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利用菌草为原料进行灵芝栽培试验,筛选菌草栽培灵芝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在六种不同菌草配方中(菌草含量依次为96%、72%、64%、48%、32%、24%),菌丝生长速度与菌草含量成正比,菌草含量96%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草含量24%,菌丝长势最好,32%~64%时长势其次,72%~96%最差;菌草含量48%时产量最高.从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袋产量等综合因素考虑,菌草含量为48%时为最优配方:菌草48%、木屑48%、石灰2%、白糖2%.

  • 标签: 巨菌草 灵芝 菌丝
  • 简介:在永安桉(Eucalyptusgrandis)林中选择不同的林分设置若干个标准地,在标准地中进行每木检尺与树冠冠幅等林分因子调查,分径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标准地中树冠冠幅与胸径关系,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桉树冠冠幅与胸径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冠幅面积与冠幅的关系导出林分各径阶的基本密度和最大密度,建立按的合理经营密度表和合理经营密度图,从而为生产经营单位调控林分密度、进行营林抚育提供依据。

  • 标签: 巨桉 合理密度 经营密度 胸径 冠幅
  • 简介:介绍利用具有杂种优势的尾按离体芽通过组织培养并进行工厂化育苗的技术。在叙述培养材料与培养条件、繁育方法与移栽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着重总结工厂化育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巨尾桉 组织培养 工厂化育苗
  • 简介:地处鄂西北深山的湖北省竹山县,生长着银杏、黄连木、岩栎、柏木等国家一、二级古树名木40多种、1000多株,古树群落2处,数量达50余株。冰冻灾害发生后,该县采取五条措施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一是组织清理。县林业部门组织100余名技术人员,对全县所有的古树名木进行清查摸底,对损失情况进行统计。二是强化措施,加强领导。县林业部门成立灾情应急调查小组,强化责任,明确分工,分片包块,深入一线掌握一手资料。三是技术服务,取信于民。针对古树名木受灾情况,采取缠稻草,去枝、培土等措施,搞好后管理,服务于民。四是转地移栽。对个别乡(镇)高山地薄无土的倒伏树木采取转移栽植,确保成活率。五是投入资金购配药物。拨专款购买生根粉、叶面宝等药物,无偿发放给林农,用于古树防病治虫。

  • 标签: 古树名木保护 灾后管理 竹山县 林业部门 技术服务 受灾情况
  • 简介:介绍尾桉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分析其经营效益,为培育尾桉速生丰产林提供依据。

  • 标签: 巨尾桉 栽培技术 效益分析
  • 简介:马尾松和杉木是广西主要乡土用材树种.2009年,全区马尾松和杉木面积分别为3699万亩和1934万亩,总面积占广西乔木林面积的50.4%.目前,广西松杉工业用材林的采伐年限为16年。

  • 标签: 工业用材林 马尾松 定向栽培 面积分 用材树种 广西
  • 简介:60年不遇的连续强降雨,使海南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给农户带来严重损失。为切实做好后恢复生产工作,努力把亲民、爱民、为民的理念落实到恢复农业生产工作中,省农业科技服务110省林科所服务站在指挥中心带领下于2010年10月15日率林业专家组到达文昌市蓬莱镇,开展后农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

  • 标签: 灾后重建 林业系统 农户 农业科技服务 苗木 农业生产
  • 简介:论述了风灾损毁林地森林资源恢复的重要意义和措施,其中包括风倒风折木清理利用规划、更新造林设计、清理生产作业、林地恢复效果及保障措施等.

