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中国雪参中分离得到四种化合物Ⅰ、Ⅱ、Ⅲ和Ⅳ。经理化常数测定,水解及光谱分析,分别确定为人参皂甙Rg2(Ⅰ)、Rg1(Ⅱ)、Re(Ⅲ),Rb1(Ⅳ)。四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中国雪参中分离得到。

  • 标签: 中国雪参 人参皂甙 分离鉴定
  • 简介:通过CS——930型薄层扫描仪测定了中国、高丽和日本大力参,结果表明以中国大力参质量最好,人参总皂甙为2.607%,八种单体皂甙总计2.484%,其次是高丽大力参,人参总皂甙为2.405%,八种单体皂甙总计为2.262%,最次是日本大力参,人参总皂甙1.662%,八种单体皂甙总和为1.578%。

  • 标签: 大力参 人参总皂甙 单体皂甙
  • 简介:通过对石柱参的历史溯源、特征剖析,以及近期发展的追述和鲜活石柱参在养生保健中的创新运用,说明中国石柱参不失为参业奇葩,国之瑰宝。

  • 标签: 石柱参 生态 鲜参生用 中医养生保健
  • 简介:目的探讨分别以红参、生晒参(相同产地和参龄)为原料的独参汤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为解释传统中药方剂独参汤的选材和功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以红参、生晒参为原料,按照传统的独参汤的煎煮方法,制备红参独参汤和生晒参独参汤;对两种独参汤进行主要有效组分的萃取分离,得到总脂溶性成分、总皂苷和总水溶性多糖;分别通过GC-MS、HPLC和UV测定其测定其总脂类成分、总皂苷及总水溶性多糖的含量.结果红参独参汤中测得了5种脂类成分,生晒参独参汤中测得了8种脂类成分;红参独参汤中的总皂苷含量为1.3%±0.2%,生晒参独参汤中的总皂苷含量为1.1%±0.2%;总皂苷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单体皂苷的含量分别为:红参独参汤中Rg1:0.1079%、Rc:0.0801%、Re:0.0614%、Rd:0.0397%、Rb1:0.0988%,生晒参独参汤中Rg1:0.0752%、Rc:0.0518%、Re:0.0352%、Rd:0.0300%、Rb1:0.0778%;生晒参独参汤中的水溶性多糖含量约为8.76%,红参独参汤中的水溶性多糖含量约为11.75%.结论红参独参汤中的人参皂苷和人参水溶性多糖的含量均多于生晒参独参汤中的含量,两种独参汤中均含有脂类成分.

  • 标签: 独参汤 人参 人参皂苷 脂类成分 人参多糖
  • 简介: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尾叶香茶菜不同部位的黄酮和多糖进行测定分析。实验表明,尾叶香茶菜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差异较大,该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叶中,而多糖主要存在于根部;同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尾叶香茶菜中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尾叶香茶菜中存在多种无机元素,各元素的相对含量各有不同。

  • 标签: 尾叶香茶菜 黄酮 多糖 无机元素 含量分析
  • 简介:本文以中国医药文献为基础,论证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人参的国家。通过对中国历代人参分布区域的考证,确定了中国人参各个时期的主产区是:古代在冀州,以及潞州、平州、泽州、易州、檀州、箕州、幽州、妫州、沁州、辽州、并州、泰山等地区。近代和现代在河北北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作者以现代地名为标识,绘出了远在唐代,近至清代的中国人参产区分布图。同时,提出了古代在世界上人参生产国只有中国和朝鲜两个国家的观点。

  • 标签: 中国人参 河北北部 产区分布 辽州 医药文献 檀州
  • 简介:草苁蓉(BoschniakiarossicaFeatschetFlorov)系列当科草苁蓉属植物。是寄生于桦木科京杨属(Alnus)植物的根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东北和内蒙古的高山上,吉林省长白山海拔1450-1800米的高山地带较多,系长白山珍奇植物之一,苏联、日本、朝鲜等国也有分布。目前它已被列入我国第二类保护植物。草苁蓉一般在7、8月间采集全草,除去杂质,洗净泥土,鲜用或晒干后备用均可。草苁蓉具有补肾壮阳、润肠、止血之功效。主治肾虚阳痿、腰膝冷痛、肠燥便秘、膀胱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长期服用能使人精气不衰延缓寿命,具有滋补保健功能。近年来研究还发现它有补阳滋液的作用。吉林省延边地区朝鲜族民间还将本品作为抗衰老药使用,故其有“不老草”之称。

  • 标签: 草苁蓉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学习记忆 生物碱 中药材
  • 简介:目的获得安国产白术挥发油化学成分信息。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挥发油。用C,C—MS技术对白术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安国产白术挥发油共鉴定出1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8.73%,其中以1-Naphtha.1end,1,2,3,4,4a,5,6,8a-octahydro-4a,8-dimetllyl-2一(2-pmpenyl)-含量最高。结论河北安国产白术药材挥发油成分与既往文献报道的其它产地白术挥发油成分有明显不同。

  • 标签: 白术 挥发油 GC—MS 化学成分
  • 简介:努尔哈赤青年时代采过人参,对马市上的人参交易也十分熟悉.努尔哈赤统管人参使之成为后金的重要财源,明人记载:“奴酋善参貂之利,富强非一日(筹辽硕画奴酋考)”.《清太宗文皇帝实录》载:“人参采集业成为女真人的赖以为生者”.人参成为社会经济重要基础之一.

