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根据草地植被盖度分别确定草地的种草、封山育草和放牧区域.草地坡度25°以上,种草采用穴播方法,25°以下种草采用草带更新和水平沟方法.

  • 标签: 盖度 草地 种草
  • 简介:大通县脑山地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试验推广结果表明:每公顷产鲜草63835kg,其中箭筈豌豆鲜草量占总产量的39.94%,比单播燕麦(平均产鲜草60000kg/hm2)增产6.39%,比单播箭筈豌豆(平均产鲜草49410kg/hm2)增产29.2%;燕麦株高增长5cm,箭筈豌豆株茎增长34.5cm.

  • 标签: 燕麦 箭筈豌豆 混播 产草量
  • 简介:1995年我县在引进燕麦青永001、青永久233等与箭豆混试种成功的基础上,1995年、1996年大面积推广后,深受群众欢迎.为了在畜牧业发展中发挥更好地效益,于2000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我们在本县向化乡养羊育肥大户进行了羯羊育肥试验,并获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该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单播青 增重效果 干草绵羊
  • 简介: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东坝乡“黑土型”退化草地上补种了披碱草(ElymusnutansGriseb)、老芒麦(E.sibiricusL)、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L)和中华羊茅(Festucasinensiskeng)四种牧草,补种当年均处于营养生长,不能完成生育期,第二年平均每公顷产干草6839kg-9407kg,适应性强,越冬性良好,是改良“黑土型”退化草地的优良牧草。

  • 标签: “黑土型”退化草地 禾草 补种 适应性
  • 简介:以青藏高原“黑土滩”为研究对象,采用围栏封育、围栏封育+人工补播进行“黑土滩”草地的改良,测定了2010~2014年度“黑土滩”草地垂穗披碱草、可食牧草鲜重。结果表明,多年围栏封育、人工补,“黑土滩”样地内的垂穗披碱草、可食牧草和牧草鲜重显著增加(P〈0.05),而不可食牧草并未显著增加(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围栏封育相比,人工补样地的垂穗披碱草比例、可食牧草比例显著增加(P〈0.05)。其中,2014年度的人工补样地内的垂穗披碱草和可食牧草比例分别为67%和73%,较2010年度分别显著增加了2.52倍和2.17倍,而围栏封育垂穗披碱草和可食牧草比例并未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与围栏封育相比,短期内人工补是退化天然草地改良更为有效的措施。

  • 标签: “黑土滩” 生物量 围栏封育 人工补播
  • 简介:在半干旱地区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哈素海环路边坡研究了无芒雀麦(BromusinermisLeyss.)、冰草(Agropyroncristatum(L.)Gaertn.)和披碱草(ElymusdahuricusTurcz.)不同比例混建植护坡植被地上部分茎叶的水文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披碱草、冰草和无芒雀麦2∶1∶1的配比组合优于其他配比组合,草层高度、地上生物量、茎叶截留量高于其他组合;其草层高度52.10cm,地上生物量干重20.37t/hm^2,持水最大截留率为38.03%、最大截留量5.35mm。水土保持效益显著,是最优的护坡混配比组合。

  • 标签: 禾草 混播比例 护坡植被 水文生态效应
  • 简介:甜高粱品种九甜杂三在祁连山牧区铺地膜种植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达61745kg/hm2和10521kg/hm2;适宜种植密度33万穴/hm2,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达63476kg/hm2和9674kg/hm2;在拔节期追施尿素150kg//hm2效果最佳;单播或与箭筈豌豆混总鲜草产量和总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混灰分含量增加和无氮浸出物的降低对饲草品质有一定影响;混粗蛋白含量提高5.34个百分点,粗纤维含量降低2.37个百分点,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4.24个百分点,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2.21个百分点,极大的提高了饲草的品质。

  • 标签: 甜高粱 密度 追肥 混播 产量 品质
  • 简介:随机区试验和拉丁方试验的缺区数据估计公式的推导王宝山湟源牧校草原随机区设计和拉丁方设计是方差分析中常用的两种试验方法,例如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药物杀死鼠虫害的试验,不同牧草品种、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试验等。由于野外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常常会造...

