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用2%来苏儿清洗阴囊部后,以左手中指压曲睾丸,并用拇指与食指固定阴囊基部,使阴囊部位皮肤紧张。右手持刀在阴囊缝际旁的2cm处开刀挤出睾丸。左手松开捏住睾丸和鞘膜勒带的连接部后,右手撕断鞘膜韧带的白筋并往外牵引睾丸,左手将总鞘膜与鞘膜韧带重新还纳阴囊后,固定住精索。

  • 标签: 小公猪 阉割 阴囊 睾丸 来苏儿 左手
  • 简介:仔猪阉割技术是一项古老的传统兽医技术,经过长期实践,累积了大量经验。但在阉割死亡中小公死亡占比例较高,阉割小公死亡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预防术后大出血,二是肠脱出,三是术后感染。

  • 标签: 仔猪 阉割 症状 大出血 肠脱出 术后感染
  • 简介:1种公猪站的选址种公猪站是饲养种公猪和收集、处理、保存种公猪精液的地方。对外开展人工授精服务的种公猪站选址可参照中型猪场选址要求,即地势高燥、有向南的缓坡,土质以沙壤土为最佳。应与其他畜牧场、社区、主干运输线路等保持一定距离(图1)。

  • 标签: 种公猪 猪场选址 公猪精液 人工授精 运输线路 沙壤土
  • 简介:公猪精液稀薄是公猪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现代养猪生产来说,公猪精液稀薄是一种经常出现的问题,精液稀薄的公猪在本交时,常因母猪不能正常受孕导致母猪配种后返情;稀薄的公猪精液人工授精时,同样也可能会导致大批母猪返情。

  • 标签: 公猪精液 稀薄 原因 现代养猪生产 人工授精 配种后
  • 简介:2012年,清丰县种猪场饲养的6头种公猪,先后出现了蹄裂症:主要表现为病猪行走僵硬、蹄裂、跛行,行走时地上有血迹.皮肤粗糙,角质层增厚、结痂。

  • 标签: 猪蹄 防治 种公猪 种猪场 角质层 病猪
  • 简介:公猪精液品质关系到人工授精的成败,好的精液质量不但可以提高窝平均产仔数,还可以把优秀种猪的生产潜能发挥到极致。购买优秀品种猪重要,深入地挖掘优秀品种猪的生产潜能更为重要,而挖掘优秀品种的生产潜能就需要从源头公猪精液做起。控制公猪精液的品质,主要从品种、营养、环境、调教时间、采精频率、人工授精操作来控制。

  • 标签: 公猪精液 精液品质 控制 人工授精 品质关系 精液质量
  • 简介:公猪发病高热对精子生成的影响,国内报道不多,但生产中却常遇到,种公猪发病高热后,精液品质显著下降,并出现死精无精时期,自然交配的公猪,一段时间配种母猪均不受胎。我于2003年曾对一头发病高热的种公猪,治愈后精液品质进行检查观察。

  • 标签: 精子生成 种公猪 高热 发病 精液品质 自然交配
  • 简介:夏季当环境温度超过37℃,持续时间超过1w以上时,公猪的性欲明显减退,精液品质明显下降,采精量明显减少,精子体外存活时间即精液的体外保存时间明显缩短.公猪长时间处于热应激生活环境下,还可导致精子发育不良和精子受损,睾丸生精机能发生障碍,进而造成种猪种用年限缩短和种用价值降低,严重时还可诱发睾丸炎,造成睾丸生精机能永久性丧失.因此,重视高温季节对种公猪环境温度的控制,减轻热应激对公猪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对提高猪场的整体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种公猪 防暑降温措施 夏季 环境温度 持续时间 精液品质
  • 简介:夏季高温,种公猪遭受热应激,部分供精单位的种公猪出现性欲明显减退,采精量明显减少,精液品质明显下降或出现死精现象,供精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缓解热应激对种公猪生产效能的影响,下面介绍夏季提高种公猪精液品质的一些主要技术措施,仅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夏季 种公猪 精液品质 饲养管理
  • 简介:一、优化猪群结构、培育高产种群1、选择市场潜力最大的品种1990年前我县推行的二元杂交,曾先后推广过大约克夏、杜洛克、长白、梅山等品种,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长白为主的杂交品种和以梅山为主的纯繁品种,并相继淘汰了杜洛克、大约克以及后来引进的皮特兰。之后,随着市场的变化,三元杂交越来越受欢迎,人们对大约克又进行了重新认识,

  • 标签: 种公猪 生产潜力 开发利用 结构优化 日粮配方设计 日常管理
  • 简介:1优点1.1经济实惠养猪场自建公猪站,公猪精液不用向外购买,在减少疾病传播的同时,饲养公猪数量相对可以减少一半以上;另外,可以节约人工、饲料、栏舍及资金,经济又实惠。在掌握到技术后,深受大家的欢迎。

  • 标签: 公猪精液 养猪场 疾病传播 经济 饲料 栏舍
  • 简介:在我国经济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我国畜牧业也取得较快发展,其结构有了较大调整,以往粗放式生产方式逐渐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围绕规模化猪场种公猪饲料营养管理进行分析.

  • 标签: 规模化 猪场 种公猪 饲料营养
  • 简介:公猪寄生虫病主要有消化道蠕虫病、体外寄生虫病和原虫病,严重影响着种猪的生产性能。阿维菌素类驱虫药虽然已广泛应用于养殖生产中,并且具有用量小、疗效高等特点,但该类药物主要驱杀体外寄生虫和大部分消化道线虫,对毛首线虫(鞭虫)、绦虫和原虫几乎没有驱杀作用。根据目前猪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试验研究得知,伊芬青不但对猪体外寄生虫和原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而且对包括毛首线虫(鞭虫)在内的大部分蠕虫均有杀灭作用,但该药物对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还不清楚。

  • 标签: 精液品质 种公猪 体外寄生虫病 猪寄生虫病 消化道线虫 剂量
  • 简介: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实践证明,对种公猪进行规范与正确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提高种公猪与母猪的交配率.才能使猪群有高的生产率(每年每头母猪生产20头或更多仔猪).对种公猪进行正确管理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在一个猪群中大部分种公猪一般只使用1.5年.淘汰的主要原因不是年龄大.而是体重过重、瘸腿或生殖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生产者非常有益。

  • 标签: 饲养管理 种公猪 人工授精技术 应用 母猪生产 生产率
  • 简介:为了有效防控由精液垂直传播的病毒病,采用RT-PCR/PCR技术对广西15个中小规模种猪场共248份公猪精液样品进行了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等5种与猪繁殖障碍有关的病毒的检测。结果表明:广西部分中小规模种猪场种公猪精液中垂直传播病带毒严重,PRRSV检出率最高,达48.39%(120/248),其次依次为PPV占42.34%(105/248),CSFV占16.94%(42/248),PRV占5.24%(13/248),PCV-2占3.23%(8/248);存在二重、三重和四重混合感染。二重感染中以PRRSV+PPV最为严重,检出率达14.92%(37/248);三重感染以PRRSV+PPV+CSFV检出率最高,达到5.65%(14/248)。检测结果表明部分种猪场公猪精液中垂直传播病带毒情况严重,PRRSV仍然是危害养猪生产的头号大敌,PPV带毒率的迅速升高值得重视。整顿公猪精液市场,加强检疫,淘汰健康带毒猪,搞好种公猪疫病的净化,是控制垂直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

  • 标签: 种公猪精液 繁殖障碍病 垂直传播 病毒检测 RT-PCR/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