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让天津市15万头奶牛吃上地产优质牧草.并实现替代国外进口高价牧草、减少奶农饲养成本的目的.今年该市畜牧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奶牛饲养大户种植优质牧草燕麦取得成功。6月上旬,9000亩燕麦全部进入收获期.平均亩产燕麦青贮饲草2.2吨(折合干草亩产600kg)。

  • 标签: 优质牧草 天津市 燕麦 种植 奶牛饲养 主管部门
  • 简介:猪附红细胞病通常发生在哺乳猪、怀孕的母猪以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肥育猪身上;病原是一种寄生在猪红血球上的立克次氏体,其可造成红血球的改变而容易为体内的网状内皮系统或是被吞噬细胞所破坏,因而造成红血球数量的减少,导致贫血、发育减慢、料肉比提高。传染途径主要经由节肢动物叮咬以及器械的机械性传播。

  • 标签: 附红细胞体病 症状 诊断 治疗
  • 简介:政府应对非洲猪瘟需要从各方面来准备:首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需要有实验室,有能力去检测到这一疾病,发病后应在最短时间内上报。同时,政府必须与养殖户保持良好的关系,还应当保证省级权力机关做好准备(除了兽医局,还包括警察与军方能够管控交通),要针对上报疫情或蒙受损失的农户出台适当补偿政策。之后,发现过疫情的养殖场或合作社应当将动物以人道的方式杀死并处理掉,可以填埋或是焚烧,以此来消灭病毒。

  • 标签: 联合国粮农组织 兽医局 非洲猪瘟 最短时间 补偿政策 实验室
  • 简介:为研究高邮鸭的开发利用价值,对107日龄高邮鸭的尺及部分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其生长特性和蛋品质。

  • 标签: 高邮鸭 体尺 生长性能 蛋品质
  • 简介:为系统研究DHV在脑组织引起的病理变化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规律,通过人工感染雏鸭DHV的方法建立DHV的疾病病理模型,运用常规病理技术、组织中自由基的测定等方法,探索DHV感染时间的发展,脑组织病变和感染时间之间的关联度以及组织生化指标和脑组织病变之间的关联度。结果显示,试验组雏鸭大脑于攻毒后不同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脑组织中NO、MDA含量随时间变化一致。试验得出:NO在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是雏鸭出现神经症状和脑组织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鸭肝炎 脑组织病变 一氧化氮 脂质过氧化反应 丙二醛
  • 简介:本刊辑:据农业部网站2011年12月8日报道.农业部畜牧业司和兽医局于12月8日联合在京举办“瘦肉精”监督执法培训班,这标志着农业系统深入推进“瘦肉精”整治工作进入新阶段。

  • 标签: “瘦肉精” 监督执法 农业部 培训班 组织 整治工作
  • 简介:猪附红细胞病是由附红细胞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红细胞或血浆中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临床上以急性、热性、黄疽性贫血和皮肤潮红为主要特征。因此义称黄疽性贫血或“红皮病”。目前正值本病高发时期,应予加强防制。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盛夏 人畜共患病 红皮病 贫血 寄生
  • 简介:我国猪的育种工作刚刚起步,猪场的育种工作面临诸多管理难题,如生产与育种工作不能很好地协调,育种员缺乏,育种员缺乏晋升通道等,本文旨在通过猪场组织结构和绩效考核的调整,解决育种企业面临的难题.

  • 标签: 组织结构 绩效考核 猪场 育种
  • 简介:一、发病情况2010年7月上句,姜堰市某猪场购进61头后备母猪,平均体重40kg左右。自入栏15天后,该批后备母猪陆续发病,用磺胺药和青、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就诊时已死亡6头;采取有效措施后,该批猪共死亡8头,死亡率13.1%。

  • 标签: 非典型猪瘟 附红细胞体病 混合感染 诊治 发病情况 后备母猪
  • 简介:2005年9月份湖北省黄石市某猪场发生了15日龄左右的仔猪以发烧、咳嗽、关节肿胀、黄疸、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继发猪附红细胞病”。在采用了综合防制措施后,发病率由原来的65%下降到9%,死亡率由原来的34%下降到7.3%,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防治中的工作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 综合防制措施 实验室诊断 继发 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