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宜川项目为例,介绍了陕西省妇女研究会在社会别与发展方面的经验,论述了理解和实践赋权、倾听并放大妇女在社区中的声音、重视建立妇女骨干网络及其能力建设的重要,并对参与式方法在日常工作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社会性别 宜川市 参与式发展 妇女骨干网络 能力建设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素质培养已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因为儿童一代是否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发达的智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而游戏是和儿童成长不可分离的要素,它是儿童在学习和发展中自然发生的过程。无论教师或父母,应确保个体从小到大都有游戏的机会,不论室内或室外,都有正式和非正式的游戏环境,提供儿童发展上的需求。如何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户外游戏环境,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怀,是我们设计者们不可忽视的环节。好的儿童户外游戏环境的设计应达到以下目的:1.要能激发儿童游戏的欲望,因为游戏的价值已广泛的被从事幼儿工作的研究者专业人士所证明及承认。2.儿童户外游戏环境应有助于学习和发展。儿童通过在游戏环境中玩耍而增进其聚敛和扩散的问题解决能力,也能使创造思维表现得更好。3.儿童户外游戏环境应该通过一系列丰富的材质、颜色和形式来刺激感官。也应该由变化丰富的环境,来养育好奇心。4.儿童游戏环境应提供儿童基本的社会、体能和认知需求。它应该是舒适的,符合儿童身高大小,也能提供体能上和心智上的挑战。它应鼓励和允许儿童、器材和成人间的互动。下面就本人的工作感受及一些专业文献中得到的启发浅谈一下儿童户外游戏环境设计。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户外游戏环境 环境设计 儿童游戏场 游戏活动 户外空间
  • 简介:社会的自然是戴维·佩珀生态自然观的自然本体论之“根”.佩珀的“社会的自然”概念的出场有其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其时代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伪善导致的严峻生态危机、苏东传统社会主义的解体和失败产生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以及西方生态运动的蓬勃发展.其理论渊源是:后现代绿色思潮下的生态中心主义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各自存在的内在缺陷、法兰克福学派的“人化自然观”以及其他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自然和社会辩证法的理解等.佩珀的“社会的自然”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性质,是一个社会概念;这一概念本身蕴含了丰富的“自然一社会”关系的辩证观点.他的这些思想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内涵以生态学意义,进一步延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本体论的内容,从而对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攻击给予了反击,并为佩珀提出他的“弱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他的这一概念为他继而提出克服自然异化的途径奠定了基础,并且为解决当代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实践方案.

  • 标签: 戴维·佩珀 社会性的自然 原初境域 生态自然观 自然本体论
  • 简介:<正>宋庆生前非常爱花,可谓一生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长期担任宋庆秘书的张珏是先师张宗祥先生的长女,我从她那儿知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生前寄情花卉树木的点点滴滴……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在日本东京的著名律师和田端家举行了结婚典礼。和田端夫妇准备了香槟酒和午餐,一些亲密的朋友来参加。那天,宋庆戴着

  • 标签: 宋庆龄 孙中山 卧室兼起居室 玫瑰花瓣 结婚典礼 张宗祥
  • 简介:<正>户外座椅是重要的园林设施之一。人们在园林环境中休憩歇坐,赏景畅谈,无不与座椅相伴。座椅的主要功能有两方面:其一、供游人就座休息,欣赏周围景物。多设于景色秀丽的湖滨、高山之巅、花间林下,可供人欣赏湖光山色,观赏奇花异卉。尤其在街头绿地或

  • 标签: 园林环境 街头绿地 园林设施 园椅 园林意境 兰艾
  • 简介: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几乎都与生态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社会化与社会生态化几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最终必然影响到社会形态的种种变革,把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相结合研究,是今后值得十分重视的一个领域

  • 标签: 社会形态 社会化 社会问题 生态状况 社会发展 生态问题
  • 简介:本文概略讨论了生态文明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基本意义。文明可以视为文化进化的一种存在状态,而生态文明表明了文化的观念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最终将增进文化的观念系统的生态化取向。这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应当按照生态文明的思想及其多样的、循环的和共生的原则发展

  • 标签: 文化 文明 生态文明 社会发展
  • 简介:<正>一、林业与社会信息网产生背景7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林业在发展中国家迅速兴起,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在发展社会林业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成绩斐然。他们设有社会林业方面的组织机构,开没社会林业培训课程,创造出一些新的方法和理论,用以指导社会林业实践,并且每年都举办多种有关社会林业的培训班,促进了社会林业的发展。“社会林业”一词是近几年才从国外引进到中国来的,我国在农村造林、四旁植树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与国外的社会林业

  • 标签: 社会林业 社会信息 林业信息 福特基金会 林业项目 网络活动
  • 简介:通过调查数据分析,直径结构径阶愈小,株数密度愈大,在规模较小的抚育伐后的林分中,直径分布保持稳定规律,曲线呈反J字型.

