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生态新社会运动理论是用来描述和解释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欧美国家兴起的诸多新型社会运动形式的理论术语或理论流派。其主要包括欧洲的生态新社会运动理论,美国的资源动员理论与政治过程理论以及美欧合流后出现的社会建构论与文化理论。各种理论模式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内容与理论特色。但是,要全面整体地解释西方生态新社会运动的产生与发展,还需要不同理论模式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结合。

  • 标签: 西方 生态新社会运动 运动理论
  • 简介:生态中心主义是一种主张把伦理学视域扩展至大自然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思潮之一。以生态学与生态链相互联系为学科背景与论证依据,以实现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为主要诉求是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特质;在其规约与统摄下,生态中心主义主张拓宽道德关怀视域,即伦理关照从传统人与人之间扩至整个生态系统。大地伦理学、自然价值论、盖娅假说、深生态学分别从不同视角与层面阐述与揭示了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特质与道德旨趣。

  • 标签: 生态中心主义 大地伦理学 自然价值论 盖娅假说 深层生态学 生态整体主义
  • 简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观,它不仅蕴含着关于生态文明的信念与理想、价值哲学、伦理道德关系转型和思维方式转变等道德哲学问题,也对推进人水关系的道德建设提出了多层次的伦理诉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水伦理既要在原生自然之水、社会生活之水和理想信念之水等三个层面上追求人水和谐的三重境界,又要在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束缚的同时,确立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统一的水伦理价值观,通过多形态水伦理的融通共进和水伦理研究范式的转变,建构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代的水伦理体系。

  • 标签: 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水伦理
  • 简介:中日竹文化比较研究起步晚、成果少,存在不少客观与主观问题。文章概述了中日文化比较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前景以及重点研究的内容,为开展中日文化比较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中国 日本 竹文化 比较研究
  • 简介:中国用香的历史久远,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的兴衰风雨.它邀天集灵,祀先供圣,是敬天畏人的体现,又是礼的表述;是颐养天性,启迪才思的妙物,又是祛疫辟秽,安神正魂的良药.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僧道大德,无不以香为伴,对香推崇有加.

  • 标签: 中国香 发展史 文化发展
  • 简介:徽州人在长期栽培利用竹类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竹文化的地方区域特色,主要体现在竹材利用、竹雕刻艺术、竹编织艺术、竹诗文、竹绘画等方面。徽州地区的竹文化是我国悠久竹文化的集中体现。

  • 标签: 徽州地区 竹材利用 竹文化
  • 简介: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朋友们:大家下午好!这次大会给我出了一个比较大的题目,“竹文化与绿色生活”,我也不知该从何谈起。

  • 标签: 绿色生活 竹文化 主题报告 文化节 中国
  • 简介:博爱竹林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在野生竹林的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博爱竹林的发展演化蕴含着深刻丰富的中国竹文化

  • 标签: 博爱竹林 历史 文化
  • 简介:2013年10月19日-22日,第七屑广西林业系统职工运动会在南宁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崇左市林业局获得足球项目的冠军,来宾市林业局获得篮球项目的冠军,三门江林场获得气排球项目的冠军,贺州市林业局获得羽毛球项目的冠军.百色市林业局获得乒乓球项目的冠军,高峰林场获得拔河项目的冠军,维都林场获得男子1500米项目、女子800米项目和男子4×200米项目的冠军,大桂山林场获得女子4×200米项目的冠军,贺州市林业局等15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 标签: 林业系统 运动会 南宁 职工 广西 林业局
  • 简介:历史建筑的改造更新承担着城市文脉精神与成长标志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历史建筑的概念限定及文化内涵阐释,说明了建筑改造的意义与价值,探讨性地设立历史建筑存留价值的评判标准,总结了相关历史建筑改造的应用策略。

  • 标签: 历史建筑 改造策略 文化传承
  • 简介:《竹取物语》是日本古典竹之物语,是日本竹文化的象征。选择了平安时代竹分布,发光、黄金与心情,三月、成长与命名,"根元"与"三寸",化生,升月,在人间时间,"伐竹翁"的意义等8个方面,系统梳理并考证《竹取物语》中的日本竹文化及其生物科学基础。

  • 标签: 竹取物语 竹文化 生物学特性
  • 简介:城市特色反映着城市社会现实,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历史传统、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正是城市的特色和魅力所在。世界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它横跨欧亚大陆,地处欧亚交通要冲,扼守黑海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带给伊斯坦布尔独特的历史文化变迁,2600多年的城市历史中,它先后成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三大帝国的首都,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亚洲终点,东西方贸易的中心,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城区保留有众多的历史古迹,1985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与城市的自然资源环境和谐共存,构成伊斯坦布尔的城市特色。

  • 标签: 伊斯坦布尔 历史文化资源 城市特色 保护
  • 简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文化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分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与水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本文在生态文明视阈下,对弘扬生态与水文化的价值、建设当代水文化的基本规则和创新当代水文化的建设思路等方面作了探讨,以期为强国利民、愉悦身心的绿色水文化建设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标签: 水文化 价值 规则 思路
  • 简介: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这一举措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这种认识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自2005年以来,北京林业大学已经连续主办了4届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历次会议都对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森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担负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此,北京林业大学定于2013年7月联合国际木文化学会、亚洲绿色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呼伦贝尔学院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召开第五届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现将会议的具体情况通知如下。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森林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生态文明建设 北京林业大学 呼伦贝尔学院
  • 简介:浙江省淳安县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充分开发竹文化生态旅游对发展淳安地方特色的竹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淳安县竹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竹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竹文化生态旅游的对策.

  • 标签: 资源优势 竹文化 生态旅游 淳安县
  • 简介: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2013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年会于2013年4月12日至14日在沈阳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分会、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等单位联合主办,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育部"985工程"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承办。会议历时两天,来自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各地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伦理学 学术研讨会 环境哲学 社会主义
  • 简介:以北京市紫竹院公园八宜轩景点为例,阐述了竹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5种表现形式:竹的自然特征、园林楹联匾额、建筑构件、竹画、景观小品;分析了竹文化在八宜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所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 标签: 紫竹院公园 竹文化 园林设计 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