg/kg),其定量限较中国国家标准GB2763—2016中规定对人参中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最大残留限量(MRL)(0.5~1mg/kg)低3个数量级,5种农药线性范围在1~500μg/L之间。2、10、50、100和300μg/kg添加水平下,方法平均回收率均在76%~1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1%,回收率较好且方法稳定。与传统样品前处理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将该方法应用于市售6份人参样品中5种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未检出相应农药残留。该方法为研发建立更快速、准确地检测人参中农药残留方法提供了思路,也为后续中国国家标准修订人参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快速滤过型净化(m-PFC)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人参 苯醚甲环唑 嘧菌酯 多残留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法建立了同时测定瓜果类蔬菜中15种除草剂(氟嘧磺隆、草毒死、敌草隆、氯草定、氟乐灵、炔苯酰草胺、乙草胺、甲草胺、异丙甲草胺、吡唑草胺、硝草胺、丁草胺、丙草胺、齅草酮、吡氟酰草胺)残留量方法。供试番茄、黄瓜、青椒、茄子、西葫芦、马铃薯、芸豆及萝卜8种样品经乙酸乙酯与二氯甲烷混合溶剂提取,FlorisilPR固相萃取柱净化,DM-1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m×0.32mm,0.25μm)分离,GC-ECD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0.002-0.5mg/kg3个添加水平下,15种除草剂8种蔬菜中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7%-11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10.8%,定量限为0.001-0.1mg/kg。采用所建立方法对市售蔬菜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5种除草剂残留量均小于最大允许残留限量。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同时测定瓜果类蔬菜样品中15种除草剂残留量。

  • 标签: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 瓜果类蔬菜 除草剂 残留
  • 简介:采用QuEChERS及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LC-MS/MS),以负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建立了菠菜、土壤及水体中螺虫乙酯及4种代谢物(B-enol、B-keto、B-mono和B-glu)残留检测方法。通过对质谱检测条件优化表明,以乙腈-0.5%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时,色谱分离度及灵敏度最好。通过对样品前处理条件考察,发现选用0.1%甲酸-乙腈溶液作为提取溶剂,经50mgm(PSA):m(GCB)=1:1净化处理后,0.05、0.5和1mg/kg添加水平下,螺虫乙酯及4种代谢物菠菜中回收率为81%~1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7.9%;土壤样品中回收率为82%~98%,RSD为1.9%~7.6%。采用NH2柱作为固相萃取柱,用10mL二氯甲烷洗脱,0.005、0.05和0.5mg/L添加水平下,螺虫乙酯及4种代谢物水体中回收率为82%~95%,RSD为1.5%~6.2%。0.002~1mg/L范围内,螺虫乙酯及4种代谢物质量浓度与对应峰面积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67~0.9997之间。检出限(S/N=3)分别为螺虫乙酯(0.0002~0.0003mg/kg),B-enol(0.0001~0.0003mg/kg),B-keto(0.0004~0.0006mg/kg),B-mono(0.0004~0.0007mg/kg),B-glu(0.0002~0.0006mg/kg);定量限(S/N=10)分别为螺虫乙酯(0.0006~0.001mg/kg),B-enol(0.0003~0.001mg/kg),B-keto(0.0012~0.0016mg/kg),B-mono(0.0012~0.0019mg/kg),B-glu(0.0006~0.0013mg/kg)。方法分析结果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适用于菠菜、土壤及水体中螺虫乙酯及4种代谢物残留同时检测。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菠菜 螺虫乙酯 代谢物 QUECHERS 固相萃取
  • 简介:生物农药、生物兽药、动物疫苗等农业生物药物因具有高效、安全和环保等优点,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应用上获得了迅速发展。而目前我国农业生物药物制品存在着成本高、持效性短、稳定性差、有效利用率低等特点.致使其大规模推广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开发新型、高效农业生物药物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需求,也是农业生物药物源头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迫切任务。

  • 标签: 农业生物 863计划 药物载体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药物 制剂
  • 简介:建立了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河鳗、南美白对虾和罗非鱼)中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方法。样品经1mol/L磷酸盐提取、正己烷去脂、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最低添加水平为5.0μg/kg,单诺沙星为1.0μg/kg,培氟沙星为4.0μg/kg,沙拉沙星为20.0μg/地,氧氟沙星为30.0μg/kg。结果表明,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平均回收率75%~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9.3%;检测限0.07~5.84μg/kg之间,定量限0.23~19.48μg/kg之间。采用所建立方法对上海农贸市场随机抽取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未检出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 标签: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器 水产品 氟喹诺酮
  • 简介:山东省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工业技改投资仅增长1.3%,部分上游产业、公用工程技改投资呈下降趋势,实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而在石油和化工行业,自去年8月至今,全省没有一新增化工项目。

