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实验认为龙胆草种子春播应保存在低温条件下,并且在播种种子用800~1200ppm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这样才能使种子发芽率达到98%左右。

  • 标签: 龙胆草种子 低温条件 赤霉素溶液处理
  • 简介:俗话说:“久病半医”,苏东坡因为自身多病,所以他对中医中药造诣颇深,《苏沈良方》便是证明。《四库全书提要》曰:“《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二人所集方书也。……后人以苏武所编方书附入其间,而别题此名者耳。……宋世士大夫类通医理,而轼与括尤博洽多闻,其所征引,于病症治验,皆详著其状,确凿可据。其中如苏合香丸、至宝丹、礞石丸、椒朴丸等类,已为世人所常用,至今神效。”《苏沈良方》凡8卷,集138个良方,其中用人参与其它药草配伍的良方就有13个。诸如:木香散、烧肝散、小柴胡汤、木香丸、加减理中丸、压气散、诃子丸、茱萸丸、硃砂膏、还眼神明酒、云母膏、泽生散、桔梗散。有几种良方无人参配伍,但在服食说明里却加了人参。诸如:苏合香丸共15味药无人参,但在药方后边的说明里指出:“右为末,炼蜜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温酒嚼下,人参汤亦得……仓猝求人参不得,只白汤亦佳。”

  • 标签: 人参文化 《苏沈良方》 人参汤 东坡 五石散 小柴胡汤
  • 简介:人参种植模式随着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已由伐林种参悄然向非林地种参转变,特别是近10年来,规模化非林地种参已经取得初步的成就,非林地种参开始引领园参发展新纪元。

  • 标签: 非林地 林种 棚式 园参 产业政策 透光率
  • 简介:人参有着几千年的药用史,它具有补元、养气、贻神的神奇功效,古代的许多文人学者留下了大量的关于人参的文字记载.这些记载对后世研究人参有着重要意义,这其中清朝乾隆帝的首咏参诗在人参文化研究中占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 标签: 清乾隆皇帝 咏参诗 人参 药用史
  • 简介: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有关萜类物质在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近况,归纳了萜类物质的合成与代谢及其抗病、化感和防虫方面等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次生代谢产物在发展中药材生产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三萜类物质 生态作用 中药材
  • 简介:人参黑斑病、锈腐病和菌核病对人参生产影响较大,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本文研究了多菌灵与碱硫酸铜混用对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多菌灵的处理,黑斑病、锈腐病和菌核病平均发生率为18.8%,多菌灵与碱硫酸铜混用病害平均发生率为7.2%,较对照下降了11.6%,达到显著标准;人参产量较对照增加16.7%,达到显著标准.

  • 标签: 多菌灵 碱式硫酸铜 人参 病害
  • 简介:原人参醇(PPT)是具有达玛烷型结构构成人参皂苷的3种苷元之一。大量现代研究表明,PPT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本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综述了有关PPT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及其衍生物的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利用PPT及其衍生物提供有用的参考。

  • 标签: 原人参三醇 药学 生物活性
  • 简介:浸出物包括醚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和水溶性浸出物种。浸出物含量测定法是《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用来评价中药材质量的常用方法之一。特别是在不能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时,必须要测定浸出物含量。因为人参皂甙类不是人参中唯一的有效成分,人参有效成分有多种,单纯地测定人参皂甙不能够完全评价人参的质量,所以必须测定浸出物的含量。

  • 标签: 醚溶性浸出物 分等质量标准 卫生学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含量标准 人参加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