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关于农药剂量转移问题研究动向,农药剂型和制剂对于剂量转移过程影响以及通过农药剂型和制剂研究设计对剂量转移过程进行调控一些成功实例,这些研究工作表明,剂型和制剂同农药使用技术紧密结合对于农药作用方式和毒理会发生影响,也可以有助于减轻或消除农药对人体和环境危害。农药剂型和制剂研究不仅涉及加工方法和加工技术问题,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边缘科学,即“农药剂型毒理学”,以剂型毒理学研究为基础进行农药剂型和使用技术研究开发,将会对农药科学开辟出崭新领域并获得新机遇和成功。

  • 标签: 农药剂型 农药制剂 农药剂量转移 农药剂型毒理学
  • 简介: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科学与准确,直接关系到农药登记安全性、有效性评价。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强化了农药登记试验管理,设立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认定制度,发挥省级农业主管部门试验监督管理职责,从源头保障登记试验科学性与准确性。

  • 标签: 农药登记 登记试验 法律责任 单位 《农药管理条例》 违规
  • 简介:为探讨低剂量乙基多杀菌素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解毒酶影响,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乙基多杀菌素和多杀菌素对小菜蛾敏感种群毒力,并比较了低剂量(LC_(25)和LC_(50))处理6、12、24、48和72h时小菜蛾体内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功能氧化酶系(MFOs)活性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对小菜蛾杀虫活性优于多杀菌素,处理48h后其LC_(25)和LC_(50)浓度分别为0.018和0.048mg/L,经此低剂量浓度处理后,小菜蛾CarE活性波动较大,6-24h,处理组CarE活性高于对照组,且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4-72h,处理组CarE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一定时间效应;对GST具有明显诱导作用,GS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对MFOs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除在48h时相差不大外,其他时间MFOs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GST可能参与了乙基多杀菌素在小菜蛾体内代谢。

  • 标签: 低剂量 乙基多杀菌素 小菜蛾 解毒酶
  • 简介:为探究甲哌齈对棉花表皮蜡质沉积及光合生理影响,以‘新陆早55号’棉花为试材,将甲哌齈按有效成分0、4.5、7.5、10.5和15.0g/hm2剂量分别喷施于叶面,于施药后1、4、7和12d分别测定棉花叶片光合速率和表皮蜡质含量及12d内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结果表明:于叶面喷施甲哌齈后,棉花叶片光合速率、表皮蜡质含量及SPAD值与甲哌齈浓度、处理时间之间存在一定依赖性。4.5与7.5g/hm2甲哌齈处理可提高棉花光合速率并且持续期较长;SPAD值随处理时间延长及甲哌齈浓度增加而增加,表明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随之增加及叶色加深;4.5g/hm2甲哌齈处理更利于棉花叶片表皮蜡质沉积。蜡质、光合速率、SPAD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光合速率与蜡质、SPAD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蜡质沉积及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棉花叶片进行有效光合作用,增强抗逆性。

  • 标签: 甲哌鎓 棉花 蜡质 光合速率 SPAD值
  • 简介: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进行了敌杀死乳油中有效成分溴氰菊酯含量快速检测。通过比较敌杀死乳油与常用溶剂近红外光谱,确定了乳油中使用溶剂为二甲苯。在敌杀死乳油中加入二甲苯或溴氰菊酯原药来配制不同浓度校正集,采用PLS建立了有效成分溴氰菊酯分析模型,模型决定系数R2、校正标准差(SEC)、交互验证参差均方根(RMSECV)值分别为0.9999,0.013和0.022。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测定商品农药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溴氰菊酯制剂现场、在线分析。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农药制剂 偏最小二乘法 分析 溴氰菊酯
  • 简介:采用质量分析法研究了经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个亚致死剂量(LC5、LC10和LC20)药剂处理桑叶对家蚕Bombyxmori3、4龄幼虫生长及食物利用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家蚕3、4龄幼虫生长和食物利用有明显抑制作用。处理后家蚕生长指标(虫体增重率和相对生长率)、营养指标(相对取食量和排粪量)和营养效应指数(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降低,而近似消化率(营养指标)显著升高。其中3、4龄幼虫在处理后第2d,其相对生长率、相对取食量、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19.6%~66.1%、13.9%~23.6%、6.6%~57.0%和9.3%~66.2%.