  • 标签: 典型 异龄林 直径 分布
  • 简介:<正>山东省招远市镇头镇孙家夼村集约栽植的柿树,1986年由集体转为专业户承包管理,在1987~1996年间通过承包人精心地科学管理,已经连续10年高产稳产,平均每666.7m~2年产量4162.5kg,每年获得纯利6043.2元,投入产出比为1:10.8,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 标签: 高产栽培技术 成龄柿树 30%桃小灵乳油 科学管理 柿角斑病 花期环剥
  • 简介:东北林区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是由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缺失、东北林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林区劳动者社会保障意识淡薄,以及东北林区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的。为了进一步完善林区社会保障制度,东北林区应该提高相关参与主体的社会保障意识,实现政企、企社、政社分开,实施社会保障属地化管理,促进林区劳动就业,保障林区劳动者的最低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保障立法的进程。

  • 标签: 东北林区 社会保障 制度优化
  • 简介:<正>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宁蒗县东北部,是省级自然保护区,该区以湖水、民族、山林三大系统有机结合的多层次社会结构,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和社会林业研究价值。但因多种因素影响,至今仍处于落后贫困状态,突出的是水土流失严重,直接威胁着泸沽湖的生存。因此,探索分析抑制和根治小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对策和措施很有必要。

  • 标签: 泸沽湖 社会林业 区域发展 云南 发展林业 自然保护区
  • 简介:<正>河南省西峡县丁河乡有19个村,188个村民小组,7200户,2.7万人,总面积23.8万亩,其中山坡面积18.8万亩,耕地2万亩,是豫西南伏牛山南麓的一个山区乡。从1982年起全面开展林业区划规划与实施,选拔了一批林业规划员。近年来明确提出“优势在山,出路在林,致富靠果”、“建立林果专业”的发展思路,多层次、全方位提高山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以林业规划员为主体培养了一大批实用人才,加快了社会林业发展步伐;山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实现了大面积绿化,消灭了连片荒山,先后完成大面积造林4.3万亩,森林覆被率达62%,

  • 标签: 社会林业 人才培养 发展与实践 西峡县 林业规划 实用人才
  • 简介:本文以用材林皆伐为前提,推导和分析了纯收益达到最大时的经济成熟计算公式;并以开化县林场为例,对速丰杉木、一般杉木、松木的经济成熟进行了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纯收益达到最大时的经济成熟应是各轮伐期的纯收益之和达到最大的时期,它比轮伐期内年平均纯收益达到最大的时期长,又比采伐时纯收益达到最大的时期短。

  • 标签: 经济成熟 轮伐期 用材林经济 皆伐 计算公式 材种
  • 简介:以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为基础,从城市古典园林对集体记忆的传承、现代园林作为城市发展新标识以及后现代园林自然生态都市化的发展趋势,探讨城市园林的社会学涵义,研究城市园林作为社会阶层共享空间的功能作用,在此基础上,冀合城市园林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若干城市园林发展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城市 古典园林 现代园林 后现代园林 社会学分析
  • 简介:<正>山东省无棣县地处鲁北滨海盐碱地区,总面积1982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592个行政村,耕地5.6万公顷,人口42万。据1984年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有宜林荒滩地1.37万公顷,林木覆盖率仅为2.7%,生态环境失调,大面积土地逐渐盐碱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群众生活一直不富裕。自1985年以来,无棣县立足本县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状况,必须实行农村种植业的改革,

  • 标签: 枣树 金丝小枣 社会林业 无棣县 枣粮间作 滨海盐碱地区
  • 简介:本文对过伐林区提出按组控制蓄积抽样精度的必要和可能。分龄组与不分龄组抽样调查其原理和方法相同,只是总体数不同,计算公式相同,只是各抽样总体采用各自的复盖度及变动系数。按组抽样既能增加抽样理论计算精度,又可提高调查成果使用价值,可进一步满足森林集约经营的需要。过伐林区的森林资源结构复杂,与原始林和一般次生林相比,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改进森林经理调查方法保证精度,提高调查成果使用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龄组 过伐 变动系数 森林经理调查 森林资源结构 调查成果
  • 简介: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协调发展是新世纪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着力提升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有助于学科建设上台阶,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的资源条件,进一步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首先在于构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其次要根据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特点创新制度建设;进而制定各项保障措施并确保落实。

  • 标签: 人文社会科学 学科发展 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