  • 标签: 随机区组试验 拉丁方试验 估计公式 牧草品种 拉丁方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 简介:作为城镇园林绿化重要部分的草坪,是国际上衡量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我省地处高原,环境条件艰苦,加之经济发展滞后,草坪绿化不仅起步晚,发展缓慢,而且种植、管理粗放。本文在参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提出草坪建设和管理技术要点。1草...

  • 标签: 管理技术 草坪绿化 草坪草种 草坪种植 播种深度 发芽率
  • 简介:星星草在"三化"草地的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上有广泛的适应性,品种的再生力强,耐啃食,耐践踏,早春返青早,晚秋调萎晚,初霜后仍保持绿色,是优良的牧草品种.

  • 标签: 星星草 栽培 利用技术
  • 简介:对物理、化学、生物以及添加剂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技术措施、特点和农作物饲料开发利用的国内外现状和趋势作了介绍,同时提出了解决秸秆生产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 标签: 农作物秸秆 处理技术和特点 发展现状
  • 简介:根据,全省退耕还林(草)总面积为36.47万hm2,其中还草面积23.07万hm2,是全省退耕还林(草)总面积的63.26%.2000年全省实施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东部农业区退耕还草的首选品种均为紫花苜蓿,为配合全省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现将紫花苜蓿的栽培管理技术作一介绍,供各地参考.

  • 标签: 栽培管理 管理技术 紫花苜蓿栽培
  • 简介:青海省天然草地的退化范围涉及全省牧区6个藏族自治州和1地、1市,尤其是青南高原"三江源区",是天然草地退化最严重的区域,是全省草地退化扩展速率最快的地区,同时也是草地治理和恢复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生态治理项目,提出了几种退化草地治理措施和技术,为退化草地的治理和恢复提供服务。

  • 标签: 青海 天然草地 退化 现状 治理措施
  • 简介:红豆草是多年生优良豆科牧草,它具有适应性广,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强,肥田保土等特性,适宜在我省东部农业区、柴达木盆地和环湖地区种植,是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中豆科牧草的首选品种之一.

  • 标签: 红豆草 栽培 技术
  • 简介:围栏封育、机械沙障固沙和人工植恢复措施是当前沙化草地恢复治理的主要手段。将机械沙障方法与人工植被有机结合的使用方式应用更广。目前国内外针对沙化草地退化机理,植被恢复技术措施,恢复治理模式示范与推广等方面研究较多;关于人工种植被对沙化草地的适应机理,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机制等方面研究相对薄弱。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是探索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植被恢复技术,特别是根据不同地区沙化草地的退化特征,因地制宜开展多学科交叉集成的植被恢复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 标签: 沙化草地 围栏封育 机械沙障 植被恢复技术
  • 简介:聚合草具有适应性广,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强等特性,它既是畜禽的优质牧草,又可作人类的新鲜蔬菜.

  • 标签: 聚合草 栽培 技术
  • 简介:针对近几年内蒙古扎鲁特旗较严重的草原蝗虫灾害,草原技术部门以《草原蝗虫生物防治示范县项目》建设为契机,2011年-2015年采取牧鸡治蝗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了牧鸡治蝗技术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取得的效益,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生物治虫提供了技术支撑。

  • 标签: 牧鸡治蝗 技术 效益
  • 简介:现代青贮户玉米青贮的概念,是选择适合通辽地区种植的生物产量高,籽实产量在5千kg/hm^2以上的全株青贮玉米种子,科学的栽培管理,以获得高产,优质的青贮原料。利用科学合理的青贮技术提高全株青贮玉米的饲料价值。

  • 标签: 全株青贮 生产技术