  • 标签: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亚致死剂量 家蚕 食物利用
  • 简介:用0.2mg/g氰戊菊酯和2mg/g苯巴比妥钠(PB)拌饲料处理不同时间,对敏感种群(HDS)和抗性种群(KQR)棉铃虫不同组织P450诱导作用不同。两种诱导剂对HDS种群棉铃虫中肠、肠肪体和体壁P450都有明显诱导作用。其中PB诱导最高倍数分别达2.24、2.03和1.60倍,氰戊菊酯诱导最高倍数分别达2.14、2.83和1.28倍;两种诱导剂对KQR种群棉铃虫部分组织P450也有一定诱导作用,但不及对HDS棉铃虫显著,最高诱导倍数只有:中肠1.21倍(PB)和1.15倍(氰戊菊酯),脂肪体1.72倍(PB);诱导作用除了表现出种群差异性,还表现出诱导剂差异、时间效应和组织特异性,尽管不同组织被诱导程度不同,但两种群中中肠和脂肪体P450相对更容易被诱导,诱导倍数也较;诱导达到最大值所需时间一般为12-48h不等;两种诱导剂中,PB比氰戊菊酯对棉铃虫不同组织P450具有更强诱导作用。

  • 标签: 棉铃虫 细胞色素P450 诱导作用 苯巴比妥钠 氰戊菊酯 含量
  • 简介:建立了农药制剂中甲醇、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基亚砜(DMSO)8种有机溶剂类助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市售206种液体农药制剂进行了检测,获得市售农药制剂中目标助剂含量。农药制剂经乙腈稀释10000倍后,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测定,8种助剂质量浓度与对应峰面积间线性相关性良好,r为0.9992~0.9998;8种助剂在100~1000mg/kg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76%~116%,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7%;8种助剂定量限(LOQ)在100~500mg/kg之间。对206种市售液体农药制剂筛查结果表明:8种助剂检出率在0.5%~31.1%之间,超标率在7.2%~14.5%之间,液体农药制剂中苯类溶剂使用量较高。该方法可为农药加工、管理和助剂限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农药制剂中有毒溶剂使用应引起生产企业和农药管理部门重视。

  • 标签: 农药制剂 助剂 有机溶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筛查 检出率
  • 简介:生物农药、生物兽药、动物疫苗等农业生物药物因具有高效、安全和环保等优点,在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应用上获得了迅速发展。而目前我国农业生物药物制品存在着成本高、持效性短、稳定性差、有效利用率低等特点.致使其大规模推广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开发新型、高效农业生物药物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需求,也是农业生物药物源头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迫切任务。

  • 标签: 农业生物 863计划 药物载体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药物 制剂
  • 简介:近日,为贯彻执行《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指导意见》,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公布了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单位信息(第二批),最终确定了七家单位作为第二批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单位.

  • 标签: 安全风险评估 化工反应 单位 化学品安全 信息
  • 简介:研究了10%千金乳油(有效成分:氰氟草酯)和78%杀虫安可溶性粉剂对金鱼和麦穗鱼肝脏酯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亚致死剂量效应.发现杀虫安(0.234mg*L-1)对两种鱼GST活性均具诱导作用,而氰氟草酯(1,2mg*L-1)仅诱导了麦穗鱼GST活性;当杀虫安与氰氟草酯混合处理时,对麦穗鱼GST活性诱导效应最为明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氰氟草酯(1,2mg*L-1)和杀虫安(0.117,0.234mg*L-1)均可诱导金鱼肝脏酯酶活性;对麦穗鱼肝脏酯酶而言,杀虫安为诱导作用,氰氟草酯则抑制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酶活性直接或间接地受供试药剂影响,两种试鱼对氰氟草酯和杀虫安生物反应存在差异.

  • 标签: 金鱼 Carrasiusauratus 麦穗鱼 Pseudorasboraparva |
  • 简介:为了确保环境安全,也为了保障人类平安健康,我国政府提出了农药使用“零增长”要求,这是全国乃至全球农药发展趋势和方向。实现“零增长”手段甚多,一是不断开发超高效农药品种,尽快取代传统农药品种。传统农药品种本身用量相对较高,加之长时间使用,害物对其耐药性问题日益显现,从而造成防治效果下降、用药次数不断增加和使用剂量不断提高,给农作物及农田生态环境安全带来隐患。

  • 标签: 农药品种 农药使用 零增长 单位面积 用量 农田生态环境
  • 简介:建立了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河鳗、南美白对虾和罗非鱼)中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方法。样品经1mol/L磷酸盐提取、正己烷去脂、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最低添加水平为5.0μg/kg,单诺沙星为1.0μg/kg,培氟沙星为4.0μg/kg,沙拉沙星为20.0μg/地,氧氟沙星为30.0μg/kg。结果表明,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平均回收率在75%~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9.3%;检测限在0.07~5.84μg/kg之间,定量限在0.23~19.48μg/kg之间。采用所建立方法对上海农贸市场随机抽取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未检出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 标签: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器 水产品 氟喹诺酮
  • 简介:拜耳收购孟山都,是在全球行业演进大背景下,内因与外因叠加作用下,世界种业格局发生一次巨变,堪称巨头之间“硬实力重组、跨领域聚合、黑科技革命、大平台再造”,奠定了未来一个时代全球种业态势,反映了产业演进内在逻辑,对我国种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型升级既形成了战略紧迫感,又提供了更新经验和更高标杆。

  • 标签: 孟山都 大平台 重组 硬实 收购 拜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