  • 标签: 灾毁林地 更新 利用
  • 简介: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药物,不同时间间隔喷药及不同药物浓度对尾按组培苗茎腐病防治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A1)+6d间隔喷药时间(B2)+1000倍液药物浓度(C2)对尾桉组培苗茎腐病防治效果最好。

  • 标签: 尾巨桉 苗木茎腐病 防治效果
  • 简介: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进行尾桉造林试验。采取相同的营林措施。经过7a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尾桉树高生长达到显著差异,胸径生长达到显著差异;其林分植被在好的立地条件下,植被种类多,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

  • 标签: 巨尾桉 立地条件 造林 生长
  • 简介:对尾桉DH33—27组培育苗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和大量元素的浓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影响桉树组培育苗生产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激素种类和浓度、大量元素浓度对组培苗生长有显著影响,母种继代培养阶段,培养基中6-BA、6-KT浓度在0.25~0.27mg·L^-1和NAA浓度0.10~0.15mg·L“范围内时增殖效率最好。继代壮苗阶段,6-BA、6-KT浓度在0.20~0.25mg·L^-11和NAA浓度0.10—0.15mg·L^-1范围内时出苗率最好。生根培养阶段,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50%的大量元素、IBA和NAA的浓度为0.30mg·L^-1和0.10mg·L^-1时生根效率和苗个体高度最好。

  • 标签: 尾巨桉 组培育苗 主要成分
  • 简介: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无锡市中心城区防震避绿体系的分析,探讨利用城市绿地系统,构建各层次避难场所方案,及其在功能和植物配置方面的具体建议。

  • 标签: 防震避灾 绿地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介绍了马来西亚2块草竹属天然林的4种采伐技术。采伐18个月后,发现采伐技术和竹丛的形式在新秆和秆枯损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在纳米和Betau地区的立地上没有太大的影响。结果表明:X形采伐技术由于其破坏性小和竹秆低部伐除(7.1%),因此在天然竹林的管理上值得推荐。同U形的采伐技术相比,

  • 标签: 采伐技术 巨草竹属 丛生竹管理
  • 简介:对成熟期的11年生尾桉林和23年生杉木林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杉木,种植尾桉后,尾桉林地0~60cm各层次土壤容重、自然含水量均较小,0~60cm各层次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田间持水量均较大,林地土壤变得较为疏松,改善了土壤的透气状况和透水性,但土壤变得较为干燥,土壤表层沙化,粘粒下移.经方差分析,尾桉林和杉木林间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差异显著.

  • 标签: 尾巨桉 杉木 土壤物理性质 对比
  • 简介: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空间体具有综合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面对不同类型的城市灾害,绿地可在不同层面发挥避作用,从而完善整个城市的综合防灾体系。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回顾,指出目前城市综合防灾体系规划中绿地避功能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规划和建设两个层面探讨城市绿地避作用的实现途径,并与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综合防灾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协调。实践以承德市营子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避建设作为实例,从而达到理论对实践的综合指导作用。

  • 标签: 绿地避灾功能 绿地避灾建设 承德市营子区
  • 简介: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全国多省市震感明显。当日上海延中绿地、陆家嘴中心绿地都成为市民的“避难地”,重庆市园林局则将公园大门打开让群众疏散。突发的地震灾害让很多人意识到,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在灾难来临时保障群众安全的应急避难场地。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统计,北京城区目前已有29处公园、绿地具备了应急避难场所功能。他们被业内人士称为“防灾公园”。

  • 标签: 应急避难场所 公园绿地 北京市 美化环境 紧急避险 地震灾害
  • 简介: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汶川及周边地区大范围的毁灭性的灾害,中国唯一羌族自治县北川县城夷为平地,震后党中央提出"一定要再造一个新北川"。在北川新县城的整体规划中永昌大道是新县城支干线的交通大动脉,同时也是新县城最重要的城市景观道路之一;对其道路绿化景观带的设计从整体设计风格的把握和设计细节的推敲,展示和强调了景观大道在新县城的形象及重要性,进而形成完整而成熟的景观绿化设计方案。

  • 标签: 汶川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设计形式 乡土植物应用
  • 简介: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昨天下午国家林业局召开的全国林业抗灾救灾及林业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抗灾救灾和林业工作的部署要求,认真分析林业灾情,研究后重建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全面落实抗灾救灾的各项措施,齐心协力、

  • 标签: 抗灾救灾 林业生产 灾后重建 救灾工作 信心 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