  • 标签: 化工项目 山东省 固定资产投资 技改投资 数据显示 同比增长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对田间采集茶叶样品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泡茶后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浸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分别按有效成分100和150mg/kg于茶叶炭疽病发生初期施药2~3次,距末次施药后间隔5d采样,成茶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MRL)值10.0mg/kg;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及浸出率随冲泡次数增加逐渐下降,4次冲泡总浸出率为19.6%~21.8%,人体摄入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占每日允许摄入量(ADI)9.0%。

  • 标签: 苯醚甲环唑 茶叶 残留 茶汤 浸出率
  • 简介:为了评价11.1%吡虫啉缓释片剂对西瓜蚜虫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于2012-2013年通过田间试验于西瓜移栽时施药,研究了11.1%吡虫啉缓释片剂对西瓜蚜虫防治效果,及其瓜秧、果实和土壤中残留量。结果表明:西瓜苗移栽时将11.1%吡虫啉缓释片剂(吡虫啉有效成分0.08g/株)施入其根部下方,施药后42d对西瓜蚜虫防治效果为83.3%,基本可满足全生育期防治需要。2012和2013年,11.1%吡虫啉缓释片剂西瓜采收期(药后/移栽后60d)累积释放率分别为15%和32%。与吡虫啉原药处理相比,片剂中吡虫啉土壤中迁移范围较小,药后30d,施药点下方10cm外、水平方向6cm外吡虫啉残留量低于0.2mg/kg。此外,施药点下方2~4cm处、水平方向2~4cm处土壤中吡虫啉残留动态基本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均出现在药后30d,分别为1.91和0.10mg/kg;药后120d分别为0.17和0.03mg/kg。基部瓜秧中(2012年:0~30cm;2013年:1~3节)吡虫啉含量于药后14d检出,其余时期均未检出;2年试验中,西瓜果实中吡虫啉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LOQ)0.05mg/kg,也低于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西瓜中最大残留限量(MRL)0.2mg/kg。

  • 标签: 吡虫啉 缓释片剂 西瓜 释放率 蚜虫 残留
  • 简介:利用静态法研究了氰(C2N2)禾谷类粮食中吸附与降解过程,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C2N2粮食中吸附、残留和挥发行为,采用流动注射分析仪(ZIA)测定了C2N2粮食中可能降解产物。结果表明:粮食对C2N2有较强吸附能力,熏蒸1h,90%以上C2N2被粮食吸附,其吸附能力为稻谷〉高梁〉玉米〉大麦〉小麦,同时C2N2粮食中可降解为氰化氢(HCN)。通风后,C2N2及其降解产物HCN从粮食中缓慢挥发,其中C2N2从小麦和大麦中挥发速率高于玉米、高梁和稻谷,HCN从小麦、大麦、玉米和高梁中挥发速率高于稻谷。C2N2及其降解产物HCN粮食中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指数模型,通风后小麦、大麦、玉米、高梁和稻谷中半衰期(t1/2),C2N2分别为1.82、2.57、2.81、1.97和2.98d,HCN分别为4.46、4.30、4.01、3.94和5.26d。C2N2粮食中可降解为NH4和HCN,同时产生少量NO3^-和NO2^-。C2N2不同粮食中降解产物存在差异,小麦和玉米中检测到HCN、NH4^+、NO3^-和NO2^-4种降解产物,稻谷中检测到HCN、NH4^+和NO3^-3种降解产物,而在大麦和高梁中仅检测到HCN和NH4两种降解产物。

  • 标签: 熏蒸剂 氰(C2N2) 粮食 吸附与降解 残留
  • 简介:介绍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基本原理后,重点评述了QSAR各种方法主要原理、优缺点及其农药设计中研究应用进展,包括取代基多参数法(Hansch法)、Free-Wilson法、分子轨道法(MO)、距离比较法(DISCO)、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分子模拟法(MS)、分子对接法(MD)、人工神经网络法(ANN)以及Leapfrog法等。

  • 标签: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QSAR 农药 设计 取代基多参数法 分子轨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