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属同翅目木科。多数种类危害木本植物的嫩枝和嫩叶.梧桐木是危害梧桐的重要害虫.石家庄市各公园每年梧桐木的发生非常普遍.木以卵在枝干上越冬。翌年4月底或5月初陆续孵化、为害,若虫期共30多天。第一代成虫于6月上旬羽化,下旬为盛期;第二代成由于8月上、中旬羽化。

  • 标签: 梧桐木虱 若虫期 木虱科 交尾产卵 初孵若虫 同翅目
  • 简介:认识一种昆虫比认识一个人难多了。一个人的外貌几乎不会变,但昆虫一般有4种状态,卵,幼虫,蛹,成虫,几种虫态的变化是惊人的,用“变态”都不足以形容。松天牛是松树上的专业“隐形杀手”,蛀干为害。松林在我国森林中所占比重相当大,特别是重要风景名胜区总能看到苍松挺拔的身姿。如何保障松林健康,减少松天牛带来的隐患,让人们不得不深思。

  • 标签: 松褐天牛 风景名胜区 隐形杀手 昆虫 松林 外貌
  • 简介:软蚧Coccushesperidun属同翅目、蚧科、蚧属,重要异名:龙眼黄介壳虫、扁坚介壳虫、扁平介壳虫。软蚧在大连地区主要存在于温室、民宅中,它食性杂、繁殖快、适应性强,略有疏忽,便很快传到其它临近的植株上,迅速繁育。常常导致植物煤污病,严重的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减弱植物的抗性,降低其观赏效果,严重时叶、茎密布虫体,使花、木枯萎而死,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经几年调查,软蚧主要

  • 标签: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大连地区 介壳虫 软蚧 同翅目
  • 简介:2002~2003年,采用90%万灵、21%毕达、25%阿克泰、50%库龙、2.5%功夫、20%艾美乐、40%速扑杀、10%蚜净、25%净等9种化学药剂,对橄榄星室木进行防治试验。根据防治效果、成本以及化学药剂的理化性质,筛选出万灵4000倍液、功夫2000倍液、蚜净1000倍液、毕达1000倍液等4种处理为最佳使用组合,防治效果分别为98.45%、97.85%、98.54%、92.35%,药剂成本2~3元/亩诙,可在生产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橄榄星室木虱 化学防治 橄榄树害虫 杀虫剂 药效试验
  • 简介:本文从橄榄星室木的生存优势、为害特点及引发的危险性,分析了该虫猖獗为害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可持续控制该虫的防治策略。

  • 标签: 橄榄星室木虱 猖獗原因 防治策略 为害特点
  • 简介:本文报道了橄榄星室木在林间和苗圃的动态变化情况,指出影响害虫消长的四个因素:抽梢、气候、天敌、寄主品种,并认为抽梢混乱是造成害虫防治困难的最主要原因。

  • 标签: 橄榄星室木虱 发生发展规律 橄榄害虫 防治
  • 简介:通过对海南省琼海市槟榔园中黑刺粉的为害调查表明,黑刺粉一年发生5~6代,若虫盛发期分别在3~4月和6~10月,其为害可持续到12月。主要的防治措施有合理密植、多施有机肥、及时清理槟榔园和适时防治等。

  • 标签: 槟榔 黑刺粉虱 农业防治 药剂防治
  • 简介:本文通过对黄褐新圆蛛在控制橄榄星室木及影响果树生长上的试验,认为该蜘蛛不是橄榄果树的有害生物,而是橄榄果树上主要害虫橄榄星室木的一种天敌。

  • 标签: 黄褐新圆蛛 橄榄 橄榄星室木虱 天敌 生物防治
  • 简介:选用药膜法研究加入青葙甲醇提取物后,对苦参碱防治螺旋粉的增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入终浓度为5000mg/L青葙提取物后,苦参碱对螺旋粉成虫的毒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0.50mg/L、0.25mg/L、0.125mg/L的苦参碱校正死亡率分别从89.15%、74.67%和52.97%提高到100%、100%和96.5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苦参碱使用浓度从0.25mg/L降低至0.125mg/L后,加入终浓度5000mg/L的青葙甲醇提取物,处理后5d的平均虫口减退率从77.80%提高到90.44%。

  • 标签: 青葙提取物 苦参碱 螺旋粉虱 生物活性 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