  • 标签: 中国 早期 清代 社会经济 人参
  • 简介:要了解"高丽参"一词的由来,首先要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由于缺乏对中国历史的了解,许多人把属于中国古代的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高句骊(高句丽)、高丽,错误地认为和现代朝鲜半岛生活的民族有关系。实际上,古今这两个民族完全不同。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名为高丽的政权。一是公元前37年,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记载,北夫馀王子邹牟(音译朱蒙)因与部族不和,逃离北夫馀到卒本川,

  • 标签: 王氏高丽 高句丽县 辽东参 朝鲜半岛
  • 简介:目的探讨关苍术的须根与根状茎是否具有相同的药用有效成分,为开发利用其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关苍术的根状茎和须根的主要成分进行初步比较研究,并用高效液相法对二者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关苍术须根与根状茎中的化学成分有相似之处,并不完全相同,多数成分含量明显低于根状茎。结论关苍术须根不宜与根状茎等同人药。

  • 标签: 关苍术 须根和根状茎 化学成分 HPLC法
  • 简介:人参(PanaxginsengC.A.Meyer)和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mLinne)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发芽困难。本文就两参种子化学催芽技术的研究进展加以概述。

  • 标签: 人参 西洋参 种子 化学催芽技术
  • 简介: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得西洋参果汁蛋白质含量为0.207g/100ml;肼比色法测得西洋参果汁和花旗酒Vc含量分别为61.25、1.47mg/100ml;AAS、荧光、ICP法测得二者均含有22种以上无机元素,其中人体必需宏量元素5种,必需微量元素10种,有害微量元素4种,但其含量远低于致毒量。

  • 标签: 化学成分 必需宏量元素 无机元素 比色法 凯氏定氮法 必需微量元素
  • 简介:本文通过查阅和整理分析近20多年来对中药苦参(Sophoraflavescens)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目前已经从苦参中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有生物碱类、黄酮类、脂肪酸类、氨基酸类、挥发油类等化合物,对生物碱和黄酮类研究较多;研究表明苦参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过敏、抗肿瘤、利尿、抗心律失常、调节免疫和神经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主要活性物质是生物碱类和黄酮类,对其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药代动力学有初步的研究。苦参的临床应用较广泛,除了在中医和蒙医等其他民族医学临床上的传统应用之外,其新的医疗用途不断被发现和应用,是一味很有深入开发价值的药材。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苦参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标签: 苦参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测定王浆花粉产品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三氯化铝-醋酸钠比色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品,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用药典方法测定水分含量、醚提物含量、醇提物含量;结果:王浆花粉产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为0.2393%(脱色前)或0.2447%(脱色后),水分含量24.48%,醚提物含量10.80%,醇提物含量41.77%;结论:用三氯化铝-醋酸钠比色法测定工浆花粉产品中总黄酮含量简便、准确.

  • 标签: 王浆 花粉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 简介:本文仅就本室十余年来,对人参、西洋参、刺五加和刺楸等4种五加科药用植物皂苷的化学研究进行综述。从人参地下部位(根和根茎)和地上部位(种子、茎、叶、花蕾和果实)中共分得G-Ro、G-Rb1、G-Rb2、G-Rb3、G-Rc、G-Rd、G-Re、G-Rf、20-gluco-Rf、GRg1、G-Rg2、20(R)-Rg2、20(S)-Rg3、G-F1和Z-R1等15种已知皂苷。从西洋参叶中分得G-Rb2、G-Rb3、G-Rd、G-Re、G-Rg1、G-F2、P-F11和P-RT5等8种已知皂苷。从刺五加叶分得HederasaponinB、Eleutheroside和Saponin-1等3种已知皂苷;又从中分得CiwujianosideA1、A2、A3、A4、B、C2、C2、C3、C4、D1、D2、D3和E等13种新皂苷。从刺楸根中分得KalopanaxSaponinA和B、ChikusetsuCaponinIV(C-IV)和SpinaSaponinA等4种已知皂苷;又从中分得KalopanaxSaponinC、D和F等3种新皂苷。又从刺揪叶中分得KalopanaxSaponinA和B,Eleuthero-sideK、Aekbosidestb和SaponinPg等5种已知皂苷;又从中分得KalopanaxLa、Lb和Lc等3种新皂苷;还发现1种新皂苷配基即Kalopanax-geninL1。以上从人参、西洋参(我国引种品)、刺五加(叶)和刺锹(根和叶)4种五加科药用植物中共分得35种已知皂苷;19种新皂苷和1种新皂苷配基。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植物化学分类学、生物活性,以及药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等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人参 人参皂苷 西洋参叶 西洋参皂苷 刺五加叶 刺五加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